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186名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大学生体脂状况的实验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腹部肥胖、体脂率水平接近正常水平下限,二年级女生腹部肥胖水平位于皮下型,男生体脂率处于偏瘦等级;二年级腹部肥胖、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均低于一年级;对于一二年级大学生而言,体重不足问题远比肥胖更严重;体脂率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系数男生为0.858,女生为0.787,表明采用身体质量指数描述高校学生身体充实度效度较高;男生各年级身体年龄处于正常状态,女生偏"衰老化",尤其是二年级女生;各年级的男生、女生体重均低于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2.
手球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体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球运动对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手球专业的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体成分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手球专业男生体重、体脂、体脂百分比、BMI、肥胖程度显著高于普通男生(P<0.05);手球专业女生体重、BMI显著高于普通女生(P<0.05),在体脂、体脂百分比、肥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手球运动能增加体重、BMI,提高机体的瘦体重.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1421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身高、体重和计算体质指数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及年级学生的体质指数分布.结果表明,男生体重正常的比例低于女生,体重过低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男生高于女生.男、女生体重正常的比例均以城镇最低,男生更为明显.汉族男生体重过低的比例和超重的比例均相对较高,汉蒙以外其他民族的男、女生体重过低的比例均相对较低.男生超重的比例和女生体重过低的比例均随年级增长而升高,四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相对较差.学校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4.
罗华福  胡富松  马维民 《科技信息》2010,(18):I0028-I0029
通过对海南省琼南汉族1003名7~18岁四个年龄段中小学生的上臂部、肩胛部、腹脐部、腹侧部皮下脂肪的测试分析:各年龄段女生各部皮脂厚度显著高于男生,特别是在12~14岁。女生随皮脂肪增厚,体脂%指标的发育超过瘦体重发育速度,形成女子身体组成的特征。这种现象与分泌激素相关。男生因受雄性激素影响,随年龄增长,其瘦体重的发育速度超过体脂%的发育速度。故其体脂%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体密度增高,骨骼肌肉粗壮结实,形成男子身体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现状及其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对内蒙古医科大学某学院2005级~2010级四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分析不同BMI与肺活量、血压、心率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生的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在体重方面,男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女生呈一直下降的趋势.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均远高于国家学生标准体重的超重检出水平,且男生中肥胖比例远大于女生,而女生中的较低体重比例大于男生;男女生肺活量平均值逐年下降,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女生低体重组舒张压和脉压差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男生超重组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肺活量、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为:超重组正常组低体重组.因此,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体重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温州大学学生体重指数的分析,研究各年级段的体重指数分布现状及其随年级变化的特点.研究表明:学生的体重指数总体处于良好状态,男生和女生的正常体重比例基本持平,平均达到79.8%,女生体重偏低比例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比例高于女生.各年级段相比,低体重和超重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肥胖率不高,但仍存在随年级升高而略微上升的变化趋势.三、四年级学生容易出现体重指数异常变化,其中男生低体重率降低,超重和肥胖人群增加;女生的变化与男生正好相反,低体重比例超过超重和肥胖比例.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预警机制,对出现不良体重变化的学生可采取专门的手段和方法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7.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4级学生初中阶段三年的体质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本次体质测试人数为817人,其中男生395人,女生422人,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方面、身体机能方面和身体素质方面,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青少年初中阶段体质动态变化特征.结论表明:身体形态方面:女生身高、体重增长趋势较男生缓慢,在初三阶段女生发育趋于平缓,基本发育成熟;身体机能方面:男生肺活量增加明显,女生肺活量在初三阶段稍有下降,但心肺功能仍处于良好的状态;身体素质方面:男生生长发育期肌肉力量发展迅速,腰腹肌、腿部肌肉等力量都要强于女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BIA法对2 570名中、韩大学生进行了BMI及体脂率的测试,其中,中国男生523人、女生1 201人,韩国男生322人、女生524人.认为韩国女生"偏瘦"类型的比例远高于中国女生,两国女生"正常"类型的比例远高于两国男生,两国男生的"超重"和"肥胖"类型的比例均大于两国女生.运用BMI与体脂率分别对同一样本评价时,其结果两种方法在各类型中所占比例大部分差异较大.另外,各类型体脂率标准值所对应的BMI均值与BMI亚太及中国大陆标准值大部分存在差异.以BIA法测得的体脂率为基准,对BMI评价标准修正后的男大学生标准是:BMI〈20.0为偏瘦,20.0≤BMI〈22.5为正常,22.5≤BMI〈25.0为超重,25.0≤BMI为肥胖;女大学生标准是:BMI〈18.5为偏瘦,18.5≤BMI〈23.0为正常,23.0≤BMI〈27.0为超重,27.0≤BMI为肥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指数、握力、立定跳远、体质指数、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等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现状的分析,并与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进行对比,发现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男生的体质指数、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整体比女生要好,轻体重方面,女生要比男生高,超重和肥胖男生要比女生高,肺活量体重指数方面男生不及格高于女生,握力体重指数女生不及格高于男生.