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保证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的高性能和低运算量,以适应高速数据传输,将最大比例合并方式与Turho码原理方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合并译码方法——MRC-TCP。仿真表明MRC~TCP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在保证HSDPA终端接收性能的同时能显著降低运算量。  相似文献   

2.
马敏 《科技信息》2012,(33):121+46-121,46
增量冗余是软合并的基础。在无线通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保证高速传输的数据业务能够准确高效地到达终端,在HSDPA中采用了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来有效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本文针对HARQ技术特点进行论述,分析了其在HSDPA中的功能实现模块以及相应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3.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方式理论上能在小区内利用一个载波给多个用户同时提供高速数据和语音业务,但显然此时要求提供的下行业务容量应比单独提供语音业务时更大。证明了HSDPA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了一种利用码分多址/时分多址的HSDPA改进方案,它将利用码分多址区分语音和高速数据业务信道,在高速数据业务信道中再选用时分多址方式。这种方法可改进WCDMA标准上下行容量基本对称的技术问题,使其符合移动因特网的需求。   相似文献   

4.
中继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核心技术之一已受到广泛关注。由于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和LTE系统在资源分配上的差异,现有LTE中继系统中的调度算法已不适用于HSDPA中继系统,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HSDPA中继系统的比例公平调度算法,与没有中继的HSDPA系统以及两层PF调度算法进行比较,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度算法能在提高用户吞吐率的同时保证多用户之间公平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TDSCDMA(UMTS TDD LCR)系统中,数据的可靠检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准确的载波同步及符号同步。提出了一种新的频偏估计算法,利用TDSCDMA训练序列的特殊结构,用码片合并的方式估计频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复杂度低,运算量小,在频率选择性信道环境下,有良好的抗多径和多码道性能。  相似文献   

6.
环形移位悬浮存储器体系并行CT图象重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计算机层面成象(CT)图象重建所必须的巨大运算量,提出了一种采用多处 理器并行处理技术实现三维CT高速图象重建的技术方案:“环形移位悬浮存储器”体系并行 结构,并分析了三维CT图象重建实现并行的原理,“环形移位悬浮存储器”并行处理系统的体 系结构,以及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次论文将以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PP(是一个成立于1998年12月的标准化机构)的HSDPA(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技术为例,进述速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0Mbit/s(兆比特每秒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的高速下行数据传输技术。在HSDPA(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为了支持高速数据用户的支持,使用了一种新的共享信道,HS-DSCH(传输信道,用于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在HSDPA(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为了使传输数据速率更高并支持多种非对称业务,提出了增强型下行共享信道(HS-DSCH(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的概念。本文重点讲述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的原理并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测向算法(DOA)中的2种降低运算量的算法,即求根的MUSIC算法(Root-MUSIC)和传播算子算法(PM),与多重信号分集算法(MUSIC)进行比较,并对两者降低运算量的作用进行了有效性分析和验证.Root-MUSIC算法通过求根降低运算量,PM通过矩阵乘法代替矩阵分解降低运算量.仿真结果表明,在阵元数较少时Root-MUSIC是最有效的算法,否则PM算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一种系统在线辨识算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线性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在线辨识的递推算法.为确保复杂的智能控制有更充裕的时间,在保证辨识精度的情况下,提出了减少参数辨识运算量的变步长递推算法.传统的递推最小二乘法采用的方式是每获得一组新观测数据就修正一次参数估计值,而变步长递推算法增加了改变每次修正参数估计值前获得新观测数据的组数,合并了一些重复的运算.对该算法进行了推导,并给出了参数误差的差分方程,在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仿真和实验表明,该算法的运算量有明显减少,而收敛速度和辨识精度几乎没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TD-SCDMA(UMTS TDD LCR)系统中,数据的可靠检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准确的载波同步及符号同步.提出了一种新的频偏估计算法,利用TD-SCDMA训练序列的特殊结构,用码片合并的方式估计频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复杂度低,运算量小,在频率选择性信道环境下,有良好的抗多径和多码道性能.  相似文献   

