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南极乔治王岛世袭栖息地棕贼鸥、灰贼鸥蛋卵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量和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研究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的化合物回收率为65.0%~9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仪器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PCB同族体0.8~16 pg、OCPs2~12 pg,满足南极大陆海鸟栖息地卵样中痕量OCPs和PCBs残留分析要求。选贼鸥4个巢取卵样品5个(其中灰贼鸥Catharacta maccomicki 2个卵,棕贼鸥Catharacta Lonnbergi 3个卵),结果表明:贼鸥卵样PCBs含量范围在91.9~515.5 ng/g,滴滴涕(DDT)56.6~304.4 ng/g,氯代苯6.5~70.5 ng/g,HCHs 0.5~2.0 ng/g。同时表明贼鸥体内PCBs和OCPs积累通过食物链而加强的结果。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最高积累水平出现在棕贼鸥蛋卵样中,灰贼鸥相对次之,用本法测定OCPs和PCBs中其它含氯化合物的干扰比较小,说明该文所采用的提取、纯化与测定方法能比较好地适用于南极大陆贼鸥蛋卵中痕量OCPs和PCBs的分析,本测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同步辐射加速器X荧光技术(SR-XRF)和原子荧光光谱(AFS)对南极雪海燕(Pagodroma nivea)、贼鸥(Catharacta maccormicki)和三种典型企鹅(阿德利企鹅PygoscelisAdeliae、南极企鹅Pygoscelis antarctica、金图企鹅Pygoscelis gentoo)的新鲜翅骨和腿骨以及沉积物中的残骨进行微区扫描和定量分析,并使用AXIL软件对扫描图谱进行解读,获取骨骼中主要元素Ca、P和微量元素Sr的相对含量.元素Ca、P和Sr在骨骼皮质骨不同部位分布不均,Ca/P计数比变异系数为4.7%,Ca/Sr计数比和质量比变异系数都超过了70%.相比其他海鸟,企鹅骨骼中的Sr含量异常偏高,Ca/Sr计数比显著小于其他海鸟骨骼,表明该比值可能是一个识别企鹅和其他海鸟骨骼的替代性指标,并初步探讨了Sr含量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2015年12月与2016年3月,在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和宜春靖安县宝峰镇对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白腰文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巢树与食物及水因子、安全因子和巢隐蔽因子.用5 m×5 m样方法对巢址和对照样方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巢树高和林冠宽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白腰文鸟倾向于选择树较高、林冠较宽的小生境营巢,这与巢需要高的安全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南极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其独有的特性,蕴藏着许多具有全球性意义的重要信息,是一种宝贵的科研资源,但由于其结构简单、极端脆弱,易遭受永久性破坏.文章研究了南极土壤生态系统的特点,从人类输入物、人类工程活动和科考队员的野外考察等方面分析了人类在南极地区的活动对当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首次报道了陆马蜂(Polistes rothneyi grahmi Vecht)的蜂巢选址、建造过程、生态学适应性等重要生物 学特性,并对其筑巢行为进行了初步揭示.陆马蜂对建巢位置具 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蔽风、蔽光的树木上或窗檐下营巢;蜂巢以最初建造的4个巢室作 为中心,分别沿其连接处添加巢室,逐圈累积而成;蜂巢的形态结构是马蜂在长期生存竞争 中,与环境相适应,与筑巢、产卵、幼虫成长、化蛹等生命活动相协调,全面、整体进化的 结果:1)马蜂营巢的目的在于繁育后代,所以营巢过程要受繁育后代需要的影响,即产 卵、孵化、幼虫成长、化蛹过程的各种条件所需是巢室数量、巢室大小等的决定因素;2) 蜂巢的圆形,钹状构造及卵在巢中的附着位置体现了马蜂为增加生存机会而形成的对环境 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2008年4月至7月,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对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红嘴相思鸟的巢17个,其中88%(n=15)位于竹林中.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红嘴相思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乔木因子、地形因子、人为活动因子、巢隐蔽因子和食物因子等.用5 mX5 m样方法对巢址和对...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到6月,选取曲阜孔庙、孔林、沂河和泗河作为不同城市化程度的白鹭(Egretta garzetta)栖息地,从营巢、取食和人为干扰三个方面初步研究了城市化对繁殖期白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孔庙和孔林,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白鹭的营巢密度逐渐减小,营巢高度逐渐增大,惊飞距离逐渐减小.在沂河和泗河,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白鹭的密度和觅食频率逐渐减小,惊飞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8.
红嘴鸥繁殖地与越冬地的环境和生活习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滇池越冬及在贝加尔湖地区繁殖的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进行实地调查后,对两地的生态环境、红嘴鸥在两地的栖息地、食物,以及对待人类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等进行了对比.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了红嘴鸥与人类的关系,认为食物的供应以及红嘴鸥繁殖期的领域行为导致了红嘴鸥在两地对待人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红嘴鸥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其地理广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郑州鹭类的生态习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9~2003年对河南郑州市区鹭鸟的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区共有夜鹭(Nycticoraxnycticorax)、池鹭(Ardeolabacchus)、白鹭(Egrettagarzetta)及苍鹭(Ardeacinerea)4种鹭鸟营巢繁殖,栖息地道路总长4600m,道路面积约132400m2。2003年栖息地共有鹭巢6762个,巢密度为0.051个/m2。平均每株行道树有鹭巢12.47个,多的超过30个。鹭类对营巢树的利用具有选择性。从种群数量上看,夜鹭占绝对优势,占98.05%,其次是池鹭,白鹭和苍鹭数量较少。据2003年统计,在市区停留的时间为:夜鹭212天,池鹭158天,白鹭147天。雏鸟留巢期为夜鹭49.17±0.835天,池鹭32.7±1.059天,白鹭41.43±1.134天,均较荒野地长。平均出雏数为:夜鹭2.85±1.268只,池鹭4.50±1.35只,白鹭4.43±1.27只。鹭鸟在市区繁殖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并对市区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8年3~6月,对南昌市郊区输电线路杆塔上的黑领椋鸟和喜鹊的巢址选择进行调查.黑领椋鸟的营巢距灌丛和乔木的距离分别为(1.81±2.10)m和(11.13±7.20)m,均显著高于喜鹊距灌丛(0.22±0.67)m和乔木(6.22±4.29)m的距离,其余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这2种鸟类巢址选择偏好相似.主成分分析表明:黑领椋鸟巢址选择的第1主导因子是安全因子(距干扰源距离、巢高度)和食物因子(距农田距离),影响喜鹊巢址选择的第1主导因子是安全因子和水因子(距水源距离).这2种鸟类对巢址选择的需求相似.  相似文献   

