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川省成都市、合川县、乐至县猪细颈囊尾蚴的感染率为36.30—82.75%,感染强度为1—264。感染初期蚴虫主要寄生于肝脏,后期主要寄生于网膜;寄生于犬体的细颈囊尾蚴的成虫——泡状带绦虫,感染率为25—38.8%(屠场附近),犬人工感染细颈囊尾蚴后,在第62—64天开始排出成熟孕节,排出孕节的动态呈波浪式并有明显的季节性,以3—5月和9—11月为高峰,严冬和盛夏很少排出;调查的55头阳性猪,因细颈囊尾蚴寄生,平均每头减少肉重0.35kg,足油0.5kg,我省每年出栏生猪约6千万头,按30%感染率计,每年全省将损失2千多万元人氏币。该研究为防治猪细颈囊尾蚴病(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的寄生虫病常见的有免疥癣和兔球虫病.家兔的绦虫病较为少见.寄生在兔体内的涤虫蚴有两种,即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和连续多头蚴(Coenurus sericis),两者全属带科,前者为带属,后者为多头属,均为世界性分布.最近,笔者在兽医出诊中,发现我县某兔场存在兔豆状囊尾蚴感染较严重的情况,由于鲜有本病见诸报道,从而对此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故撰写此文,以引起业者重视.  相似文献   

3.
肾膨结线虫(DioctophyanRenale(Cgoexe,1782)stiles,1901)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成虫寄生于犬、狼、貂、猫、猪、牛、马、艾虎、獭、鼬、熊、 等哺乳动物的肾脏和腹腔,特别是犬和貂感染为多。人体感染,迄今确诊的病人有18例,我国(1981)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4例[1],估计实际病例数远远超过文献报告。作者在1995年10~11月间,先后分别在2条犬的腹腔及肠系膜囊肿内检获本虫9条,7条是在1条犬取出,数量之多,实属少见,我国曾报告6条犬共拣获7条虫体[2]。本虫在吉…  相似文献   

4.
寄生在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腹腔内的舌状绦虫(Ligulid tapeworams)引起鱼类血液病理学的变化,前人已作过一些研究。近年来,Hoole,D.和Arme,C.(1982)对寄生舌状绦虫裂头蚴的拟鲤(R.rutilus)的血细胞作了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本文就双线绦虫(Digramma sp.)裂头蚴侵入鲫鱼腹腔以后,使寄主血相产生病变,出现贫血症兆,依据血液参数的改变确定本病的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将多房棘球蚴( Echinococcus muhilocularis 简称Em) 接种灰仓鼠腹腔、前肢腋下、心脏和肝脏组织 的感染效果,为探索建立多组织或器官包虫病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按1000 个头节/只剂量经腹腔和前肢腋 下接种灰仓鼠,经腹膜穿刺肝脏和经胸腔穿刺心脏接种灰仓鼠,按计划解剖检查包囊发育状况和包囊寄生部位,计 算包囊系数( 包囊质量/ 体质量× 100% ) 和感染率。结果100 d 处理腹腔接种29 只,腹腔100% 感染,包囊系数 7. 1%,300 d 处理7 只,除腹腔都有包囊寄生外,包囊浸润肝脏3 只,浸润脾脏和肾脏各2 只,总包囊系数51. 7% 。 前肢腋下接种的分别于116 d 和290 d 处理19 只和5 只,腋下均有包囊寄生,包囊系数分别为3. 27% 和22. 95% 。 100d 处理肝脏接种的17 只,共10 只有包囊,包囊系数7. 1% ,包囊寄生部位为腹腔8 只,肝脏5 只,心脏1 只,肺部 3 只。115 d 处理心脏接种26 只,包囊寄生部位为心脏6 只,肺部9 只,胸腔1 只,其中有两只同时心脏和肺脏寄生 包囊,共13 只寄生包囊,包囊系数2. 91% 。结论腹腔环境适宜Em 生长发育,适合做周期短的动物模型,接种 300 d 包囊有向实体器官浸润的现象。Em 在前肢腋下发育缓慢,适合做Em 保种。由于动物模型中的心脏和肝脏 接种感染率低,接种技术和方法需改进,以便提高感染率.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Em) ; 灰仓鼠; 动物模型; 包囊系数; 器官  相似文献   

6.
