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出了存在上行干扰时透明转发器卫星通信系统的容量分析算法。以DS(directsequence)扩频系统为例,分析了透明转发器卫星通信系统存在上行干扰时的链路性能,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系统在具体干扰条件下容量分析的闭合表达式,从而实现了透明转发器卫星通信系统在干扰条件下的容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一定的抗干扰策略,在强干扰条件下透明转发器进入限幅状态之后,系统仍然具有一定容量。  相似文献   

2.
军事卫星透明转发器特点及抗干扰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军事卫星通信透明转发器的特点,设计了其用于抗干扰技术研究的计算机仿真链路模型。提出了仿真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和抗干扰性能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仿真链路模型和总体方案能够较好地实现透明转发器抗干扰技术研究和抗干扰系统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3.
在战场条件下,密集的用频装备之间所产生的互调干扰会造成信号严重失真,影响指挥通信控制系统(C3)的正常运转。针对电子战仿真环境中工作在VHF频段战场跳频电台之间的互调干扰问题,分析了互调干扰发生的时间、频率和功率条件,以及跳频电台随机位置和阴影效应的影响。研究了决定互调干扰概率的3个条件概率:两个及以上活跃信道的概率、活跃信道中信号频率满足互调干扰频率条件的概率和信号功率满足互调干扰功率条件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战场环境下跳频电台的互调干扰概率估计算法,并分别针对2路、3路信号的3阶互调干扰的仿真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战场环境下跳频电台互调干扰概率估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互调干扰概率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对于战场环境的电子战仿真以及战场的作战指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DS(Direct Sequence)扩频系统中基于隐藏马尔可夫模型(Hide Markov Models—HMM)的干扰抑制技术,首先简要引述了算法原理,然后着重给出了该算法的改进方案和在具体干扰条件下的系统性能仿真。研究表明,相对于基于DFT的干扰抑制技术,该算法由于能够对干扰信号进行准确的估计,因而减小了对有用DS扩频信号的损伤,可以获得更好的抗干扰性能。通过减小复杂度的措施,可以使之用于实际系统,这对于应用DSSS系统的短波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牧  代大海  王雪松  肖顺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8):1713-1716,1775
研究了SAR对地面车辆目标探测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实现方法,建立了SAR对地面车辆目标探测仿真系统.给出了仿真系统的构成及流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系统各组成模块的功能及实现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给出SAR对地面车辆目标的探测结果及性能。特别针对目标生存能力问题,建立干扰模型对干扰条件下SAR对地面车辆目标的探测结果及性能进行分析,验证了实施干扰对提高地面车辆目标生存能力的有效性.不同战情条件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将Ad Hoc网络理论与卫星通信系统相结合,提出了基于Ad Hoc网络的卫星通信系统模型。并根据此模型,利用OPNET软件构建了系统仿真框架并进行仿真.同时对时延和吞吐率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基于Ad Hoc网络的卫星通信系统所具有的利弊。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干扰卫星上、下行链路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了一种空间连接型宽带干扰机。该装置主要从连接模块和干扰模块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进行了设计。具体来说,连接模块连接到卫星表面,解决了远距离信号传输的功率损耗问题,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干扰模块通过发射宽带噪声信号,实现了对微波全频段(100MHz~18GHz)卫星上行链路及其转发器的阻塞式干扰。根据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对该装置的干扰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地面实验验证了该装置的连接功能。  相似文献   

