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电流并联负反馈的仿真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框图分析法,对所设计的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闭环增益与开环增益满足基本关系式;引入负反馈后稳定性得以提高;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增大;深负反馈条件下,反馈系数的倒数近似等于闭环增益,从而验证了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基本结论和公式.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计算负反馈放大电路时,通常由负反馈放大电路分解出基本放大电路,这时既要去掉反馈,又应考虑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就这一相关概念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般情况下,多级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都比较高,引入负反馈很容易满足1+AF>>1的条件。这时,放大电路闭环放大倍数的定量计算将变得非常简单:Af=1/F;下面主要分析这种情况下放大电路的定量计算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模拟电子电路学习与实验指导》一书中 ,“实验四、负反馈放大电路”将T型反馈网络比例电路作为电流并联负反馈的实验电路是错误的。该电路的反馈组态应是电压并联负反馈。  相似文献   

5.
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组态有四种:电压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流并联反馈;反馈的极性有两种:正反馈、负反馈.通常反馈组态的判断比较容易出现错误,如何正确分析反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反馈的极性和组态是反馈放大电路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着重讨论负反馈放大电路组态的几种分析判断方法,旨在探讨用最简捷明了的方法准确地判断反馈的组态及极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方框图分析法,以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的直接耦合差分——共射放大电路为例,讨论了反馈网络的变化对基本放大器和反馈放大器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反馈电阻减小,反馈系数和环路放大倍数提高,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增大,验证了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一些基本结论,说明了仿真分析在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研究了在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系数F与电路参数RL,ro,Av等的关系.对于电压并联负反馈,在某些条件下,负载的变动不仅会引起闭环反馈系数大小的变化,还会引起反馈极性的变化.用matlab作可视化分析,给出了F-RL曲线.  相似文献   

8.
推导反馈系数改变条件下的负反馈放大器增益相对变化量的一般公式.对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采用方框图分析法,以微分形式、差分形式,以及一般公式对其相对变化量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基本放大器增益变化ΔA不大时,微分形式与差分形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反馈系数改变时,仅有所推的一般公式成立;若同时ΔA也较大,3个公式的结果可以相差很大,说明相对变化量的一般公式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电路分析方法,不再使用反馈系数,导出4种负反馈放大器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vmf 的解析关系式.新关系式中4种电路基本放大倍数的定义相同,容易计算,不再需要考虑反馈网络的负载作用,而做单向化变换,并能直观描述各电路元件参数对闭环增益Avmf的影响.利用新关系式可导出更便于直接应用的Avmf的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10.
实际应用的各种放大电路都十分广泛的含有负反馈电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而根据反馈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十几类。故对于初学者来说,反馈的类型及判定方法不易掌握。本文主要介绍放大电路中反馈电路的类型及判定的几种简单易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反馈类型的判断和引入是电路分析和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各种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判断反馈组态的方法——观察法。  相似文献   

13.
反馈放大电路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公式·D=1-·A·F的进一步分析,指出用瞬时极性法与用反馈深度判定正负反馈时所出现的矛盾,说明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中频段也会出现自激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植物与土壤之间相互反馈的格局、过程与机制,不但是决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而且是陆地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养分循环角度剖析“植物-土壤”间的反馈效应,探明相互反馈在空间尺度(根面、根际、种类、生态系统以及区域等)与时间尺度(秒至千年)上的级联效应及其变化格局;阐明根际、植物种类、生态系统及区域地理等水平上“植物-土壤”的相互反馈机制,重点揭示根系分泌、共生、生长及代谢的根际界面过程对植物水分/养分吸收与土壤物理学修饰的调控机制,剖析“植物种类-凋落物化学-土壤生物-土壤有机质”相互作用对地上-地下养分循环过程的驱动机制,运用“上行-下行控制理论及腐屑食物网模型”揭示地上-地下生物群落交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以及土壤地质演变(岩石风化模式、土壤形成模式及土壤养分格局的变化)与区域植被演替(优势种更替及植被分布模式、地上-地下凋落物输入格局等的变化)相互反馈的过程与机制;从“植物-土壤”相互反馈的理论视角,分析生态退化与恢复、外来物种生态入侵、大气氮沉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以及植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生态问题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揭示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相互反馈的生态学过程,以及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与机理。  相似文献   

15.
反馈在电子电路中已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正确判断反馈的类型,能帮助我们正确分析电路的性能,文中总结和归纳了常见的反馈类型和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格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3):111-112,115
本文就电子技术中反馈电路的正、负反馈性质,负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和负反馈电路稳定输出效果、特定频率反馈信号的反馈原理作了较为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考虑了反馈控制的作用下,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C^r-反馈线性化问题,包括双线性化及线性化两部分,分别给出了采用线性反馈和非线性反馈时的条件及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反馈系数改变条件下的负反馈放大器增益相对稳定性的一般公式.以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例,采用了微分形式、差分形式和所推出的一般性公式对其相对稳定性进行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表明:基本放大器增益变化量不大时,可以互用;变化量较大时,应采用差分形式;反馈系数改变时,微分与差分形式都不适用.而无论哪种情况,所推导的一般公式都满足相对稳定性要求,普遍成立.  相似文献   

19.
孙筱岚 《科技信息》2013,(11):262-262
本研究通过课堂录音的方式,研究大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表现做出反馈的功能,种类及特征,旨在提高语言教师对于教师反馈重要性的认识,优化教师反馈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