山羊球虫病较为常见,病原约有14种(洪凌仙等,1983;Levine et al 1967;Le-vine,1973)。阿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 arloingi)是山羊球虫病的一种重要病原,呈世界性分布,感染率高而致病性强,严重者常由于病羊贫血或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死亡。有关本虫的生活史,Lotze(1953)曾有研究报道。国内对该虫的病原生物学的资料十分贫乏。洪凌仙等(1983)首次报告福建山羊球虫计有11种,平均感染率85%,其中阿氏艾美尔球虫感染率高达70%虫,虫种的百分比为49。本项研究主要针对本虫在病羊肠组织的内生殖期虫体进行详细的考察,同时对本虫的有性生殖期作进一步的超微结构研究,为防治本球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1988年8月作者在广西某地收集53人的粪便,以2.5%重铬酸钾液浸泡,暂时保存。粪渣过筛、沉淀,以37%(W/V)ZnSO_4液漂浮,镜检肉孢子虫孢子,同时对蠕虫卵也作鉴定和统计,发现有6人感染肉孢子虫,自然感染率为11.3%。虫种鉴定为人肉孢子虫。其它蠕虫的感染率为蛔虫62.3%;钩虫35.8%;鞭虫49.1%和带绦虫1.9%。还检查了18头黄牛肉,在17头肌肉中查到肉孢子虫孢囊,黄牛肉孢子虫自然感染率为94.4%。经鉴定,有3种肉孢子虫孢囊:枯氏肉孢子虫,自然感染率为94.4%,犬为终末寄主;毛肉孢子虫,自然感染率44.4%,终末寄主为猫;人肉孢子虫,自然感染率27.8%,人、狒狒、猕猴和黑猩猩等为终末寄主。9个部位肌肉检查结果为食道肌(25.0%)、肋肌(25.0%)、后腿肌(9.1%)。前腿肌、背肌、膈肌、头部肌、尾部肌和心肌未检到孢囊。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是一个养魚业相当发达的地方,以往該地区对於寄生甲壳动物所引起魚病的种类未曾作过調查研究。作者於1955年以来在該地区的淡水魚(包括养殖魚与野魚)所寄生的甲壳动物种类方面作了初步的調查,其目的是为了充实該地区寄生甲壳动物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为本地区的魚病学研究方面提供参考資料。  相似文献   

9.