11.
李铮  张曙  郭冬梅 《应用科技》2010,37(12):14-18
分集合并技术是对抗多径衰落的有效手段,而常见的单纯分集合并技术如最大比合并(MRC)、等增益合并(EGC)、选择合并(SC)以及切换驻留合并(SSC)等在系统复杂度和系统性能之间存在矛盾;所以有必要寻找一种工程易于实现同时性能也可以接受的混合分集合并方式.在此将低成本、结构简单的SSC分集与最优性能的MRC分集结合,即SSC-MRC混合分集合并技术.推导了2L条独立同分布瑞利衰落信道下SSC-MRC混合分集的输出信噪比概率密度函数(PDF)以及BPSK信号下误码率表达式,还分析了门限选取对系统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四支路SSC-MRC混合分集性能稍差于四支路MRC,但重要的是节省了2台接收机,大大减少了成本和系统复杂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插值的二维能量窗同步方法及其硬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能应用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基于插值二维能量窗同步算法及其硬件实现.算法通过对2倍采样信号进行插值,从而以较低的实现复杂度得到较高的同步精度;通过对多个接收通道的同步序列相关值进行非相干合并,充分利用了空间分集,从而大大减轻了衰落的影响;通过对多径分量的能量进行合并,然后在合并后的判决变量上进行判决,充分利用了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径信号能量,进一步减轻了衰落的影响.仿真表明,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该算法已应用到B3G实验系统中.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提供精确的定时,以保证实验系统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多级编码(multilevel coding,MLC)技术将编码和调制相结合,在不占用额外带宽且不降低实际数据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根据MLC技术分级编码的特性及信道编码定理分析,将无码率码与MLC技术结合,理论上会得到较好的误比特率及吞吐量性能。Kite码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码率码,兼有喷泉码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优势。以MLC技术中各等价信道的容量计算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以Kite码为分量码,结合BP(block partitioning)集分割方式与高阶调制的MLC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以Kite码作分量码的MLC译码性能明显优于以传统喷泉码作分量码的MLC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速凝薄带技术在制作高性能钕铁硼磁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凝薄带工艺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制作高性能钕铁硼的熔炼方法。介绍了使用速凝薄带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利用速凝薄带技术在制作高性能钕铁硼磁体时需注意的关键工艺。  相似文献   

15.
删截Turbo码中交织器和删截方案的综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删截是构造高码率Turbo码的主要方法,删截方案对于删截Turbo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介绍了删截Turbo码的原理,提出了交织器和删截方案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思想,设计了一种新的交织器以及相应的删截方案,并给出了该交织器的实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综合设计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速网络的发展,标准TCP的控制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由于高速网络具有高带宽-延时积的特点,标准TCP的控制机制在高速网络中对拥塞窗口有严重的限制,影响了高速网络的性能.文中结合高速网络的特点,通过源节点基本控制技术、TCP稳态模型分析研究了原有的TCP传输控制技术.最后研究和分析了近年来提出的高速网络传输控制协议.  相似文献   

17.
脂肪酶是不对称合成中一种常用的手性催化剂。当前对高对映体纯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对催化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讨论了调控脂肪酶对映体选择性的几种方法:反应介质工程、底物分子工程、酶分子修饰和定向进化。这几种方法的研究不仅使改善催化剂的对映体选择性成为可能,还有助于深化酶对对映体选择催化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网语义相似度计算的特征降维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文本分类处理中的高维度问题,结合知网语义词典,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降维处理方法.通过计算特征词汇之间的语义相似度,将原有特征集分成若干特征词集;同一词集内的特征词语义彼此间相似;而不同词集的特征词彼此间相似度比较小.将同一特征词集内的词汇权重相加,从而突出同义词以及近义词对文本分类的贡献,并可以大大降低文本比较的特征维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在文本分类中得到了较好的分类准确率和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板限制收缩试验法,研究了聚丙烯纤维、钢纤维与膨胀荆及其复合技术对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大小顺序为:纤维增强高性能膨胀混凝土〉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膨胀混凝土〉高性能膨胀混凝土。因此,采用膨胀剂与钢纤雏的复合技术是防止混凝土发生塑性收缩开裂的比较理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