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农村中学教育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振兴农村中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才能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的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本文简析了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了促进和加强我省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1992年初江苏省教委对教育学院系统下达了“中学教师大学后继续教育”这一课题的科研计划。“中学新教师试用培训”是其中的一个子课题。  相似文献   

3.
稿约     
《奇闻怪事》2005,(1):48-48
【案例】2001年初,学校决定向省教科所申报《农村小学写真性作文的研究》这一课题,走科研强校之路。对此许多老师感到不理解,认为这是自找麻烦:课题研究是科研部门与城镇小学的事,我们这所“四差一弱”(生源差、师资差、教育教学质量差、经济薄弱)的学校能搞吗?又搞得好吗?  相似文献   

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本,师资当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由此可见,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是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群体结构优化、骨干教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
李树阳 《奇闻怪事》2009,(10):38-38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进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二十一世纪的需要,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在竞争中求发展,是目前我校师资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就我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不少学生是在“混”高中,学生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故农村中学与国家要求相距甚远。本人多年担任农村中学高中数学教学,深感其教学的艰巨性,现就农村中学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作一简略的分析与研究。一、教学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方法单一。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课上忙于讲课,学生课后忙于作业,教师只研教材,很少研教法,不研学法,学生被动应付,教与学脱节,扭曲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结果教师讲得累,但学生的思维始终末能得到训练。2.偏重讲…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玉林师专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以反映我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理论刊物,并以学术性、师范性为重点,以地方性为办刊特色.主要刊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具有一定学术水平或有所创新的学术论文.本刊辟有“广西地方史研究论坛”、“太平天国史研究”、“桂东南发展战略研究”、“师专教育教学研究”、“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等专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本刊真诚希望得到各界支持,欢迎校内外教育、科技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学者向本刊投稿.  相似文献   

11.
秦莉萍 《海峡科学》2012,(3):36-37,63
本课题基于宝山区“做中学”科学教育教师“科学知识”与“教学创造力”薄弱的现状,创造性地以“模块案例开发”为任务驱动与研训途径,通过模块案例开发的前期培训准备与“讨论、设计、实践、修改、分享”这五个开发步骤,帮助教师更深地领悟“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激发与培养了教师“发现与挖掘生活化的教育主题,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案例、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创造性地实施课题研究”等教学创造力,满足了“做中学”科学教育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徐燕 《科技信息》2013,(8):362-36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据了70%的庞大比重。在农村中学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在缺少财政实力、缺乏生存空间、缺乏优秀的人才、缺乏良好的助力等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下,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发展举步维艰。针对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的途径和思路:(一)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制定农村教育新目标。(二)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养,提升其教育理念。(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创设适宜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四)"以人为本",联系学生实际,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他们与大学生年龄相近,兴趣相仿,他们的思想道德及行为更容易影响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长期以来,农村中学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初中由于受历史的原因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校舍设备简陋、办学条件不合格、生源和社会声誉差、师资力量不雄厚、学校管理较混乱、教育质量低。如何来改变这一现状,使农村初中早日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摸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初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路子,这是摆在农村教…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高素质人才的铸造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正>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而这块基地的主要建设者就是教师,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硬与否,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在高校这块培养人才的基地上,青年教师几乎占了  相似文献   

17.
张基益 《科技信息》2011,(20):53-53
刘百川(1903-1971),曾用名刘于左,江苏滨海县人,1926年毕业于江苏省省立第八师范学校(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初等教育、农村教育、教育学原理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著作等身。三十年代,刘百川先生主持了镇江大港乡村教育实验区实验工作,成绩斐然,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是当时乡村运动有影响的七家代表之一。研究刘百川先生的乡村教育实践和理论对当下的"三农"问题和农村教育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一、刘百川的乡村教育实践(一)乡村教育实践简介20世纪3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陷入崩溃的境地",复兴农村"、"救济农村"的呼声鹊起。探究农村社会衰落的根本原因,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是由于农民智识能力的薄弱,而农民智识能力的薄弱,又是由于农村教育的缺乏,因此农村教育问题成了中国当时很迫切的一个问题。围  相似文献   

18.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否则,我们民族的希望将无所依托。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是不轻的。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还是明显的,尤其是学历补偿教育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是目前农村中学研究的课题之一。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把旧的教学模式——被动接受变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英语课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学会”为“会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探讨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出台,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教育法》、《教师法》的颁布,党和政府已经确定了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教师能否承担起振兴教育的重任,关键又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其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