大理地区白族、汉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白族与汉族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差异性,为防治白族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填补国内空白.方法:对1025例大理地区白族、汉族人群,经电子胃镜检查取胃窦粘膜3~5块,溃疡、癌肿者在不同部位取2~3块粘膜作病理检测及HP(幽门螺杆菌检测).关于HP检测,取经检组织作HPUT(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P-IgG,两项检测HP均阳性为HP感染.结果:1025例中,HP阳性631例,阳性率为61.5%.白族感染率为62.3%,汉族感染率57.8%,)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认为大理地区白族、汉族HP感染与民族和饮食习惯,年龄的关系与国内外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比对分析 2017—2019 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微生物及遗传质量监测结果,为实验动物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国家和地方现行实验动物检测标准,对北京地区实验动物生产单位进行抽检,并发布检测报告。按照报告数据,对此阶段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猴和小型猪共 8 个品种的实验动物按照品种、等级、单位等进行分类,分析质量问题,并与 2014—2016 年同期实验动物质量比对,分析变化趋势。 结果 2017—2019 年分别抽检动物 144、131 和 135 批次,检出不合格批次分别为 30、15 和 17 批。 不合格主要因素为兔、犬及猪免疫不达标(20 批) ,病原感染 20 批,未发现遗传变异。 与 2014—2016 年同期相比,未检出遗传问题相同,免疫不达标状况好转,但病原感染出现上升。 结论 通过质量分析比对,能够为实验动物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根据以往文献记载,猪体内结肠小袋纤毛虫和寄生在人体者同属一种,并且有相互感染的可能,因此认为猪是保虫宿主。经常与猪接触的人,感染机会较多.张氏(1938—39)在山东济南检查209头猪和27名屠宰工人,发现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70.6%,而27名屠宰工人则全未发现。养猪是我国广大农村中主要副业之一,因此人与猪的接触非常广泛。我国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如此高,而人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到目前为止,仅有5例报告。Hoare 氏(1949)同样提到在英国猪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很普遍,而在人体仅发现一、二例。因此人与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相互关系,仍然不够明确。为求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作者于1954—1955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病例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关联性,旨在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分析某医院的手术部位感染病例DRGs的集中趋势,并利用病例组合指数(CMI)进行风险调整,使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的病例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应用X~2检验对各科室间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以及各科室不同DRGs间手术部位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排名前5位科室感染例数占总感染数的73.7%,取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数在2例及以上的DRGs进行分析,96例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22个DRGs,占199例感染患者的48.24%.除神经外科外,其他科室中不同DRGs的风险调整后感染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位CMI感染率最高的组别为:普外科GF13(7.72%)、肝胆外科HD33(8.44%)、创伤骨科ID23(8.30%)、脊柱骨科IB13(1.28%).结论: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在DRGs中具有集中趋势,可通过对手术部位感染集中的DRGs进行根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干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告我省锡兰钩虫(Ancylostoma ceylanicum Looss,1911)人体感染二例及其在动物中的流行情况。动物检验发现豹猫(Felis bengalensis Kerr,1792)、小灵猫(Viverricula malaccensis pallida Gray)锡兰钩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颇高,豹猫、小灵猫是本虫在我国动物宿主新纪录,也是人体锡兰钩虫病的重要传染源。对锡兰钩虫形态及其近似种的鉴别特征作了描述。文中讨论了巴西钩虫(Ancylostoma braziliense de Faria,1910)和锡兰钩虫在我国的分布和流行学问题。首次证实我国大陆确有人体锡兰钩虫感染。报导福建省龙海县港尾公社省山大队寄生于人体的钩虫的种类及流行状况,发现一例人体犬钩虫(Ancylostoma caninum Ercolani,1910)病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石家庄市宠物市场仓鼠中绦虫的寄生情况及鉴定寄生虫物种分类,随机从宠物市场购买21只仓鼠并进行解剖,并对肠道寄生虫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1只仓鼠中9只感染绦虫(感染率达42.9%),每条虫体结构相似,均具有吸盘、吻突、颈节和孕节等结构.ITS,COI和18S基因与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序列相似性分别达100%,100%与99%,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该绦虫与膜壳属绦虫处于同一分支上.说明石家庄市仓鼠普遍感染短膜壳绦虫,应引起饲养人员的重视,加强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5]中,作者计论了所谓广义片断连续函数类上的全连续算子。在这篇文章里,将计论定义在开区间上的连续函数粉间内的有界线性算子。第1节是预备知识,在第2,3节里分别计论由C(a,b)到其自身及C[a,b]的有界线性算子与全连续线性算子的一般形式。第4节则讨论由C(a,b)到任一B-型空间的有界线性算子与全连续性算子的一般形式。 1.设C(a,b)表(a,b)上一切有界连续函数的全体,具有模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取放牧饲养的合作猪25头,按6月龄、12月龄、18月龄3个阶段分别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肌内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合作猪肌肉脂肪酸组成主要是C16和C18脂肪酸,以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为主.另外,十三酸(C13:0)、十五酸(C15:0)、十七酸(C17:0)、十九酸(C19:0)含量相对较高,占总脂肪酸的10%左右.随月龄增长,不饱和脂肪酸有下降的趋势,而饱和脂肪酸则有递增的趋势;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率达到或超过了人类营养学认为的最佳比例(0.45).  相似文献   

17.
