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低碳理念,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由目标层、结构层和测量层组成的景区低碳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角模糊数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以世界遗产地广东丹霞山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引导景区往低碳、舒适方向发展,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旅游资源观赏游憩价值、空气质量、卫生满意程度、服务质量满意度等四项指标对景区低碳舒适度的建设影响较大,景区要更多的关注"软服务"质量的建设;丹霞山景区的低碳舒适建设质量整体上较好,但在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建设质量则为一般,在以后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丹霞山景区应注意这些问题,努力建设成为既低碳又舒适的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碳理念,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旅游舒适度的概念,并分析了其核心特征;根据利益相关原理,运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所组成的景区低碳旅游舒适度的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以世界遗产地广东丹霞山为例,对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评价体系可为评价不同景区低碳旅游舒适度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评价结果可作为评价景区旅游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关门山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重大意义、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开发的低碳旅游景区的成功措施和经验,从旅游者、旅游景区、地方政府及当地社区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低碳旅游景区.对关门山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关门山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重大意义、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开发的低碳旅游景区的成功措施和经验,从旅游者、旅游景区、地方政府及当地社区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低碳旅游景区。对关门山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四川应从营造低碳旅游景区、低碳餐饮酒店、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矫正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为的视角构建低碳旅游体系。建议在建设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国家级景区的低碳通道体系、田野秸秆由地方政府统一高价收购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对低碳旅游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低碳旅游景区建设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低碳旅游形式的顺利实施,有助于推动社会各界群体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完善。为促进低碳旅游景区建设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低碳旅游机制;通过科学的规划,对低碳旅游景区进行合理开发;努力开发低碳旅游新要素。  相似文献   

7.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游客低碳行为的培育是低碳旅游模式转变的基础.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对游客低碳行为进行引导、疏理和监督,才能促进景区低碳旅游的发展.游客低碳行为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景区管理机构、政府旅游机构、旅游企业和旅游社会组织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8.
刘啸 《科技咨询导报》2010,(16):137-138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文章初步介绍了低碳、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并依据相关国家发展经验,提出创建低碳旅游景区,推广低碳旅游理念,实践低碳旅游行为,为创建低碳城市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2010年8月2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丹霞"的龙头丹霞山,更是处在如何管理开发旅游景区大讨论的风口浪尖。广东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无愧为世界自然遗产。但目前丹霞山在管理、开发、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申遗成功后的丹霞山景区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如丰富旅游产品、建设配套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大量引进专业人才等。除此之外,丹霞山景区还应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员工激励机制,使丹霞山不论在自然风光,还是在服务管理方面,都无愧为"丹霞"旅游名胜地。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要求,了解其影响因素,依据一定的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旅游景区低碳化水平)、准则层(低碳旅游资源、低碳旅游设施环境、低碳旅游运营、低碳旅游管理4个准则)、指标层(23个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等级区间.运用该评价模型对池州九华天池景区进行评价,以定量化的数值反映其低碳化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加强景区低碳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低碳旅游之路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共识的背景下,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构建了基于政府、景区和游客三位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低碳系统,并以此分析了深圳市东部华侨城低碳系统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创建了基于GIS和RFID的景区示范性低碳技术框架模型,为我国将来发展低碳旅游提供决策依据和示范性的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低碳旅游时代的景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低碳经济推向高潮,低碳旅游也随之兴起。新形势下景区建设必须走低碳之路,这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泰安市向低碳旅游城市转型,打造低碳旅游文化名城是必要且可行的。从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角度,分析泰安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探讨低碳旅游文化名城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的低碳文化、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旅游产品和低碳旅游消费等内容,据以提出泰安市创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在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已逐渐被公众认可和实践。在对低碳旅游概念、特征与海岛进行低碳旅游发展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基于政府、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为基点的海岛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旨在引导、推动海岛地区低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形象之间的竞争,因此,寻找准确的形象定位、塑造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丹霞山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形象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包括:文脉分析、形象受众调查和景区员工的形象感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丹霞山旅游形象的症结,最后根据上述诊断对丹霞山的形象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CNKI数据库中2009-2018年的1 060篇文献为原始数据,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低碳旅游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挖掘。研究发现:1)低碳旅游研究始于2009年,2011年论文数量剧增成为学界的热点;2)低碳旅游研究单位多而散,尚未形成稳定的学术团队;3)低碳旅游衍生而来的低碳旅游产品、低碳旅游景区成为研究热点;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逐渐增多。现阶段注重对旅游者认知、低碳旅游素养、生态经济区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环境下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乐山市是我国西部地区的著名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大力实施低碳旅游发展战略。乐山市低碳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为低碳旅游实践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支持,引领了低碳旅游的发展方向。乐山市低碳旅游发展策略主要包括政府支持、碳足迹测度、低碳专业技术人才培育、低碳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绿色旅游等。  相似文献   

18.
低碳旅游是一种通过“碳足迹”和“碳补偿”来降低“碳”量的旅游方式和发展理念。本文在界定低碳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业的低碳替代效应和功能,建立了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系统响应模式,分别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了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分析了飞达村构建低碳旅游社区的重大意义、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低碳旅游理念的推广,低碳旅游环境的营造,低碳旅游方式的推行3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如何构建低碳旅游社区,并建立了一个初级的低碳旅游社区评估体系.最后对飞达村构建低碳旅游社区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宇  程玛 《科技信息》2014,(12):233+239
全球气候的变暖让人们开始关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碳排放的环境问题。高耗能、高污染带来的经济不是可持续的。低碳经济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风靡全球。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借助低碳经济的理念、技术、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低碳经济对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生产、旅游消费、旅游碳汇市场的促进作用论述了低碳经济对旅游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