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测试通电电位的方法对地铁杂散电流进行初步判断,再使用SCM杂散电流测试进一步确定干扰源为地铁。整改的第一步应该先对干扰段的管道外防腐层进行修复,然后采用排流处理。排流后需要使用极化探头(试片)测试极化电位来判断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2.
20#碳钢管道内沉积物对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油田地面原油集输金属管道主要材质为20#碳钢。地面原油集输金属管道腐蚀主要为内壁点蚀,点蚀区域存在有沉积物。为研究沉积物对地面原油金属集输管道的腐蚀行为的影响,在对管道内壁沉积物类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将无、有沉积物覆盖的20#碳钢试片挂入高压釜来模拟现场腐蚀实验,应用失重法分析、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丝束电极测试及扫描电镜技术对无沉积物覆盖的20#碳钢试片及有沉积物覆盖下的20#碳钢试片的腐蚀失重速度、腐蚀过程、腐蚀电位分布及扫描电镜特征进行测试。分析表明:无沉积物覆盖区20#碳钢相比有沉积物覆盖腐蚀失重速度小;两者腐蚀过程均受阴极扩散控制,后者阳极过程受到促进,腐蚀电位降低、耐蚀性变差;前者腐蚀电位分布随时间变化不大,以全面腐蚀为主,后者腐蚀电位分布随时间变化大,点蚀特征明显,建立了无、有沉积物覆盖的20#碳钢腐蚀行为影响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3.
两次动电位极化中316L不锈钢孔蚀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0.01 mol/L NaCl溶液中的316 L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慢速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第一次极化只发生亚稳态孔蚀、同时发生亚稳态和稳态孔蚀两种条件对再次极化时小孔形核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极化条件对不锈钢再次极化时的孔蚀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两种极化条件下的第一次极化均导致材料表面活性点显著减少,从而再次极化后亚稳孔形核数目明显减少,同时亚稳态孔蚀电位和稳定孔蚀电位都有所升高;两种极化条件下的第二次极化过程中产生的亚稳态小孔的峰值电流和平均生长速度与初次极化相比有所增大,其原因主要是第二次极化的电位范围更高。  相似文献   

4.
用控制电位稳态极曲化线法研究了Ti基T1-Mn合金阳极分别在25℃、50℃、80℃的40%H2SO4。及1mol/LMnSO4-20%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极化行为;结果表明:Ti-Mn合金阳极的极化白线类似于纯Ti阳极,但临界钝化电流密度ib及维钝态电流密度ib均有所提高,钝化区有明显的缩减,对EMD工业中纯Tii阳极Ti-Mn合金阳极的钝化机理作了讨论;作者认为Ti-Mn合金阳极优于纯Ti阳极.  相似文献   

5.
通过恒电位阳极极化电流与极化时间的关系和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铋,镉分别在酸、碱溶液中于1.0v(30℃,VS.SCE)下的成膜规律及其阳极膜相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在动电位法极化电阻测量中,选择合适的电位扫描速度十分重要。理论分析表明,合适的电位扫描速度依赖于腐蚀体系的电化学参数。文中给出了选择电位扫描速度的简单方法,讨论了这种方法在酸洗缓蚀剂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锌前驱物,研究了外电场条件下前驱物结晶为纳米氧化锌的特征.以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表征.测试了纳米氧化锌极化产物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外电场条件会明显影响氧化锌的结晶度和显微形貌,并调控氧化锌的极性生长.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纳米氧化锌在391 nm处的紫外荧光光谱增强,且略有蓝移.电场极化对氧化锌抗菌性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极化电压为1.5 kV时,氧化锌极化试片具有最大的抑菌圈宽度(4.65 mm).  相似文献   

