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配电网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集成为一体的系统,主要包括主站、子站、配电远方终端和通信系统.银川市供电公司通过规划、确定城区配电网组网港式,新建、改造城区配电网线路,建设主站、改造子站等一系列工作,在城区配电网中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柳立伟 《太原科技》2014,(2):100-104
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是城市配电网建设和改造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配网自动化的基础。文章通过对深圳电网城市配电网10 kV线路的几种典型接线方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深圳地区配电线路联络较为复杂,存在着配电网运行方式复杂,联络设备利用率低,同时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等现象。提出了应以电网应以电缆配电线路为主,并逐步由单环网、双环网向"三供一备"的接线方式过渡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当前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配电自动化建设是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方面。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可有效提高配电网运行监测、控制能力,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变"被动报修"为"主动监控",缩短故障恢复时间,提升供电服务水平。配电网建设改造是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署。相对主网而言,我市的配电网建设长期滞后,目前尚处于基础完善的阶段,配电网建设改造的重点一方面在于缓解供电约束,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设备节能改造;另一方面也在于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4.
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俊斌 《广东科技》2011,20(18):145-146
目前,实现配电自动化所需要的技术已经成熟,供电企业进行城市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不能照搬主网调度自动化的模式,应根据本区域特点,分析本企业配电网所需要的潜在功能,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配电自动化实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供电企业的配电网都有其特殊性,比如地理环境、范围和规模、管理模式、用户性质等,这往往决定了该企业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最佳模式。本文介绍了有关配电自动化的几个概念,对供电企业的配电自动化的项目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配电网改造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中,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是高水平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同时有利于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因此,本文作者主要就我国实际的中压配电网架构接线方式及配电自动化的实施原则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本文浅析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线路故障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配网改造工程,通过新建线路、电缆环网柜等方式,提高环网化率,实现线路N-1联络率,进一步增强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供电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促进配电网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与管理提升经验进行总结。该文主要介绍了城市配电网核心区的建设改造做法和目的,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学方法计算了几种曲型负荷分布方式下的中压配电线损率数值,分析了不同负荷分布方式对线损率数值的影响,以及各种线路、负荷参数对配电线损率的影响,为供电企业实现压配电线路改造,降低压配电网损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1县城10kv线路(1)10kv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应与县城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相结合,与市政工程相结合,与配电网的检修、改造工程相结合。(2)10k v电网应根据变电站布点、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划分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较为明确的供电范围,线路不应交错重叠,以便提高检修维护人员的安全系数。(3)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在满足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的前提下,供电半径一般为1.5 ̄3km(4)10kv配电网主干线通过线路分段和联络设备形成环型网络,正常时开环运行,异常时能转移负荷,尽可能缩短停电时间及缩小停电范围。(5)为保证10kv配电网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积按长期规划(一般为15年)选择,一次性选定钢芯铝绞线150mm2,分支干线选定120mm2,分支线选定70mm2,分支线一般比主干线低两个规格,但最小截面积不低于70mm2,若选用绝缘导线要比裸导线截面积高一级。(6)10kv架空线路的正常工作电流不应超过允许值的60%,当相互联络的另一条线路检修或出现故障时,运行线路应能承受非检修段的全部负荷。(7)城区10kv配电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的地段,均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架空敷设。(8)城...  相似文献   

10.
罗伟明 《科技资讯》2010,(35):106-107
长期以来,配电网建设欠账较多,建设与改造标准欠缺、不适应社会经济和配电网技术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建设较早的城区,由于配电网建设初期负荷发展不均衡、变电站布点不足等原因,导致现状配电网结构薄弱、设备陈旧老化、配电网接线存在迂回供电严重、非典型接线较多造成的转带复杂、线路供电负荷交叉等问题,影响了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做好配网规划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上级电网规划为基础,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远近结合、适度超前,避免重复建设改造,从而有效提高供电可靠率及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黄润国 《广东科技》2014,(22):87-88
实施配电系统自动化,应当在规划和建设好城市配电网网架的基础上,围绕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改善对用户的服务、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三大目标。基于此,结合莆田地区的配电网现状,提出了对该地区的配网自动化规划建设方案,以此开展莆田地区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开展该地区配电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全面铺开,配电网自动化已在各地逐步进行。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和优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电网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介绍了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主站DMS、通信系统和线路自动化开关的配置,并分析了多电源多回路供电方式下的系统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3.
孙柏强 《科技信息》2011,(10):I0337-I0338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配电网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用电负荷也随着不断增长,农村10KV配电网的的发展尤为迅速。农村10 kV配电网供电半径比较大,线路损耗比较高,解决好农村10 kV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问题,对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立足于目前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的现状,对农村农网10KV配电线路智能无功补偿系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玉凤 《工程与建设》2013,(3):372-373,379
配电智能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电网的正常运行、工业企业的连续供电及各种传动装置的可靠工作。配电智能化系统包括馈线和配变的管理系统。通信技术及物联网的应用是配电智能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丁志钢 《广东科技》2011,20(22):124-125
本文结合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及隔离10kV详细分析,结合10kV配电网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农村乡镇逐渐在企业化,改革开放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农村对于电能的使用和消耗与日俱增,随着农村用户用电量的增加,使农村原有的供电网络已经不能支撑现代化的用电量,农村用户用电量过大导致供电线路的安全性降低,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对农村进行电网改造是农村向现代化发展中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在农网改造中,中低压电路的设计和规划是重中之重,这项任务关乎着电网改造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完美的低压电路设计和规划能给农村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供电网络。本文主要阐述农村电网在进行改造过程中中低压的配电线路设计和规划,提出了一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给出了一些配电线路规划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直接面对用户的输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是保证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要求和电力配电网的合理规划要求,分析了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应用原则、应用要求及自动化模式方案,以加快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负荷均衡数学模型,提出了以配电线路负荷均衡为目标的供电恢复软件的设计方法.该软件从配电自动化、配电网生产管理等自动化系统获取配电网运行数据和参数数据,通过在线计算故障关联区域的负荷均衡,提供供电恢复方案.将该故障恢复软件应用于KH-8000P主站系统,可使计算得到的供电恢复方案在主站系统的人机界面上显示,为调度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配电网改造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对用户供电质量和保证各种运行条件的前提下,制定可行的电网规划方案.配电网改造和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电网现状分析、电力负荷预测、网架规划、配电自动化规划等.县城配电网改造和规划是通过对县城现状电网进行分析,采用总量和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预测县城近期和远期负荷,结合负荷预测结果进行变电站选址及容量确定,并提出变电站的中压线路改造和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电气计算分析及工程量汇总,并对改造和规划方案进行了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杨兴华 《广东科技》2009,(22):164-166
本文提出的配电系统线路全线速切保护,采用纵联比较保护原理,结合配电网特点选用适当的通信方式,可以为配电线路提供全线无时限快速保护,对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