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和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而教育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主要探讨素质教育的涵义和特征、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怎样提高教师的素质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因此,在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素质的核心又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靠创新教育。而今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五方面素质,即思想品德素质、学识素质、教育技能素质、科研素质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全世界都在关注“教育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第一条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第二条就是“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提…  相似文献   

5.
<正> 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1 引 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环节。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国政府推出一个规模宏大的“全民健身计划”,这其中的目的是什么呢?即为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7.
胡怡荃 《科技信息》2010,(10):86-86,88
中国已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新的世纪里充满着竞争和挑战。能否以富强、文明之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优劣、人才的多寡、教育的成败。那么中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状况如何?我们国家又应如何提高人口素质,使其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8.
徐雁 《安徽科技》2000,(10):27-27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对于此,科普工作有着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社会发展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这项伟大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现代人素质,培养出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具有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21世纪人才,是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师在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既然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必然应是“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进而简称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面向21世纪,我国要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适应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的具有全面素质的现代化人才,而其中心理素质是首要因素。据国外学者研究,一个人成就大小,智商只占20%的作用,其余80%是社会因素和人格因素,即情商,也可以说是心理因素。因此,美国企业界把像“信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对世纪人才素质需求入手,认为面向对世纪的中国大学生,应努力更新学习观念,完善跨世纪综合素质,真正实现从“学了什么”向“学会了什么”的根本性转变,即学会学习与创造,学会生存与关心,学会竞争与合作,学会做人与交往,学会文明与生活,以从容迎接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今天,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全面推行学生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在世界上争取强国地位,取决于我国的教育质量,取决于人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服务质量大写真”活动是在李岚清副总理和薄一波同志亲自倡导和直接支持下发起的一个旨在弘扬“为人民服务”传统,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大型系列调研宣传活动。国家经贸委、  相似文献   

16.
王桂云 《科技信息》2012,(27):304-304
在当前的世界,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端倪已现,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高职数学教育在国力形成中处在基础的地位,综合国力强弱取决于人们的素质,也取决于各类的人才质量与数量,这对于我国培养与造就21世纪新一代人提出一个更加迫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已经是新时期教育的新课程中提出新的要求,在高职数学的教学上如果能够注重地去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这是数学教育工作的一项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道德教育培养的重要性(一)培养学生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21世纪今天,我们面对着一个崭新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竞争的时代,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课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着眼于人才的培养,是各国走的共同之路。因为人类面临的诸多竞争其本质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毋庸置疑,决定21世纪各国命运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培养人的素质的问题。在20世纪末,中国抓住了历史机遇,就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在发展性教育的思想下,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相似文献   

18.
发挥高校优势普及高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世界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指出,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素质,尤其是国民的科学素质,逐渐成为影响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推出了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战略,这表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是民族文化素质的竞争。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素质已是势在必行。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就是要建立科学与公众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机制,促进形成科技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9.
针对21世纪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集中论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三性”问题——迫切性、可行性和困难性,给出了提高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书生 《科技信息》2010,(23):351-351
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而教师因素占其重要地位。《论语》中这样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特点,我认为:教师只有完成重塑自我的飞跃,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教师如何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质呢?我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