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也是给养猪业带来损失最直接和和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一、国内猪瘟流行概况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报道我国因该病死亡的猪占三分之一以上。猪瘟也是引发猪高热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猪感染蓝耳病之后往往继发猪瘟感染。当前猪瘟流行和发病流行特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石河子科技》2008,(2):22-22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疫病,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猪瘟。春夏之交各种细菌、病毒开始繁殖,猪容易感染猪瘟病毒,要防猪瘟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闽西地区18个猪场送检猪血清进行BVD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同时检测这些猪血清的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BVDV的感染比较严重,血清阳性率为28.6%,猪场阳性率达到94.4%。种猪、育肥猪、保育猪、哺乳仔猪的BVDV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38.5%、17.3%、2.1%、27.4%,种猪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生长猪。BVDV抗体与猪瘟抗体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猪瘟抗体阳性猪群中的BVDV感染率较高,某些猪瘟抗体阴性猪群中也发现BVDV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一年四季均流行,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猪瘟的发生具有毁灭性,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1.发病情况神木县麻家塔办事处某养猪场存栏猪76头,2015年9月14日免疫注射猪瘟疫苗60头,16头怀孕母猪未防,过了三天即9月17日开始3月龄小猪发病,开始死亡,至2015年9月24日早上9点钟,县疫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赶到现场时,共计死亡小猪14头,另有2头猪正在发病。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急性、高热、高致死性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经济发展。从猪瘟病毒引起疾病的流行状况、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和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防治猪瘟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6.
冬春季是猪病的多发季节,特别是猪瘟、猪丹毒、链球菌病继发混合感染、猪感冒与猪流感等几种猪的疾病,要充分重视、从严防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时常发生注射过疫苗的猪在有效免疫期内仍然染上猪瘟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免疫程序不科学,仔猪虽然注射了猪瘟疫苗,由于吸吮母猪初乳而获得的母源抗体的干扰,使注入体内的猪瘟疫苗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抗源性,因而不能刺激猪体产生抵抗猪瘟病毒的抗  相似文献   

8.
兔脾淋组织液增强猪瘟细胞苗免疫抗体效价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健康兔脾淋组织液稀释猪瘟细胞苗分别免疫10日龄经猪瘟乳前免疫的仔猪和经60~65日龄采用细胞苗二免的120日龄中猪,与生理盐水稀释组对照,免疫后15d采血检测抗体(IHA法)。二次试验结果表明:用兔脾淋组织液稀释猪瘟细胞苗免疫猪比用生理盐水稀释猪瘟细胞苗免疫猪可产生更高的保护性抗体效价,两者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尽管中国很早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但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区和猪场不断出现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给该病的诊断带来了困难。近年来,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迅速,为猪瘟的快速、准确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核酸探针技术、DNA芯片技术等方面对猪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春季是猪病多发季节,且多为混合感染,发病后不易治愈。最常见的有猪瘟、猪流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猪瘟死亡率最高,猪流感死亡率较低,但可导致猪生长迟缓,使养殖效益下降。为此,养猪户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采用多种预防性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切实做好疾病防疫工作,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现将春季常见流行猪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国的流行趋势与发病特点十分复杂,仍是我国养猪业的一大威胁.概述了猪瘟诊断技术的病原学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的研究进展,为相关养殖人员对猪瘟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非洲猪瘟在封闭式猪舍内传播的规律,本文通过引入SI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结合猪舍内猪只的移动规律及个体体质的差异,分析猪舍内猪只感染非洲猪瘟的概率;设计猪只个体接触后的感染规则,构建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非洲猪瘟在猪舍的传播情况;通过将元胞自动机模拟的非洲猪瘟的传播仿真结果与传统SI模型的传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元胞自动机仿真非洲猪瘟舍内传播能够与传统的SI模型传播数据可以实现较好的拟合,拟合度为0.96,同时使用元胞自动机作为非洲猪瘟的传播模型在预测方面具有优势,可以通过迭代对传播过程可视化,进而实时预测非洲猪瘟在密闭猪舍的传播轨迹,为相关传染病的仿真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乙型脑炎病毒(JEV)免疫荧光(IFA)检测方法,应用于猪及猪源性生物材料JEV的检测。方法滴定病毒TCID50,筛选JEV敏感细胞,依据国标IFA法制备抗原片,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选取BHK21细胞作为JEV敏感细胞,病毒感染力滴度(TCID50)为10-8.9.mL-1;与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和敏感性试验显示,不同时间IFA检测灵敏度均为1∶2560;可检测到的病毒滴度最低为10-6.5.mL-1。结论建立的IFA法敏感性、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可用于猪及猪源性生物材料JE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对一猪场的病猪进行了临床检查、免疫学检测、病理解剖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经ELISA脑心肌炎病毒抗原检测,抗原阳性;临床检查显示急性出血性热性败血症、不典型神经症状;组织学检查显示急性心肌炎、非化脓性脑炎、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结论为猪病毒性脑心肌炎。  相似文献   

15.
为了鉴别猪瘟病毒(CSFV)野毒感染和疫苗接种,系统比较分析CSFV标准强毒株、疫苗株、不同基因亚型的野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差异,设计一套分别针对猪瘟强毒与弱毒NS5B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特异性的猪瘟强毒株与疫苗株的LAMP检测方法.LAMP扩增产物用罗丹明B指示剂或者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该方法特异性好,比RT-PCR灵敏度高出1 000倍,且重复性稳定性良好,为快速准确地鉴别CSFV野毒感染和疫苗接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就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后的发热现象进行初步分析,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在本院接受MECT的全部患者的病历资料,总计124例,以是否在MECT后出现发热进行分组,最后将数据进行进行卡方(x^2)检验或t检验。结果发热组和无发热组在年龄、性别、病程、MECT次数等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CT后有56例(占总数的45.16%)病人出现发热现象,其中有42例(75%)为低热,43例(76.8%)发热为1-2次,48例(85.7%)为接受MECT1-2次后出现发热。结论发热是MECT后常见的副作用,一般不会继发更严重的后果,但在临床上应重视。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一类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等多种症状为表现的急性传染病.该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文章就该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好氧厌氧交替条件下水葫芦与猪粪堆肥的特征,将水葫芦、猪粪与木屑以1.7:1.0:0.3(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均匀,进行为期56天交替式好氧厌氧堆肥化处理.试验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温度(T)、含水率(Mc)、pH、挥发性脂肪酸(VFA)、C/N、水溶性铵态(NH4+-N)、挥发性固体(vs)、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堆肥原料相比,好氧厌氧交替堆肥化使堆料TOC、TN及vs分别下降了47.91%、25.00%及19.32%.经测定,56天后堆料腐殖质含量为6.52%,表明交替好氧厌氧堆肥化能同时实现水葫芦与猪粪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