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玉凤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38-39,42
胡适的小说考证是小说进入现代学术研究的重大标志,其考证的方法、思想促进了小说研究的新发展。文章从当时文学革命运动的需要和胡适的小说观入手,探讨胡适的小说考证成就。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说静之先生写爱情诗的缘由,以及胡适、鲁迅、朱自清等知名人士与汪静之的交往,有些材料颇觉新鲜。  相似文献   

3.
新红学派又叫考证派红学,是20世纪红学史上最有影响的学派,它有三个代表性人物:胡适、俞平伯和周汝昌,这三个人物都对红学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三个人研究方法和方向不尽相同。三个人代表了三个不同方向,其中俞平伯的文本方向代表了未来红学的发展方向。反思20世纪红学,只有超越胡适,发展俞平伯的红学研究精神,21世纪的红学才能发展。  相似文献   

4.
云南古代旅游文献是云南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学价值突出,具体表现在集纳古籍、广采博收;考证依据、相互印证;考辨异同、见解独到;按类编排、逐一记述等。能为云南古代文献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彰显古代文献的现代意义,是非常值得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5.
胡适化用戴震"但宜推求,勿为株守"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并以之作为清代学者治学方法的典型示例教育后学.然而,戴震重视运用假设与求证方法的具体实践,令人很少论及.从材料出发,对戴氏反对凿空和株守,倡导归纳和推求的考证方法加以推阐,可为我们今天国学研究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古代游记的历史地理文献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游记是一种独特的古代历史地理文献。本文主要论述古代游记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文献价值和地位 ,分别从游记所记述的资料来源、记述的地理内容、对古代地理学发展的贡献及研究利用现状等方面与以《汉书·地理志》为代表的其他历史地理文献进行比较研究 ,揭示出古代游记地理记录资料的富集性、实践性、科学性等价值特征和地理实践意义 ,指出中国古代地理学并非完全地归结为沿革地理。游记所表明的地理记录资料和野外地理考察活动说明了中国古典地理学的发展有自己较为完善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仿真技术对古代水力机械的复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古代水力机械发明创造的研究,过去主要采用实物考证和文献考证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那些已不复存在的机械,有很大的局限。该文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古代机械研究领域,采用CAD软件U n igraph ic建模并导入仿真软件ADAM S(au tom atic dynam ic ana lys is ofm echan ica l sys-tem)进行水运仪象台动力学模型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机输出端脉冲曲线和针对每个部件的仿真数据符合水运仪象台的实际运动状况,利用上述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古代机械的复原实验是可行的,实验结果将对古代机械的复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以汤用彤先生对菩提达磨的研究为考察中心,回顾并总结了近代汤用彤、胡适、吕潋为代表的几位佛教史研究学者的研究成绩。对于汤用彤等学者经考证辨伪,所厘定之文献中记述的菩提达磨生平的史实与传说的界限、其思想理路之来源与关于其与后世禅宗之关系,进行总结和探讨。文章认为,汤用彤先生等近代学者对菩提达磨的研究,确立其历史地位并还其非神圣的形象,援引史实,判定真伪,大体上阐明了菩提达磨的思想理路及其渊源。  相似文献   

9.
客家方言有一些词语本字未明.今结合古代文献,从音义两方面,考证其中的部分本字.  相似文献   

10.
胡适的《西游记》研究是《西游记》现代学术史上的开山之作,他以考证的方法和历史演进的眼光开创了《西游记》研究新局面。文章以明清时期《西游记》研究作为对照,从研究的目的、方法、内容和影响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胡适的研究在《西游记》学术史上的开创性与科学性,肯定其思想方法对于小说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展现《西游记》研究从古典时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蚩尤考辨     
蚩尤是中国古代东方部落的一位英雄,围绕其与黄帝涿鹿之战的传说尤多。但是蚩尤在古代典籍中的形象却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有许多矛盾之处。文章通过梳理蚩尤在《山海经》、先秦史籍与汉代文献中的形象,从古代民族关系方面考证,蚩尤是东夷部落的首领,是与黄帝并列的宗族神。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翻译选择的目的性角度对胡适翻译行为作一个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胡适诗歌、短篇小说翻译过程中各种层面选择的详细分析,指出针对翻译行为的一切选择无不有其内在的目的性。作者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探究胡适对翻译的贡献以及他做出的种种选择与翻译目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珍稀明集中发现九家十二通与汤显祖的尺牍,现今所有汤显祖研究资料及论著皆未曾提及。其中的六家九通尺牍,辑自海外孤本。结合相关文献,对这十二通尺牍作一史实上的考证与论释。  相似文献   

14.
韩汝玢先生自1977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现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任职以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史的研究,在应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手段系统研究古代钢铁制品、并阐明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发展对人类文明贡献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是国内外知名的金属史家.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训诂学与现代植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就古代文献中的海漆、红荆树、罗望子树、乌饭树的古汉名进行考证,在继承与传播古典植物学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1926年敦煌石窟禅宗写本为胡适整理以来,作为“国际学术”的禅史研究已产生近百年之久,对胡适禅学研究的评价与讨论也已有近百年的历程。这包括三个阶段:部分学者应和的第一期(20世纪30年代至1949年)、停滞不前的第二期(1950年至1974年)、展开严肃讨论的第三期(1975年至今)。最新的研究中,葛兆光赞成文献学研究路径,推崇胡适树立的典范;佛尔、马克瑞、龚隽试图解构“现代禅研究”的传统,局部修正胡适的结论。今后犹须细致考察胡适禅史研究的一些具体议题,横向比较胡适与民国其他学者的佛学研究,继承与发展胡适的学术遗产。  相似文献   

17.
《风月锦囊》是一部明代大型曲选,现藏于西班牙皇家图书馆。20世纪80年代《风月锦囊》传入大陆,引起学术界学人的极大关注与大量研究。对前辈时贤的研究进行一番梳理,发现学人研究多集中于《风月锦囊》之整体性考证、《风月锦囊》之文献辑佚明辨与《风月锦囊》的表演艺术价值探讨上。前二者研究较为扎实,贡献最大,而后者相对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焊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古代文献考证,发现我国古焊药有胡桐泪、硵砂、天明砂、硼砂、松香、卤盐、盐胆七种之多。同时,以现代科技手段对我国古文献中最早出现的钎焊焊药—胡桐泪进行实验考证。结果表明:胡桐泪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名叫胡杨树之树液凝固后的产物。它的活性温度为600~610℃。它的活性物质是CO H_2。但由于其露点不够低,所以胡桐泪只能用于金、银、紫铜的银焊。社会调查和文献考证还表明:采用胡桐泪的钎焊工艺是炭炉钎焊。可能是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环论是抽象代数学中较为深刻的部分,亦是结构数学的重要分支,可分成交换环论和非交换环论两大类。交换环论起源于19世纪早期的代数数论、代数几何与不变量理论。通过文献考证与概念分析,对交换环论在代数几何中的起源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希尔伯特、拉斯克尔和麦考莱对其中关键的多项式理想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胡适对二十世纪中国写作理论所做出的贡献与“五四”新化运动以及他的政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他的定作理论在新学运动中产生的,是和他倡导白话运动密切相关的。胡适就新学的创造问题提出了一些古学不曾见到的新的写作观念和方法,这诸多命题以其在新历史局面上的整合,突出表现了胡适对二十世纪中国写作理论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