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哥,亦称“鸲鹆”,“噹鹆”,属鸟纲,掠鸟科。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南部各省区平原和山林间,是我国南方原野里常见的留鸟。八哥全身羽毛呈黑色,有闪烁的光泽;头冠、后头和耳区的羽毛形状尖锐。嘴基部有一束长羽,一部分直竖成冠,另一部分向前倒下,形成鼻的覆羽。两翅上各有一大形白色横斑,由大覆羽的末端和初级飞羽的基部组成。尾羽除中央两枚外,均具白端;尾下覆羽尖端处亦呈白色。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2017,(5)
正喜鹊是我国的常见鸟。提及喜鹊,人人都能言之一二,或赞其玄衣素衿之美,或议其争强好胜之性,或传其成人美愿之意,似乎很少有听到负面的评价。喜鹊体形中等,体长40~50厘米,尾长21~27.5厘米,翅展19~23厘米。喜鹊雄鸟色彩清晰,极易识别:头、颈、胸、背、腰及尾上部均为黑色,在阳光下折射出蓝绿色的金属光泽;嘴、腿及脚为纯黑色;肩和腹部为白色。在黑色羽毛的包围下,其白色的肩羽和腹羽格外显眼。喜鹊飞行时,双翅端部打开,颜色洁白如雪;肩部的白色羽毛在背部黑羽的映衬下,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3.
白腹锦鸡     
白腹锦鸡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是雉类中羽色最华美的种类之一.雄鸟的头、胸、上背和两翅复羽均呈闪耀金属光泽的翠绿色或紫蓝色;头顶有一绺丝状的紫红色冠羽,枕部披着白色镶蓝边的羽毛形成的翎领;下背和腰为黄色,尾上复羽朱红,长长的尾羽密布黑、白相杂的云状斑纹,腹白似  相似文献   

4.
卢汰春 《大自然》2012,(1):58-59
白耳奇鹛(Heterophasia auricularis)又被称为白耳画眉,是一种小型鸣禽。它体重48克左右,全长约229毫米;头部具光泽黑色;有显著的白色贯眼纹和白色耳羽;背部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栗色;下体除喉、胸为灰黑色外,余部均为栗色,尾下覆羽淡褐色。因其具有显著的白色耳羽,故又名“白耳子”。白耳奇鹛仅见于我国台湾地区,是中国鸟类特有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于山西运城盐湖区白骨顶(Fulica atra)羽毛铅、铜、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这几种重金属在各个部位羽毛中的浓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骨顶羽毛的Pb含量为0.53~6.26μg/g、Cu含量为0.56~9.18μg/g、Cd含量0.002~0.24μg/g.铅在白骨顶羽毛中以背羽含量为最高,腹羽最低;铜含量以初级飞羽最高,背羽最低;镉含量背羽最高,腹羽最低.  相似文献   

6.
于凤琴 《大自然》2022,(1):50-57
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是一种大型涉禽,隶属于鹤形目鹤科.其通体蓝灰色,喉和前颈黑色,眼后有一簇极为醒目的白色耳羽飘在脑后,前颈至胸部一排黑色长羽依次悬垂,看起来飘逸而潇洒.虽然蓑羽鹤个体娇小,是全球15种鹤中体形最小的一种,却是飞得最高最远的鹤.凭借超强的迁徙本领,加上拥有高原、草地、沼泽及寒冷...  相似文献   