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总体体质健康水平正常,无论是成绩还是得分,基本上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线附近,身体形态独立学院比全国平均水平略低,身体机能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身体素质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汉族大学生的体质是否改善,采用频数统计、t检验等数理统计法对1646名19~22岁汉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正常体重组比例较低,低体重现象严重;此外,随年龄增长,男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的比例逐年下降,正常体重比例逐年上升,女生与此相反;2)大学生身体机能均处于良好水平;3)大学生下肢力量仅处于及格水平,男生柔韧性处于及格水平,但女生处于良好水平;4)城乡比较发现,乡村男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均显著优于城市男生(P〈0.05),乡村女生仅柔韧性显著高于城市女生(P〈0.05);5)性别比较发现,男生身体机能、下肢力量显著高于女生(P〈0.001),但女生柔韧性显著高于男生(P〈0.001).这提示湖北省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下肢力量急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测试法对126名一二三年级小学生体脂状况进行测试和分析。主要结论是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腹部肥胖、身体质量指数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体重的增长主要以肌肉量的增长为主;身高、肌肉量、标准体重、身体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指标在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体脂肪量、体脂率指标女生高于男生,其余指标男生均高于女生;不同性别小学生在肌肉量、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减肥运动处方对青春后期超重肥胖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单纯性超重、肥胖人群,并且无运动禁忌症,没有服用与减肥相关的任何药物,"PAR-Q"问卷调查均为"否",运动风险评估很小,实验知情同意书签字的26名在校大学生,男子为11人,女子为15人.减肥运动处方制订程序:对研究对象身体形态与机能检查、运动能力测试后确定运动强度为F.C.的60%-70%、主观感觉RPE在13-15级之间、根据不同的人确定减肥目标、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能量代谢和注意事项.运动处方的实施:8周的监督指导以及8周前后的相关指标测定.结果:通过8周减肥运动男、女生体重、BMI、体脂%、腰臀比、肥胖指数、静息心率、跑台总时间、纵地摸高、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男、女生双手握力和柔韧性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男、女生最大心率、F.C.、肌肉重量以及男生柔韧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没有限制饮食情况下,本减肥运动处方能有效减体重、减脂肪、改善BMI、降低体脂百分比、增加肌肉重量;提高心肺耐力、增强肌肉爆发力与肌肉耐力、增加身体柔韧性、改善体成分,从而提高超重和肥胖学生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13.
选取325名品行障碍中学生和160名普通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现状及与普通中学生的差异,探究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结果显示:品行障碍中学生的学校疏离感水平较高,年级差异显著,随年级增高逐渐递增;男生高于女生,易产生无规范感;单亲家庭学生高于非单亲家庭学生,容易体会到无力感和孤立感;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高,易产生无力感、孤立感、无规范感。  相似文献   

14.
附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991年10月-1996年10月对我校附小142名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追踪研究结果,调查指标为身高,体重和胸围,分析了维尔维克指数,求出各形态指标间的回归方程,进行了回归系数的t检验,文中比较了男女间差异,并与全国汉族1991年和1995年均值和日本人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湖南省土家族中学生体质的长期变化趋势,从1985-2010年的4个《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摘录了土家族13~18岁中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等指标数据,用SPSSl8.0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土家族中学生1985--2010年问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呈上升趋势;呼吸机能水平男女生均持续减退;速度素质男生大致平稳,女生则大幅下滑;爆发力素质、力量耐力素质男女生有所下降:800m、1000m跑耐力素质明显下降,但低年龄组开始出现回升拐点,高年龄组无明显提高,与1985年比较仍差距很大;柔韧素质基本稳定;力量素质男女各年龄组均增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重庆市区中小学学生进行为期3个半月的体质测试和问卷调查。1)从各年级学生的体质上看,在身体机能指标中,男生的肺活量增长最快,且此项的男女增长差异最大(P〈0.01);在运动素质指标中,女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增长最快,且此项的男女生增长差异最大(P〈0.01);在身体形态指标中,男生的体重增长最快,且此项的男女增长差异最大(P〈0.01),在环比研究中发现:男、女学生在身高、体重上均有下降趋势。2)从各年级学生的锻炼行为上看,学生的锻炼时间普遍为30-60min,且随着年级的提升锻炼时间略有增加:从锻炼地点看,三、五年级的学生主要以社区为主,初二和高二年级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从锻炼强度上看,三、五年级学生锻炼强度较小,初二和高二年级强度增大,尤以初二年级最为突出。3)从学生的锻炼期望上看,锻炼效果因子中五年级、初二、高二年级差异最大(P〈0.05);锻炼人际因子中只有高二年级男女生存在差异(P〈0.05)。4)从学生的锻炼期望因子回归上看,锻炼意识因子的贡献系数最大(β=0.127,(P〈0.01));锻炼人际因子的贡献系数最小(β=-0.009,P〉O.05)。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测量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湖北师范学院为个案,对该校11级大学生2013年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该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进一步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为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该校女生身体形态等级呈现“两头偏重,中间相当”现象;女生呼吸系统机能整体略优于男生;男生下肢爆发力和柔韧素质都较湖北省平均水平高。  相似文献   

18.
校园集体舞影响初中生身体自我概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身体自我概念量表》(PSDQ)和《学生身体锻炼状况调查表》对浙江省金华市1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在了解校园集体舞开展状况的基础上,调查与分析其是否会对初中生身体自我概念造成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男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总体水平优于初中女生.(2)校园集体舞对初中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