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对我国居民储蓄模型的研究采用了Log—Lin模型,引进了多个虚拟变量,并在所分析数据的选择上摒弃了年度数据而采用了1994—2002年的季度数据,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较大且正相关;名义利率与居民储蓄负相关,实际利率与居民储蓄正相关;股票市场价值与居民储蓄无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因素,并建立适当的统计模型。经分析,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最主要的有三个因素:居民总的可支配收入、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通过多元统计与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本文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回归模型,分别得到了我国居民储蓄增量的收入弹性、利率弹性和通货膨胀率弹性。根据因素变动的空间大小,得出可支配收入是对居民储蓄最重要的影响,其次是通货膨胀率,最后为利率。最后,本文还根据结论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保持了近三十年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居民储蓄的持续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然而,巨额居民储蓄的存在为我们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流动资金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居民的财富水平。本文对影响我国居民水平的收入与利率两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省居民储蓄为样本,定性和定量分析影响湖南省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从而给出稳定居民储蓄的合理建议。通过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抚养比与居民储蓄成负相关,通货膨胀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储蓄成正相关,而利率与居民储蓄无显著相关性。这说明降低利率并不是控制居民储蓄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和规范金融证券市场才能有效地稳定居民储蓄率。  相似文献   

5.
李长英 《山东科学》1997,10(2):56-59
本文利用变点分析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序列作了统计分析,并讨论了影响居民储蓄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国内外对储蓄分流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趋势,通过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效应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强化居民储蓄分流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VAR模型,利用2004年1月--2008年12月的最新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居民储蓄额和沪深两市A股市场交易额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市交易在短期内受到了外汇储备余额增加的影响,外汇储备余额的增加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股票市场价格走高;但在长期内,居民储蓄的增长对股市交易的影响更加重要,股票投资已经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投资手段,股票市场对居民储蓄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与居民储蓄之间没有显著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预防性储蓄的理论框架,论述了影响我国居民预期支出不确定的因素。从实证的角度用Eviews软件对上海市1997-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0,(3):13-13
通过对中国1995~2005年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因素进行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方福前发现,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高度相关。而且在这11年里,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相当稳定,医疗、教育和住房体制改革对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不同,目前的一些流行观点得不到计量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10,(1):13-13
通过对中国1995~2005年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因素进行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方福前发现,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高度相关。而且在这11年里,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相当稳定,医疗、教育和住房体制改革对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不同,目前的一些流行观点得不到计量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额不断提高的原因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而从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引导个人消费信贷和加快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连接等方面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我国居民储蓄连年大幅增长,呈无规则波动,并几度出现大幅度下降局面。这一现象引起了经济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客观经济环境中,储蓄的波动是由居民对价格预期所造成的,于是以提高(或变相提高)储蓄利率的方式来稳定储蓄存款已为各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然而,综观近年来储蓄波动及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物价上涨仅是储蓄波动的表象,引起储蓄波动有其体制上及其他方面更为深层的原因,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储蓄问题,是正确地制定储蓄政策,充分发挥储蓄职能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5年-2007年上半年的月度数据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CPI指数和证券市场发展是影响我国当前居民储蓄变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持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控制物价、加强对证券市场监管和宏观经济政策配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居民储蓄存款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储蓄存款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与安全边界,在这个边界内储蓄存款的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超过了这个边界有引发重大危机的可能。根据储蓄存款安全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各项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储蓄存款状况为较安全,但接近危机的边缘。为维护我国金融安全需采取相应的对策:合理分流储蓄,逐步减少笼中虎的规模;加固笼子,稳定能够引发笼中虎出笼的各种因素,如利率、经济金融环境、政局等,建立储蓄安全预警机制,妥善处理银行挤兑事件,加强储蓄存款危机管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对一切能够引发储蓄存款不安全的因素加以妥善控制。  相似文献   

15.
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在全国建立发展起来,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行,为广大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推进住房体制改革、完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作为我国的一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本应是“高收入者不补贴,中低收入者较少补贴,最低收入者较多补贴”,但现实反而是收入越高受益越大,收入越低受益越小,人为加大了收入差距。如何优化住房公积金制度,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货紧缩与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宏观经济的一个显特点,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居民储蓄存款却呈持续上升趋势。本从分析造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及储蓄向投资和消费转化的障碍入手,探讨了如何综合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机制和手段来实现储蓄向投资和消费的有效转化,从而保持宏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景莲 《科技信息》2007,(2):194-194
自“九五”时期以来,住宅产业和住房金融服务成为启动居民住房消费、扩大内需,控制通货紧缩趋势,保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住宅与房地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逐步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住房金融已经成为启动住房消费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居民生活用电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生活用电是今后一个时期电力市场中最有潜力的增长点之一。论文分析北京市居民生活用电的现状,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北京市居民生活用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居民用电变化的原因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助于用电部门分析决策的结论:燃气价格与居民用电正相关,交叉弹性系数不大,夏季气温对居民用电有重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电力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供决策部门完善中国的电力市场参考,例如,推广使用燃气空调,利用价格杠杆,减少峰谷差。  相似文献   

19.
德国在二战中受到了重创,战后住房问题十分严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和措施来缓解住房压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住房储蓄制度是该体系的最大亮点,通过制定详细的储蓄贷款规则和立法保障,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居民的购房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变化的因素中,剔除文化背景、人文环境、政治和经济制度、消费和储蓄习惯、对今后收入和支出变化的判断等不易量化的影响因素后,就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利率、除储蓄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房地产市场等因素,对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回归分析和判断,并引出对我国货币政策以及宏观调控手段取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