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山西省左云县十里河远尚村至梅家窑村一带的水源地为例,介绍了浅层地下水水源地勘探中各类钻孔的钻探施工与成井的工艺特点和要领.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水资源危机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资源已成为我国大中型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由于我国地下水资源分布的自身特征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引起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促使人们提高节水意识,加强水源保护,开发利用后备战略水源。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原市是中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长期以来,深层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以人工管井方式集中开采;缺水不仅严重制约了太原市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剧了地下水超采,引发了岩溶泉水断流、大面积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今后地面沉降还有加剧的趋势.引黄工程对解决太原市水资源短缺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水质、水量不稳定,水价能否保证取水用户少用或不用自备井水,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分析了太原市水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当前应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对太原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守君 《甘肃科技》2011,27(21):42-44
在论述陇东黄土高原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缺水的原因,并分别对寻找浅层地下水、黄土层下伏地层地下水和盆地周边地下水的找水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苍山县中北部是严重缺水区,经过研究认为,该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低,尚有开采潜力.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利用地下水,以满足当地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解决红层区缺水问题一直是水文地质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系统分析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等,论述了红层缺水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红层缺水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落后原始取水状态;20世纪70年代到2000年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与基础研究阶段;2000—2011年为红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理论发展成熟与实践研究阶段;2011年—至今为地下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利用探讨阶段.当前采用的小型机井式开采浅层地下水资源的方法,能够基本满足红层缺水区部分分散农户家庭的小量饮水需求,由于其成本低(政府出资打井,农户仅承担供水设备费用)、取水距离短,取水时间自由,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促使了机井布设的速度较快,已成为当地缓解或解决红层缺水区人畜饮水困难的主要措施.但近年来,这种模式供水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重挑战,保护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非常迫切,以防止该地区部分农户的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反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是我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海水入侵等问题严重。针对青岛地下水变化的监测和预测的现状,提出应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GPS、InSAR和卫星重力技术)监测地下水变化,分析了其在监测和预测地下水变化应用中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青岛市合理的开发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山西省左云县为例,全面地论述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过程:模型构思、模型准备、模型建立、模型运行等.文章强调,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及人口等方面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张国强 《科技信息》2009,(22):I0290-I0290
在西北干旱缺水地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淖毛湖盆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分析,特别是对侏罗系三工河组承压含水层的研究,未来将其做为供水水源地,即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又超前释压,消除井下突水隐患。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5月18日发生透水事故后,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对该矿矿工进行了大范围初步核对。目前有57名矿工被困井下,生死不明。据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县城经济的内涵及主要特征,论述了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针对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著名的交通孔道风陵渡,因附近有女娲风陵而得名。于风陵的地望,史籍记载不一,混乱异常。考证辨析史料,则知风陵渡的女娲风陵有两处,一处在黄河之中,一处在黄河北岸山西芮城县风陵渡镇赵村东。又因为风陵在陕西、山西、河南交界,所以陕西潼关、山西芮城、河南阌乡地方志对其都有记载。  相似文献   

13.
文中报导了山西太岳山的真菌88种,1变种,隶属于26科60属,包括食用菌34种,药用菌11种,毒菌4种,木腐菌16种,其中20种是山西省新纪录。标本自1985年6月24日至8月14日采于灵石县介庙林场,霍县七里峪和沁源县灵空山。全部标本保存在山西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为例,就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宁武县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旅游特色县建设的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安慧  王利  曹昊天 《河南科学》2013,(11):2004-2008
以山西省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82-1985,1985-1991,1991-1995,1995-2000,2000-2005和2005-2010年6个时段年均人口增长率作为研究指标,采用ESDA方法,对全省人口分布空间变化格局进行研究,以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人口分布演化的规律.结果表明,2005年以前山西省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县域单元在西部偏南地区形成人口增长率高的空间集聚分布,而在中东部地区形成了人口增长率低的空间集聚分布.2005-2010年这种空间集聚程度正在不断降低,各县域的空间关系呈现随机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人为因素是晋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形成与逆转的主要因子.本文在分析人为因素系一般作用的基础上,以右玉县风动力荒漠化土地的逆转为例,定量评价了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土地整治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县域经济的内涵,从煤炭生产、冶金和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业、旅游服务业以及生态绿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山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9.
扶贫移民是贫困地区人们摆脱贫困的途径之一,山西省平陆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享受着扶贫移民的政策,在扶贫移民过程中移民迁入地类型多样,其中向城镇地区移民是一个重要的、难度最大的移民类型.本文将扶贫移民的城镇化途径分为两种:"一步到位"和"逐步走".在研究这两种途径特征及其效果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心理效益等方面进行两种途径的效果比较,得出结论:从经济效益、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未来的满意程度以及长远的发展来看,"一步到位"的途径效果好;从社会关系、移民短时期心理的满意程度来看"逐步走"的途径会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20.
运用ESDA和空间计量方法对1996年~2015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县域经济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2015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县域经济整体集聚的现象较为显著,但区域差异呈现总体扩大的趋势,全局相关性在减弱.热点区数量和范围扩大趋势明显,特别是南部的次冷点区转化为热点区的变化最为突出,冷点区数量和范围有所减少.经济发展重心位于平遥县与介休市相交界的区域,其中1996年~2004年移动轨迹由北沿西南方向向南移动,2004年~2015年轨迹方向呈现出由南向北移动.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两阶段县域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矿煤炭销售量分别是两阶段对县域经济发展最大的影响因素,工业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提升,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在显著减弱,消费状况产生的影响从不显著变为显著,财政支出在两阶段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正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