8.
蓝牙和无线局域网系统的共存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对蓝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系统进行了简略的介绍,然后分析了两者之间由于采用同一个频段而造成的干扰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蓝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仿真了两者之间的干扰情况,通过仿真我们对干扰情况有了定量的理解,这对于如何部署和改进蓝牙和无线局域网系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机载自卫有源压制干扰效果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机载自卫有源压制干扰系统是攻击机进行攻防对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电子支援系统。对机载自卫有源压制干扰系统与制导雷达武器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建立了制导雷达的发现概率模型。通过对雷达制导武器系统作战性能的分析,给出了机载自卫有源压制干扰的最大和最小干扰距离方程,并根据此方程获得战场想定下的实时干扰功率和接收机灵敏度的数学模型,对机载自卫有源压制干扰时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仿真结果及相应图表的分析,对比了不同条件下干扰效果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韩湘  魏急波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459-2462,2466
分别针对CP长度大于和小于最大多径时延两种情况,分析了由时变多径环境引入的ISI分量和子载波间干扰(ICI)分量,提出了“基于多径时延分布”选取CP长度进而确定子载波数的方法。计算机仿真验证充分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所得研究结论对于不同信道环境下的实际OFDM系统参数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卫星导航接收机电磁辐射效应规律,以某型导航接收机为试验对象,采用全电平辐照法对其进行单频连续波和带外双频电磁辐射三阶互调阻塞效应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三阶互调阻塞效应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受试导航接收机对工作频率频偏-4~18 MHz范围内的单频电磁辐射较为敏感,抗负频偏电磁干扰的能力远大于抗正频偏电磁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复杂电子产品的调试中,都希望快速准确地完成测试工作,在发现异常现象时,能够迅速区分故障类型并指出故障部位。本文在标准总线结构基础上,完成了某型号遥控应答自动化测试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专家系统的结构模式,建立了遥控应答机自动诊断专家系统,从而组成统一的RCT自动测调系统。  相似文献   

13.
叶青  金隼  王华  陈关龙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8):2342-2345
在Unigraphics(UG)环境下,开发建立了汽车运输半挂车虚拟装载仿真系统,阐述了装载仿真系统中商品车和运输车的参数化建模、干涉检查、动态仿真等关键技术问题。该装载仿真演示系统与UG的集成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界面友好,应用于整车物流企业实际装载运作指导和市场推广演示。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双模应答机全数字中频接收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一种新的USB和TDRSS系统兼容型双模应答机中频数字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和处理算法,并对该系统的实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模式控制策略。最后采用FPGA DSP方案实现了该系统。由于采用中频全数字化,使得本系统通用性强、灵活性高,可以实现硬件资源共享。测试结果完全满足指标要求,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回收产品再制造和产品需求可替代情况下的多类短生命周期产品的动态批量生产计划问题.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工具对问题进行建模,首先给出了问题的因果图和状态流图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然后模拟了典型的系统运行过程,最后分析了需求率和回收率等参数变动对生产计划安排及总利润的影响,并给出管理上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联合正交投影与盲波束形成的干扰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1(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1, L-DACS1)以内嵌方式部署在航空无线电导航频段而产生的高强度测距仪脉冲信号干扰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接收机的问题,提出联合正交投影与盲波束形成的干扰抑制方法。接收机首先通过将接收信号矢量投影到干扰信号正交补空间的方法消除高强度测距仪脉冲干扰,然后利用OFDM信号循环前缀的对称特性,基于期望信号与参考信号矢量内积度量最大化准则得到波束形成权值,并通过波束形成方法提取OFDM直射径信号。计算机仿真表明:论文提出方法可有效克服测距仪脉冲及OFDM散射径信号的干扰,提高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1的链路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锅炉汽包水位系统DMC-PID串级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给出具有可测干扰系统的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并结合动态矩阵控制、串级调节和PID控制三者的优点,提出了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DMC-PID控制策略,即内回路采用PID控制快速消除给水流量的扰动,外回路采用带前馈补偿的DMC控制,可有效地克服汽包水位系统的另一主要扰动-蒸汽流量的扰动,同时DMC的强鲁棒性保证了在对象特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获得良好的调节品质。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定时约束条件下列车节能操纵的仿真算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探讨了列车牵引力学条件下的铁路列车节能操纵问题,开发了一套可用于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列车节能操纵仿真软件。系统重点探讨了定时约束条件下的列车节能操纵的模型及其启发式解法,详细分析了基于目标速度的列车控制策略以及专家控制原则。根据实际运行环境对内燃机车进行了实例分析,优化操纵方案与实际操纵相比,平均节能率在8.0%左右。系统计算速度快,人工干预方便,可以满足现场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