11.
王自磐 《大自然》2010,(1):34-36
南极洲是地球第七大洲,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终年为冰雪所覆盖,酷寒干燥,风雪肆虐,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然而.那里并不是生命的荒漠。企鹅、贼鸥、磷虾、南极鳕鱼、海豹和鲸类等丰富多彩的南极生物群落在此顽强地生息繁衍,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PVC塑料板作为新奇事物检验了其对孵化期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雌鸟离巢时间的影响,分析了首枚卵产期、身体质量、窝卵数、是否存在婚外子代与离巢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新奇事物的影响下,首枚卵产期和身体质量与离巢时间呈负相关关系,窝卵数、是否存在婚外子代与离巢时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未返巢雌鸟和返巢雌鸟在首枚卵产期、身体质量和窝卵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雌鸟觅食时间为(7±4)min/次(n=7),短于7 min与高于7 min的返巢雌鸟在首枚卵产期、身体质量和窝卵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首枚卵产期和身体质量对白眉姬鹟雌鸟面临新奇事物时的行为反应影响较大,但窝卵数和是否存在婚外子代对白眉姬鹟雌鸟在面临新奇事物时的行为反应影响并没有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2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雁云教授结束南极科考回国.张雁云教授自2017年11月26日出发,启程参加了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为期3个月的南极科学考察取得圆满成功.本次科考,张雁云教授主持完成了我国拟设立的首个南极保护区的区域选划、区内动植物本底、气候和环境因子采集分析等工作.同时开展了阿德利企鹅和贼鸥种群数量监测、栖息地调查,极昼条件下阿德利企  相似文献   

