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民族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它关系着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处人文地理环境的改变,自身存在的发展局限性和封闭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广大民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意识逐渐淡化。因此,唤醒并强化民众文化主体认同意识,淡化传统体育文化的工具色彩并展现其文化内涵,探索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共同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民族体育的深刻文化内涵,强化民族体育文化认同,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高校开设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本文对陕西师范大学和喀什师范学院的各150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民族体育方面知识的认识进行了调查,分析目前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结果表明:高校"公体"虽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相对于现有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来说,开设的非常局限;高校民、汉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有较高的兴趣爱好;在民族体育的相互交融方面,对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了解要高于对异地民族传统体育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隆重举行以及各地民间民族体育运动的不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一种被人们认同和感兴趣的文化现象。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对其形成要素的内涵、分类、历史发展、形式、体系、趋势以及与西方体育文化异同进行再认识,以求结合中国国情探讨和推动民族体育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它需要大量地、不断地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中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从发展的立场出发,二者应该各取所长,互为补充.为了我国能够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为了让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更好的交融,更应该加强中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本文从民族文化的特征出发,研究概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性,分析得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本内核、内在规律、思想约定、思想动力和调节杠杆.  相似文献   

6.
钟珉 《科技信息》2011,(17):I0131-I0131,I0370
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组成部分,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全球一体化席卷而来时,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西方体育文化借助奥运会的发展,已有全面取代民族体育的趋势,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形势。本文通过资料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演变、近代发展着重阐述中国民族体育文化面临的困境和传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大学体育文化的特征、大学体育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作用、体育的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的艺术性以及奥林匹克文化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指出大学体育在形成大学多元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对构建"和而不同"的多元化世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纵观当今世界,面对现代世界体育文化的冲击,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必须理性地审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西体育方文化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价值,摆正民族体育的位置,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目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大学体育文化的特征、大学体育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作用、体育的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的艺术性以及奥林匹克文化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指出大学体育在形成大学多元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对构建"和而不同"的多元化世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体育文化涵盖了体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多层面的文化形式。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历经了冲突、选择、改造、变异、融合等变数,而高势位文化总要向低势位文化流动,先进文化总要起着主导作用。中国体育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变革,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精华,积极汇入世界体育文化潮流。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实现了中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对话与交融。  相似文献   

11.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形式和社会文化行为,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印记。随着广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广西的体育文化,特别是广西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体育,显得尤为重要。据此,文章对广西边境县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张正锦 《科技信息》2012,(20):324-325
佤族民族传统体育是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希望通过从佤族民族文化、民族体育的历史、发展背景、现有的各种实际等出发,对其在民族体育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学校体育的融合等方案上的发展潜力、状况等作出评估,试寻符合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发展需要的,符合佤族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发展需要的,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体育文化是科尔沁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研究科尔沁体育文化也就是对科尔沁蒙古族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的蒙古族大学生虽然绝大多数来自于科尔沁草原,但他们对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却知之甚少,要想承担起传承、创新本民族体育文化的重担,真可谓任重道远.本文在分析研究蒙生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为民族高校的体育教学和区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从民族学和体育社会学的视角对辽宁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进行探讨,分析了满族传统体育的现状,提出了政策指导、社会团体参与、学校培养、大众传播等措施,以此营造民族体育文化氛围,传承民族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5.
张雄 《科技信息》2011,(29):146-146,217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以维吾尔、汉、哈萨克、回等为主体的新疆各民族在特定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背景和生存发展空间所创造的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民族体育文化,是各民族体育文化在不断发生碰撞、冲突而又相互汲取与融合、继承与弘扬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一体的地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保护、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居住着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民,有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包括体育文化。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仅记载广西少数民族历史的进程,还蕴涵着丰富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所以,保护、发展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刻不容缓。为此,该文就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临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从民族体育文化的成因出发,探讨了临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内涵和传承、挖掘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弘扬和发展临夏州传统体育文化的对策,以期对发展临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弓箭和由弓箭引发出的射箭运动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及各兄弟民族的生产、生活、军事、教育、体育、礼制、文字、艺术、民俗等诸方面的作用与影响;探索了中国弓箭文化存在形式、特点和意义;宣传中国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与技艺,为中国体育文化的研究增添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李克 《科技信息》2007,(16):187-188
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它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民族传统体育和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慧峰 《科技信息》2011,(14):25-2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都是宝贵的财富,它以运动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在现代体育为主流的当今社会,据查阅近十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文献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无论在高校还是中小学,无论在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还是非民族地区的学校中开展得都不尽如人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马龙县中学体育中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发现在马龙县中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着主管部门不重视,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同时对马龙县中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提出一些意见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