8.
埋地管道受地铁杂散电流干扰影响而在电流流出管段存在腐蚀风险,为有效缓解此类干扰,构建了具有多个牵引区间、排流网、地铁接地系统的地铁系统以及与其交叉的埋地管道及其阴极保护系统模型,选取了典型的以轨道泄漏杂散电流干扰为主和以局部集中接地泄漏杂散电流干扰为主的干扰情形主要缓解对象,分别设计了埋地管道侧、管轨连接方式以及地铁系统侧常见缓解方法的细化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采用专业软件计算获得了不同缓解方案下埋地管道电位分布变化、地铁系统泄漏杂散电流分布等.基于此,分析总结了不同缓解方案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设计的缓解方案均可有效缓解轨道泄漏杂散电流造成的干扰,而难以有效缓解局部集中接地泄漏杂散电流造成的干扰,应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严格限制此类干扰累计出现时间,以满足埋地管道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9.
自然电位法是基于它本身的原理来划分和解释钻井的地质剖面,本文简述了自然电位形成原因,分析自然电位测井方法曲线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对物性反应的影响,及地面仪器、外界环境对自然电位曲线进行干扰,并结合实际地质条件进行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小干扰极化方式对旁瓣对消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全极化辅助天线和Kalman滤波器的极化域-空域联合抗旁瓣干扰方法。首先对辅助天线进行正交双极化改造,根据极化通道功率优选辅助通道信号,进而利用Kalman滤波器进行闭环旁瓣对消。该方法将旁瓣对消系统看作误差预测滤波器,将优选的辅助通道加权和作为量测,通过迭代修正权值矢量,减小主通道信号与量测的误差,从而消除旁瓣干扰,提高主通道信噪比。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适用于多辅助通道情况,对正交极化干扰的输出信噪比优于常规旁瓣对消约10dB,在低快拍条件下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站场埋地管网众多,干扰和屏蔽现象严重;庞大接地网的存在使阴极保护电流流失严重。针对这些问题,建立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边界元算法进行离散。设计实验,测试埋地管道阴极极化曲线,并采用分段线性法进行处理。采用基于边界元法的大型数值模拟软件BEASY对某一区域站场进行阴极保护设计,考虑了3种阴极保护方式: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牺牲阳极和外加电流联合阴极保护。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元算法是解决埋地管道阴极保护问题的有效工具。采用牺牲阳极和外加电流联合阴极保护可以有效地解决2个问题;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所需阳极数量太多,工程上难以实施;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使得整个埋地管网电位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干扰和目标极化状态在Poincare球面距离很近的情况下,二维虚拟极化滤波失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投影的三维极化滤波方法。该方法在传统三维极化滤波的基础上重新明确了问题的限定条件,给出了干扰抑制准则下干扰正交子空间中的一组完备正交基,这组正交基物理意义清晰,便于算法的深入扩展。在求得的子空间内,得到了干扰抑制准则下,使目标回波接收功率最大的权系数矢量,理论及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充分挖掘了目标和干扰在极化域与空域的特性差异,算法性能较传统方法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铁隧道施工影响下紧邻密集管线保护问题,依托南昌地铁实际工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土体-密集地下管线-隧道暗挖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隧道CRD (cross diaphragm)工法施工时的地层变形规律、地下管线应力特性与地下管线变形规律,并对管线周边土体有无注浆加固时的管线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开挖引起的管线变形以沉降为主,管土刚度差异对管线变形和应力影响显著。(2)管土刚度差异越小,管线变形趋势与土体变形趋势越接近;管土刚度差异越大,管线对地层变形的抵抗作用也越强会产生较大应力。(3)隧道左右导洞上方管段是危险区域,需重点保护。(4)密集地下管线主要表现为管线材质、管线几何特性、管线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不同,保护地下管线的核心在于控制地层沉降,地下管线保护关键阶段是隧道掌子面接近管线,此时应确保超前注浆效果和初期支护快速封闭,并加强对管线变形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生产中,高CO2环境会引起集输管线严重腐蚀。为了给高CO2环境腐蚀防护方案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动电位极化扫描和电化学阻抗测试研究了温度、溶解O2对16Mn管线钢在高含CO2腐蚀环境下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16Mn钢的腐蚀电位减小,腐蚀倾向性增强,但腐蚀电流密度大大减小,表现出较好的抗温耐蚀性能;同样温度下,16Mn钢在饱和O2环境中相比不含O2时极化曲线的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交流阻抗谱的电荷传递电阻大大增加,且低温时更显著,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抗氧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描述测量 J/Ψ介子极化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测量质心能量为 10 TeV(或以上)的质子对撞中产生的 J/Ψ 介子的极化参量随其横向动量的变化, LHC 上的 CMS 探测器收集到的前 50 pb-1 的数据就可以完成这项测量。研究了用于提取极化参量α 的拟合过程的误差,并分析了相应的测量精度。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受到统计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 其量级为αstat < 0.13, αsyst < 0.01。在费米实验室的 CDF 实验上曾进行过 J/Ψ极化的测量, 其结果与非相对论 QCD 理论预言不符,在 CMS 上进行的再次测量将为这项研究提供更充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双相X80管线钢在沿海土壤模拟溶液环境中的腐蚀机理,采用极化曲线、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和交流阻抗(EIS)法对不同外加电位(-750,-900和-1 050 mV vs.饱和甘汞电极(SCE))下双相X80管线钢的应力腐蚀和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相X80管线钢在-1 050 mV电位下对应力腐蚀(SCC)最为敏感。慢应变拉伸呈现为脆性断裂,断口可见铁素体区域圆形或椭圆形的凹坑,这是由于过度阴极反应产生的氢原子扩散进入到钢中在铁素体晶界聚集,氢气析出产生的较高氢压超过材料的强度产生圆形孔洞,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变为椭圆形。在此电位下EIS模拟电阻最小,耐腐蚀性最差。-750 mV的外加电位可起到一定的电化学保护作用,但不足以防止X80管线钢应力腐蚀的发生。-900 mV的外加电位可有效抑制X80管线钢的阳极溶解,SSRT的强度和延展性均高于0 mV电位试样,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EIS模拟电阻最高,因此双相X80管线钢在模拟海岸土壤环境下最佳的阴极保护电位约为-900 mV vs. SCE。双相X80管线钢在沿海土壤模拟环境中的应力腐蚀行为的研究可对其在实际使用过...  相似文献   

17.
地铁隧道钻爆法施工对邻近埋地管道的影响与安全控制研究,对地铁隧道快速掘进和管道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地铁隧道钻爆法施工过程中邻近埋地管线的安全风险,以经济损失为评价指标,提出了地铁隧道钻爆法施工对邻近埋地管线影响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建立考虑管线剩余强度的安全控制标准,根据模糊数学的有关方法,提出地面沉降控制标准的隶属度函数,并结合管线破坏的经济损失表达式,最终确定地表最大沉降与经济损失期望值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大连地铁隧道沿线某混凝土上水管在钻爆法施工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风险分析,从而作为安全措施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叙述了地下管道防腐层破损点检测的意义,分析了地下管道防腐层破损点上方地表电位分布的特点,定位方法及干扰排除技术,难点检测技术与标志技术,并就开挖验证方法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同时全极化测量技术中存在的极化测量误差问题,介绍了基于模糊函数矩阵的同时全极化测量新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因发射信号非正交性引入的测量误差,并给出了相应的信号处理流程;针对传统极化校准技术实施难度高、校准精度差等问题,给出了基于单个金属球定标体的极化校准新方法;基于瞬态极化雷达实验系统(KD-IPR)开展的外场试验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