7.
《科技知识动漫》2014,(11):50-51
仓鹗又叫猴面鹰、猴头鹰等,面部扁平.似猴脸.长满绒毛,一双深圆大眼,嘴黄褐色。嘴喙不尖,鹰身鹰爪,面盘灰棕色,呈心脏形,有暗栗色边缘,故俗名“猴面鹰”。全身黑褐色,全长35厘米左右,叫声如鹰唳。双翼展翅近一米长,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爪黑褐色:下体淡棕白色.具褐色斑点;尾羽浅黄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横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8.
2000年11月17日,浙江省景宁一中生物馆收到一只被高压线烧伤了脚趾、不能飞行的珍贵稀有的猛禽——蛇雕,这是渤海镇大顺乡牛背村一农民在山上劳动时发现的。为拯救这只生灵,他将其带回家中饲养了半个多月。同时,他又让人专程去景宁一中,联系将这只蛇雕送到该校生物馆。目前,景宁一中的生物教师正在对其进行饲养和观察。蛇雕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也是浙江省的鸟类新记录。蛇雕成鸟头顶羽冠黑色,羽基白色;上体覆羽暗褐,边缘较淡;小翼羽、小覆羽及尾上覆羽先端缀白点,尾羽边缘白,并疏杂狭窄的白色横斑。尾羽主体为黑色,羽基暗褐,中部横贯一道宽阔的  相似文献   

9.
善泳善潜善短跑黑水鸡体长二三十厘米,背部毛色较黑,两胁有宽阔的白色纵纹,尾下覆羽两侧也呈白色。头部有额甲,喙前端呈黄色,喙基部至额甲呈深红色。脚细长,呈黄绿色,上部有鲜红色环带。每只脚下端有四趾,三趾向前,一趾向后。  相似文献   

10.
沈玉国 《大自然》1989,(2):15-15
白肩雕(Apuila heliaca)隶属隼形目、鹰科,是一种大型猛禽.其形态与金雕大小相仿,体羽主要为黑褐色,头顶、枕部及上颈黄褐色,部分肩羽为白色,腰部棕黄色.两翼及尾羽黑褐色,内侧飞羽与尾羽均具棕黄色羽端.下体棕黄色,胸与腹部具暗褐色羽缘,呈纵走斑纹,尾下覆羽艳棕黄色.覆腿羽黑褐色,跗蹠黄色,爪黑色.白肩雕繁殖于  相似文献   

11.
戴胜,又名“鸡冠鸟”“发伞头鸟”。体长约30厘米,头上有显著的羽冠,呈棕栗色,颈和胸等处与羽冠同色但较淡,下背和肩羽黑褐色并且有棕、白色斑,尾羽黑色,中部有白斑。嘴形细长,呈黑色,基部较淡。脚和趾均暗铅色。头上的羽冠平时平伏,鸣叫时高高耸起,然后又下俯,随着由高而低的叫声,上下点头;而飞行时,又成波状,翩翩如蝶,显得十分有趣。  相似文献   

12.
封面故事     
《大自然》2011,(3):7-7
戴胜(Upupa epops)又名山和尚、咕咕翅、鸡冠鸟、骚姑姑等。它是中等体型(体长约30厘米)、色彩鲜明的鸟类,具长而尖黑的耸立型粉棕色丝状冠羽;头、上背、肩及下体粉棕色,两翼及尾具黑白色相间的条纹;嘴黑色,长且下弯;指名亚种冠羽黑色,羽尖下具次端白色斑;虹膜褐色;脚黑色;叫声为低柔的单音调“hoofr_hoop hoop”,同时有上下点头的动作;繁殖季节雄鸟偶有银铃般悦耳的叫声。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鸟类1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3月 2 3日 ,在武汉天河机场跑道两侧捕鸟网上捕到 2只红胸行鸟 ( Charadrius Veredus) ,3月 31日 ,在机场草地枪击 1只红胸行鸟 .标本分别存放在华中师大生物标本馆与武汉天河机场标本室 .主要鉴别特征 :前额、眉纹和头两侧白色 ,头顶、背沙褐色 ,后颈淡皮黄色 ,额、喉白色 ,眼前具一块褐色斑 ,胸和两胁棕栗色 ,其下紧连一黑色横带 ,下体白色 ;初级飞羽黑褐色 ,第一枚初级飞羽羽轴白色 ,腋羽褐色 ,具窄的白色羽缘 ,尾具窄的白色羽缘和尖端 .虹膜褐色 ,嘴黑色 ,脚橄榄灰褐色或淡色 .红胸行鸟量度见表 1 .表 1 红胸行鸟量度一览表…  相似文献   

