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父与女,是印度政坛的两代风云人物。从1947年8月15日,印度脱离英国宣告独立后,尼赫鲁连续担任了4届印度总理,直到1964年5月27日他75岁逝世为止,长达17年。 1966年初,英·甘地继任总理;1967年、1971年、1980年三次当选,前后任4届总理至今,达14年。从印度独立至今的36年间,尼赫鲁和英·甘地父女俩,在印度执政共计达31年之久,这在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尼赫鲁与英·甘地在印度人民中享有较高的声望,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据尼赫鲁纪念馆的资料,有80个国家出版了950部书籍,记述尼赫鲁的事迹。他自己的著作有十多部,演讲与写作集有14卷。英·甘地著作不多,但有关介绍英·甘地的著作和材料却是大量的。今年8月15日是印度独立36周年。印度报刊最近连续发表了不少有关尼赫鲁和英·甘地的文章和材料。本文以印度和西方书刊的材料为依据,就尼赫鲁的家世、尼赫鲁与英·甘地父女俩的轶事,他们的共同处与各自的特点,随意而谈,虽然不是历史,也非传记,但对中国读者了解尼赫鲁父女俩和了解印度的情况,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7月22日,印度和美国同时宣布,印度、美国和英国已经签订了一个关于“空防”的军事协定。这个协定是印美军事结盟的一个新的、重要的标志,是尼赫鲁政府丧权辱国、投靠美帝国主义的又一个卖身契。尼赫鲁政府实际上已经接受了美国“空中保护伞”,进一步把印度纳入美国“全球战略”体系,使印度沦为美国的军事基地。这个威胁亚洲和平的严重步骤,引起了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注意和严重警惕。  相似文献   

3.
美帝国主义和苏联修正主义领导集团合伙给印度反动派撑腰。它们对印度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近年来都大大地增加了。这些“援助”使印度反动派有恃无恐、肆元忌惮地对它的邻国实行侵略扩张政策。根据不完全的材料,美苏对印度的“援助”情况如下。“经济援助”据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美国新闻处在新德里公布的材料,从一九五一年六月到一九六五年六月,美国已提  相似文献   

4.
上月初印度总理夏斯特里访问英国时,提出了一个由美英等国提供“联合核保护”计划,据说目的是使印度和其他国家免遭“核进攻”。于是,印度和西方许多报刊通讯社纷纷鼓吹说,夏斯特里需要一把“核保护伞”。从1963年春天尼赫鲁搞的“空中保护伞”到现在的“核保护伞”,给人们这样的印象:像印  相似文献   

5.
尼赫鲁总理在2月24日发表一篇联系国际形势综论“印度的今天和明天”的情况的演讲。他表示相信印度在科学、技术和工业方面将会取得进展。尼赫鲁说,在国际上,主要问题是世界和平问题。“我们必须坚决地断定,今天必须排斥战争,因为它甚至不会提供胜利或胜利果实的希望。因此,生活在战争的边缘和实行边缘政策是不明智的。”尼赫鲁要求对立的经济和社会理论要相互容忍,他说,尽管国家之间存在着分歧,“我们不应该进行任何愤怒的批评和指责。”要批评资本主义世界或者是共产主义世界是容易的,但是它们都有很大优点,假如它们也有很多缺点的话;尽管它们内部有冲突,它们都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它们的科学和技术都是先  相似文献   

6.
正谈起印度和它的南亚邻国之间的关系,我想起2013年10月在新德里国防研究分析院(IDSA)参加"印度与南亚:探索地区认知"会议的经历。会上,来自印度诸南亚邻国的学者和官员们就其民众对印度的基本认知进行了交流。最直接的感受是,印度的周边外交搞得有些问题,邻国对它颇有怨言。环顾世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任何一个大国要想搞好周边外交,都不是件容易事。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  相似文献   

7.
议会中的一场争吵今年印度议会雨季会议期间,反动的社会党头子洛希亚指责印度政府说,现在印度有60%的人(两亿七千万)生活不如尼赫鲁养的狗,每天生活费用只有三安那(十六安那合一卢此),有一亿到一亿五千万人每天收入甚至不到两安那,而有些资本家每天收入则高达三十万卢比。尼赫鲁辩说实际数字五倍于达一估计,并吹嘘十年来印度人民平均收入增加了16%。印度劳工和计划部长南达(现任内政部长)似乎老实一些,随即把尼赫鲁的数字打了一个对折,说实际数字两倍半于洛希亚的估计,占人口10%的最穷的人每天平均生活费用是四个半安那。国民财富更加集中了印度独立以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30日出版的西德“明镜”周刊刊登了“在衬衫的衣袖里”一文,报道了印度总理尼赫鲁为什么要亲自出席贝尔格莱德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摘录。  相似文献   

9.
印度从1956年4月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现在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从有关的印度的很多报道和评论看来,这个计划在执行中遭遇到严重的困难,公营部分的投资和生产、就业等主要指标将不能如期完成,广大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而印度大资产阶级和外国资本的利润和实力却有了很大的增长。这造成了印度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扩大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印度国大党和政府在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初是充满自信的,并像尼赫鲁所说的一样,带有一定程度的“赌博”性。1956年5月,尼赫鲁在国会人民院提出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议案时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超过预期的进展。这确实加强了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我们现在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使农业生产平均增长40—50%……”以后,他又就:“我们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就是赌上  相似文献   