作者自1986年5月至1987年11月对山东蒙阴县境内天麻林场等地的楸树根结线虫病的感染率、危害、症状及其病原线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对病原的雌虫、雄虫和二龄侵袭期幼虫的形态观察、测量、寄主反应及北卡罗来纳鉴别寄主试验,确认中山寺林场楸树根结线虫病病原为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Treub,1885),Chitwood,1949),杨庄苗圃病原为北方根结线虫(M.hapla Chitwood,1949),而天麻林场与蒙阴县苗圃病原主要为以上二种根结线虫,其中以爪哇根结线虫为优势种,偶见极少量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 Chitwood,1949)。本文还对二种主要病原线虫的重要鉴别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为楸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解剖镜检分析了长白山地区中国林蛙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林区中国林蛙寄生虫为线虫3种(Rhabdia bufonis、Cosmocercella sp、Oswaldocru sp)、吸虫3种(Rowsbiella tineri、Pelystoma integerimrn、Pelystoma ocellatrm),分别隶属5科5属;其主要感染肺线虫Rhabdia bufonis和肠道寄生虫Oswaldocru sp,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6.66%、4.87和67.33%、9.25;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分布有一定规律,不同种类寄生在适宜自身的生态环境中,表现出寄生部位及感染寄生虫的专一性;长白山林区林蛙寄生虫的感染率和强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地点中国林蛙的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普遍较高,不同地点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率及强度存在差异;雌、雄林蛙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用麻风杆菌经静脉内、后足垫和耳皮下多途径接种裸鼠。在裸鼠接种菌后307、334、497、和625天分别剖杀1—2只裸鼠,取接种足垫和耳部皮损、胭窝淋巴结、鼻、坐骨神经、尾部皮肤损害、舌、肝、脾、肺、肾和心脏称重后制成匀浆,作菌计数。同时各取部分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裸鼠经过多途径接种麻风杆菌后,其菌量增殖明显高于以往报告的单途径接种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尤其在接种部位的后足垫及耳部,最高菌量分别达到2.85×10~11/g(497天)和6.28×10~12/g(625天)。虽然麻风杆菌的世代时间近似,但对数生长期时间明显延长。结果也表明,多途径接种方法能使裸鼠发生更严重的病变和系统性播散。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经抗酸染色的足垫组织切片中,在横纹肌、血管壁内皮细胞和血管中均可见到大量抗酸杆菌(AFB)及菌团,皮神经束膜内外和雪旺氏细胞中也找到了许多AFB。最终在整个足垫组织中充满了AFB。HE染色呈瘤型麻风进行性病变,肉芽肿浸润由含大量AFB的泡沫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直至泡沫细胞组成的麻风瘤病变完全代替了正常结构。各个部位相比较,低体温部位如足垫、耳、鼻及尾部仍然是麻风菌繁殖的优势部位。横纹肌及外周神经是麻风菌好侵犯之处,也显示了麻风菌在裸鼠体内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封闭环矩阵形式方程论证了一类空间4R-C 五杆过约束机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这类过约束机构中,当两组平行轴相互垂直交叉时得到下列新结论:1.对由 R、C 组成的这类机构,C 副安置在哪一个轴上,应满足一定的限制条件,否则就不能实现主、从动轴间的相对空间运动。2.对由 H、C 组成的这类机构,在特定的螺矩关系下,C 副的任意安置仍有可能;即对 H 副成立的结论不能无条件地推广到 R 副上。应用上述结论,作者设计了空间 RRCRR 机构(这类过约束机构的一种),应用于织机多臂提综装置,经试验运转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