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责任保险是一种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的市场机制,它是通过责任风险社会化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环境责任保险承模式、保险费率、相关立法等几方面,并对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阐述了国外一些国家比较完善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况进行分析,论证了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扩大规模或扩张范围而在华设厂,随之而来的是对于我国环境的破坏。从纺织业到IT行业,大部分跨国公司产品在华生产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而相关企业并未投保针对这样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保险,充分暴露了我国对于跨国公司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近些年来众多跨国公司环境污染行为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具有意义深远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风险意识也逐渐增强,环境责任保险应运而生。国外环境责任保险的进步对比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不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散社会风险是成立环保责任险的目的之一,因此我国实行环境责任保险有一定的必然性,应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确立环境责任保险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环境责任保险兼具了经济手段的弹性和行政手段的强制性,建立起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体系,对于我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人类可持续发展都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希望能对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发展提出几点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应当在环境侵权救济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国家应当通过完善环境的行政处理.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和责任保险制度等,保障受害人损害赔偿的迅速、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7.
环境侵权损害的救济必须采取多种救济制度相结合且互相协调的方式,采取任何单一制度都有失偏颇且难以为继。环境侵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由环境责任保险、提存金、互助基金、政府救助基金等组成,并分别适用不同的情形,从而形成对受害人全方位的救济。在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仍是我们设计环境侵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的主要选择。同时,还应采取"行业性企业互助基金"与"综合性政府救助基金"相结合的较完整的基金制度,从而实现环境风险的社会化分散和受害者权益的及时救济。  相似文献   

8.
环境责任保险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环境责任保险的内涵和宗旨,表达了对环保费的一些设想,包括环保费的分担方式,分担理由。作者认为,污染事故的多发和污染对人的利益和法律构成负债是环境责任保险得以创生和发展的原因。环境责任保险对社会的主要贡献并不在于业务的扩展和对增加就业的贡献,而是在于保持了人们的福利,完成了社会责任在经济上的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9.
风险社会形态下,环境侵权的影响扩大、损害规模也扩大,仅仅根据传统侵权的个别责任将难以使受害人获得救济。通过建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分担机制将部分风险由国家和社会分担,以对受害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济。借鉴域外相关经验,我国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分担机制的构建主要从环境责任保险、环境损害赔偿基金、财务保证、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构建着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构造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污染采取严格责任,其高额赔偿给企业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迫使我国要建立一种保险制度来转嫁企业的风险,而这种保险制度就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从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初步实践入手,揭示初步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并就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相关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能否采纳严格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防不胜防,使刑法理论上传统地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制度定罪惩罚的责任原则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不足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不利于打击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我国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引入严格责任制度,不仅能够严惩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行为,而且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环境侵权的精神损害是区别于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的一种精神利益的伤害,对精神损害进行赔偿目前已成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司法实践方面都存在不足,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以完善,以期能更好地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数人环境侵权是一种新兴的环境侵权形态,表现形态主要有共同侵权行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教唆、帮助侵权行为等。针对数人环境侵权不同形态下侵权行为人的不同责任承担方式,研究连带责任制度与按份责任制度的适用,探讨连带责任制度的弊端以及扩大按份责任适用的现实性,提出构建以连带责任为主导,按份责任为补充的多元化责任承担体系,以期为数人环境侵权行为之责任承担机制的完善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论环境侵权     
环境侵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致生环境介质的污染或破坏,并进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之虞,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侵害环境权是指侵害自然人享有的适宜其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权利,依法应当承担各种法律责任的行为.两者的概念、性质及其救济均不相同.因此,必须建立两个法律体系分别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医务人员责任、医务人员责任保险的概念,对建立医务人员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主要途径等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在处理环境纠纷时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制约我国环境纠纷处理的主要因素为我国有关环境方面的立法不完善。故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环境权实现机制,在环境诉讼司法救济上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树立最终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