14.
灰喜鹊在小兴安岭是常见的留鸟.每年3月下旬,灰喜鹊成群地从林内迁到林缘,在沟口或河川附近活动,经常见到20-30只在一起寻找食物.此时为配偶期,雌、雄常站在树梢上鸣叫,雄鸟追逐雌鸟交配.配对之后互敬互爱,雄鸟觅到的食物往往让给雌鸟.有时,雌鸟见到雄鸟嘴中的食物,扇动双翅伸长脖子,张着嘴向雄鸟索取食物.灰喜鹊4月下旬开始营巢,它们喜欢选择枝叶  相似文献   

15.
报告了福建厦门鸡屿上的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vicinaRoger)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布,旨在为确定鼎突多刺蚁对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鹭类的影响提供科学基础.结果表明,在岛上鹭类与鸢的主要栖息地都有这种蚁营巢.其集群的种群数量从冬季到夏季逐渐扩大,早秋开始后下降.在集群中,大部分个体集中于蚁巢中心部位.在岛屿的不同坡面和植被类型中,蚁巢密度差异较大.其对生境的选择与鹭类相似.因此,可以认为,鼎突多刺蚁与岛上的鹭类与鸢的主要营巢区密切相关.建议对岛上的蚁巢密度加以控制以保持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鹭类的种群平衡.  相似文献   

16.
棒花鱼生殖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棒花鱼(Abbottina rovularis Basilewsky)的生殖行为,巢的形态、卵的直径和特点、雄鱼护巢孵卵活动、孵卵期水温等。  相似文献   

17.
以吉林省的向海湿地为研究区,根据多年调查的濒危物种丹顶鹤的营巢信息,通过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分析,研究了丹顶鹤营巢特征与水文条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丹顶鹤适宜营巢的临界水文条件经验模型,依据向海湿地与霍林河多年的水文与气候数据,提出了基于丹顶鹤营巢生境保护的水量调配标准.结果表明:丹顶鹤营巢的适宜生境为"水生芦苇群落",丹顶鹤营巢数量与水生芦苇群落的面积呈正相关,而集水区域面积与水生芦苇群落面积亦呈显著正相关.集水面积的长期动态分析表明:向海湿地水文状况近年极不稳定,与霍林河的流量、向海湿地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集水面积的预测经验模型.基于这些经验模型和野外调查资料,讨论了通过调配河流流量来保证丹顶鹤适宜营巢生境所需要的临界水文条件,结果为:每年的4-9月间,如果霍林河上游水文站河流的月平均流量控制在13 m3/s,第二年春季向海湿地就能够满足丹顶鹤营巢所需的水文条件.研究结果将为基于丹顶鹤营巢生境保护的水量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96年乌鸫开始栖息于新乡地区,成为当地留鸟,但其繁殖状况并不清楚.为了弄清该地区乌鸫的繁殖生态,2017年3~7月,采用定位观察法,对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鸫的繁殖生态及巢址选择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新乡乌鸫3月初进入发情期,3月中旬可见到乌鸫配对,具有明显的占区行为.3月下旬开始营巢,营巢任务由雌鸟承担,营巢需时4~10d.最早产卵是3月28日,最晚产卵是5月16日,窝卵数为(5.09±0.70)(n=11)枚,产卵期为一周.卵长径(31.16±2.06)mm,卵短径(23.11±0.68)mm,卵质量(6.73±0.85)g.孵化期为13~14d,由雌鸟承担,孵化率为85.71%.育雏期为13~15d,成活率为54.17%.  相似文献   

19.
被蚂蚁的觅食行为所激发(在巢与食物源之间总能找到一条最短路径),提出了一种建立Web自适应站点的方法。该方法把Web用户比作人工蚂蚁,在蚁群理论的指导下使Web用户能通过最短路径到达目标页面,从而自适应地标识出最重要的链接。同时,通过仿真实验对影响Web用户行为的因素(信息素的重要程度、信息素的蒸发系数、Web用户数等)进行了研究,其结论对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算法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察并拍摄记录一只短尾贼鸥(Stercorarius parasiticus)淡色型个体,为内蒙古鸟类新纪录.对该鸟的发现过程、形态特征及行为习性进行了记录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