14.
封面故事     
《大自然》2010,(3):13-13
苍鹭(Ardea cinerea)是隶属于鹳形目鹭科鹭属的一种大型涉禽,头、颈、脚和嘴均较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成鸟体长90-100厘米,翼展可达175~195厘米,体重约1-2公斤。其上半身主要为灰色,腹部为白色。成鸟的过眼纹及冠羽黑色,飞羽、翼角及两道胸斑黑色,头、颈、胸及背部白色,颈部具黑色纵纹,余部灰色。幼鸟似成鸟,但头、颈部灰色较深,无黑色。  相似文献   

15.
抢救蓑羽鹤     
4月20日,新疆农五师八十一团群众抢救了4只中毒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经过几天的精心护理蓑羽鹤终于转危为安。这天上午9时许,12连职工霍振德在5号井麦地里干活时,发现这4只误食拌有农药的麦种而无精打采、直打扑愣的蓑羽鹤。霍振德和几个一同干活的人连忙把蓑羽鹤送到连  相似文献   

16.
苦荬菜的开发利用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形态特征 苦荬菜为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40cm,有白色乳汁。茎直立或斜生,光滑无毛,基生叶莲座状或具短柄,倒披针形,全缘或不规则羽裂,长5-20cm,宽1-3cm;茎生叶无柄,抱茎或不抱茎。头状花序排成伞房形,总苞筒状;舌状花黄色或白色。瘦果,黑色或棕色,被毛白色。  相似文献   

17.
荒漠走禽鸵鸟,亦称"非洲鸵鸟",属于鸟纲鸵鸟目鸵鸟科,是世界上现代生存的最大鸟类.雄鸟可高达2.75米,体重135公斤;雌鸟稍小.颈长而眼大,嘴由数片角鞘组成.两翼退化,胸骨扁平而无龙骨突起,不会飞.尾羽蓬松而下垂,尾椎骨个个分离.脚极强大,腿一部分裸出,趾下面有肉垫,趾仅存2枚,即相当于第三趾和第四趾,第三趾强大且具爪,第四趾小而无爪.雄鸟体羽主要为黑色,双翅及尾部有白色漂亮的长羽,颈部呈肉红色或鲜蓝色,上覆棕色绒羽.雌鸟羽毛呈乌灰色.就其总体  相似文献   

18.
<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崇尚的颜色。白色是藏民族最为崇尚的颜色之一,这与她几千年来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传统、周围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白色是藏民族最基本的生活色调,因此白色崇尚在藏民族的物质习俗、精神习俗及民间文学作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和描述。一、物质领域里的尚白现象1.饮食:藏族饮食习俗十分古老,作为主食的糌耙是白色,酸奶、奶茶、酥油茶也是白色  相似文献   

19.
蓝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雉鸡,多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蓝马鸡通体披散毛发状体羽,颜色浅蓝具金属光泽;头侧绯红,耳羽簇白色;中央两对尾羽下垂如马尾状.甘肃省的蓝马鸡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海拔三千米左右的森林中.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日益扩大,严重地破坏了蓝马鸡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加之乱捕滥猎,致使数量急剧下降,局部地区已经绝迹.因此,保护和发展蓝马鸡这一珍贵物种,仅停留在野生状态下的自然保护是远远不  相似文献   

20.
关中寻大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鸨是陆栖鸟类,也是亚洲大陆身体最重的鸟类。雄性成鸟体重可达15公斤以上,体长1米左右。雌性稍小,有6~8公斤。大鸨身体粗壮,颈长而粗,脚粗而强健,足三趾。头颈灰色为主,上体淡棕色,有黑色横斑,下体灰白色。繁殖期雄性喉部两侧长有突出的白色羽簇,酷似胡须(冬季无)。在我国,大鸨普通亚种主要繁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