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之一。司法公正由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部分构成,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民事保全程序是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维护司法判决权威具有重要意义,民事保全程序必须满足司法公正的相关要求。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于民事保全程序的规定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以司法公正为视角,分析了民事保全程序的基本理论,以及司法公正与民事保全程序的关系,在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视角下探讨了民事保全程序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司法公正了,实现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司法公正由诉讼程序公正和诉讼实体公正构成。本文将详细介绍诉讼程序公正观念提出的背景,现在社会对诉讼程序公正的理解,诉讼程序公正与诉讼实体公正的关系,诉讼程序公正与诉讼程序效率的关系,最后探讨诉讼程序公正在我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是法律价值的评价标准,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实体公正是公正的本源,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手段。实体公正具有相对性,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实体公正优先论和程序公正决定论皆不可取,在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发生冲突时应该坚持程序优先。实现司法公正需做到以下几点: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建立能够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司法体系;建立健全司法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惩治司法腐败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途径,也是维系社会协调与和谐发展的保障。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则必须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是维护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底线。和谐社会的司法公正既包括实体公正也包括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很重视实体公正,但司法机关掌握的案件事实与真实的客观事实存在着差距及法律规范存在疏漏和冲突,难于不折不扣地实现实体公正。在追求司法公正的努力中,应把程序公正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通过转变观念、加强程序立法、强化监督等工作实现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6.
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救济性程序,具有纠正错案、保证办案质量的作用,体现着民事诉讼的价值。但是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我国对再审程序的规定实际上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应当对其予以修正和完善,以体现民事诉讼现代化精神,建立再审之诉,切实发挥再审程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法治社会中,律师在配合司法机关作出裁判,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以及在监督法官正当行使裁判权,确保司法廉洁和公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律师在参与诉讼业务,保障司法公正中的作用将会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刑事庭审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关于司法公正的呼声日渐趋高.司法的正义不仅是实体的正义,关键是通过程序的正义来实现实体的正义.量刑的公正,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专门的量刑程序是确保量刑公正的重要途径.作者从建立与定罪程序相分离,赋予和保障控辩双方对量刑程序的参与权利,完善裁判文书中量刑理由的阐述等方面对专门的量刑程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明确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职权调查事项,有利于保障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实现诉讼经济,节约司法资源。我国当前民事诉讼理论界对于法院职权调查事项的研究刚刚起步,还鲜见有系统理论成果对其加以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空白相应,立法规定零散、混乱,导致司法程序中适用困难,无法保证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通过对民事诉讼中法院职权调查事项的内涵解读和法理分析,对职权调查事项的范围作出界定,提出了完善职权调查程序的对策,对我国该制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立法内容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正与效益是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价值范畴。民事诉讼中的公正就是程序正义 ,程序正义是民事诉讼首要的和最高的价值目标。民事诉讼制度真正永恒的生命基础在于它的公正性 ,公正性是整个民事诉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益从属于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1.
程序公正是民主实体和结果公正的前提和保障。要实现民主监督职能,必须遵循程序参与性、中立性、对等性、控权性等主要原则。从程序公正视角审视,当前的村级民主监督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程序缺陷,使得民主监督职能难以有效实现。因此,村级民主监督必须遵循程序参与性、中立性、对等性及控权性等基本要求,监督程序越中立公正,越具有产生公正结果的能力,从而使民主监督的效力得到最充分、最有效地发挥。  相似文献   

12.
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的附带民事诉讼,正式确立了诉前财产保全规则,进一步实现了与民事诉讼规则的衔接。但是与此同时,忽略了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的能力不足以及获得附带民事判决支持的有限性、刑事审前程序的特殊构造,以及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特殊要求等问题。因此,未来附带民事诉讼诉前财产保全规则的完善,应当强化侦控机关的协助,使诉前保全担保多样化,以公权信赖进行诉前保全责任区分,并强化对被告人的程序救济。  相似文献   

13.
现代司法理念主要包括司法中立、司法公正、司法独立等。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必须继续推进和深化司法改革,必须进行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是维护司法公正、深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提高法官素质的要求。改革民事裁判文书应当从八个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14.
任何程序技术、活动规则和法律制度都是在一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创制的,证据保全也不例外。一般认为,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是司法程序最主要的两个价值目标。因此,证据保全也必须有利于诉讼公正和效率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依法行政首先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立法的公正与否直接影响到执法、司法、守法以及法律监督的公正与否。程序公正一直是实体公正的绿叶,而实体公正要得以真正实现,前提是要保证程序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个公正、廉洁、高效的司法制度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但司法公正的实现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长期过程,就我国现阶段而言,要保证基本的司法公正及其实现,必须做到立法公正及严格适用实体法,确保司法独立,严格遵循程序,拥有高素质的司法人员,完整而有力的司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量刑公正是刑事司法公正的最终落脚点,量刑程序是确保量刑公正的关键。而我国的现行量刑程序存在着法官裁量权过大、控辩双方无法有效参与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建立独立的量刑程序、赋予控辩双方充分的量刑建议权和量刑辩护权等方式完善我国的量刑程序。  相似文献   

18.
民事上诉审程序是民事诉讼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最终确定,更担负着统一法律适用的重要使命。民事上诉制度的公正、有效,直接关系到整个民事诉讼制度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30日发布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16条至第18条对现有的保全制度进行了修改,将行为保全制度纳入其中,规定了行为保全的类型、条件、启动方式、担保、裁定、解除等内容。此次修改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但修正案构建的行为保全制度仍有空白与不足,建议在此次修正案的基础上,将启动方式限制于依照申请、起诉时间保持为15天、完善对被申请人的救济措施以及明确国家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0.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1款规定了公正审判权,我国政府已于1998年10月签署了《公约》,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之后,《公约》即对我国产生法律效力。因此,无论是从公正审判权的重要性来看,还是从"条约必须遵守"的国际法义务来看,我国都应当加强对公正审判权的研究和保障。为此,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公约》规定的公正审判权的适用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