10.
英迪拉·甘地夫人在今年一月举行的印度第七届人民院大选中,以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击败其对手,再次出任总理。甘地夫人这样轻取对手,使印度国内外许多政治观察家感到惊异。她自一九七七年初第六届人民院大选败北、辞职下台到这次重掌政权,在野的时间还不到三年。在这以前,从一九六六年起她曾连任总理十一年,是尼赫鲁之后统治印度时间最长的一位总理(尼赫鲁共任总理十七年)。这次大选证明英·甘地仍是印度最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人民党的惨败固有其主客观原因,但是甘地夫人得以迅速东山再起是与她精于政治谋略密切有关的。立志做“英雄人物”英·甘地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于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是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  相似文献   

11.
唐宁 《世界知识》2008,(24):38-38
早在印度独立前,尼赫鲁就预言:“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这句话,是印度大国战略的最好注释。  相似文献   

12.
昂首振翅 蓄势待发——印度欲创21世纪的亚洲奇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一直梦想成为世界大国。尼赫鲁曾说过:“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尽管印度拥有10亿人口,尽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政体国家,但过去大多数世界经济观察家很少把目光投向它。随着政局稳定和国际环境的改善,瓦杰帕伊政府开始启动第二阶段经济改  相似文献   

13.
印度国家开发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尼赫鲁总理的主持下,于7月底在德里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总额达五百六十亿卢比的印度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投资计划。从1956年到1961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加速工业的发展。印度人民认为建立他们自己的民族工业,不仅是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方法,而且是巩固他们独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帝国之一,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它占领了比它本土大一百五十倍的殖民地,因此它常自(言羽)为“日不落帝国”。但到最近三十年来,英国许多官方、半官方和非官方人士越来越多地用“英联邦”或“联邦”来代替“英帝国”一词了。实际上,这三个名词没有什么区别,而所以要这么巧立名目,只是因为:“‘帝国’是和永不可宽恕的政治罪名‘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改用‘联邦’一词在政治上可以稍为减少一  相似文献   

15.
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政府一再宣传土地改革,制定了各种繁琐的土改立法,实际上却纵容地主加强封建剥削,广大农民的处境进一步恶化了。尽管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在农田水利方面投入成百亿卢比的资金,但是,在封建关系的束缚下,农业生产依然停滞不前。尼赫鲁政府为了缓和粮荒,1957年以来每年从美国进口几百万吨粮食。这种饮酖止渴的作法不仅没有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恰恰相反,印度粮食短缺,特别是大米短缺的情况愈来愈严重了。不久以前,尼赫鲁在国大党议会党团负责人的一次集会上承认,土地改革的极大部分仅仅是停留在纸上,在一些邦农民的租佃权没有保障,农业计划执行得不好。早些时候,印度计划委员会农业小组也承认印度的“农业计划”已经失败。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一般认为印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推行新农业战略,实施绿色革命,是因为尼赫鲁时代的旧农业发展战略遭到了失败,是由于印度政府面对严重的粮食危机.本文则力图通过分析尼赫鲁工业发展战略及其增长结构,证明印度的绿色革命有着更加深刻的经济根源,它是尼赫鲁工业化战略矛盾发展和自我消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欧战方酣之时,日本在远东也加紧了侵略步骤,使日美矛盾空前激化,终于迅速地导致了一场大战. 贪得无厌加速南进早在1936年8月,日本制定了“国策基准”,规定了“外交国防相辅相成,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的方针.根据这个方针,日本既想北攻苏联,又要南侵东南亚,为此,它进攻中国.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迷梦.为了摆脱困境,日本统治阶级,有  相似文献   

18.
人物     
《科技潮》2011,(1):59
路甬祥:获印度"尼赫鲁百年诞辰奖"2010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荣获2010年度"尼赫鲁百年诞辰奖"。该奖项是印度国家科学院为表彰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而设立的。印度国家科学院认为,路甬祥为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在学术领域也有着卓越表现。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19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卡拉奇签订了“印度河用水条约。”在条约上签字的有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印度总理尼赫鲁和世界银行副行长伊里夫。条约规定经过十年的“过渡时期”之后,印度河水系西三河(即印度河、杰隆河、奇纳布河)的河水归巴基斯坦使用,东三河(即拉维河、比阿斯河、苏特里杰河)的河水归印度使用。这样,印度所获水量仅占印度河水系总流量的20%,另外80%的河水将归巴基斯坦使用。根据条约,巴基斯坦必须在十年内在西三河上修建联结运河,来代替它目前从东三河  相似文献   

20.
达伽马的“发现”…… 1498年,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在探寻去印度的途中,来到了东南非洲一片覆盖着茂密森林的土地,他驶入了一条被他称为“吉兆的河”,以为那是通向印度的。其实,达伽马完全错了。他来到的是今天称为莫桑比克的美丽国家,那条“吉兆的河”便是将莫桑比克分为两部分的赞比西河。但是,达伽马并不是来到莫桑比克的第一个外国人。早在七世纪,当莫桑比克境内建有一个名为莫诺莫帕的强盛帝国时,阿拉伯人就到这里的沿海一带来经商了。在靠着世界上最长的莫桑比克海峡的沿岸有着不少天然良港。直到今天,在莫桑比克2,600公里漫长海岸线上的一个个港口仍在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