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家顺 《科技信息》2009,(25):I0361-I0361
煤矿的五大灾害中,最常见的是顶板事故。我县煤炭行业自2001年至2008年为止,共发生安全伤亡事故6起,死亡6人,其中顶板事故5起,死亡5人,占事故总数83%。鉴于如此多发的顶板事故,要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加强顶板管理是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关键。为此.为加强我县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必须从多角度和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探索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办法对顶板管理实行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2.
常立华 《科技信息》2009,(32):320-321
安全是一门科学,是煤矿工作永恒的主题。事故的发生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方面原因,但最主要的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安全意识的强弱、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近年来,我们徐庄煤矿从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入手,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在当前生产投入到位和安全管理重视程度持续提高的情况下,要想做好煤矿安全,必须重视职工操作行为规范。该文对车集煤矿为规范职工操作行为而建立的三项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正向激励机制提振职工自我保安意识,通过反向处罚机制使职工时刻绷紧安全弦,通过综合引导机制使职工自我保安意识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金勇 《科技信息》2011,(13):379-379
0引言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较为严重,致使瓦斯事故多发,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安全发展,并成为影响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主要矛盾。建国以来全国煤矿共发生24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840人,其中瓦斯事故21起,死亡3437人,分别占87.5%和89.5%。"九五"至"十五"期间,我国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近十几年煤矿事故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在我国的煤矿生产过程,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其中人因因素是造成煤矿事故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提出了要加大对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对于人因因素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30 a间煤矿重大事故统计数据显示,人因事故占到96.5%以上.在所有导致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不安全行为是引起煤矿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G矿N1301工作面的矿工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由4个一级因素16个二级因素组成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集.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造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网络结构模型,并通过发放专家打分表,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利用Super Decisions (SD)软件计算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一级因素和二级因素的权重,进而得出全部16个二级影响因素权重总排序,并以此为依据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分析.其重要性排序将为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指出控制方向,并提出相应的矿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煤矿井下噪音污染严重,由噪音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煤矿井下噪声污染特性及现状分析,设计了井下噪音源从业人员健康问卷,并根据问卷反馈信息分析噪音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进而研究井下噪音对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认为主要有两种方式:信息接受与处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功能心理紧张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噪音虽不直接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但对人的行为起着严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郭万龙 《科技信息》2012,(28):245-246
我国矿井分布广阔、地质条件复杂,煤矿的安全生产与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煤矿事故的多发成了煤炭开采中的最大隐患经过研究发现对煤矿开采中的井下环境状况实时监控,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本文采用组态软件作为上位机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可能诱发煤矿事故的几项致灾因素进行监测,通过实时刷新使得监测人员掌握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最终达到降低煤矿开采的事故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年来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2005—2010年,仅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煤矿事故就发生了40余起,给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际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故统计数据,根据煤矿事故致害原因类别不同,选取2005—2010年间发生的典型煤矿重特大事故案例34起,统计各起事故发生原因,并分析事故发生机理,从新的视觉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煤矿事故人失误致因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合理并有效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研发、管理、执法三类团队建设的安全管理新思路,研究成果为减少我国煤矿事故的发生及煤炭行业安全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某矿区生产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该矿区安全投入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该矿区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认为造成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投入不足和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提出了煤矿行业提高生产安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3D和VIRTOOLS的煤矿安全行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虚拟实现技术与煤炭安全生产相结合,建立煤矿工人安全行为仿真系统。通过电脑软硬件设备,根据煤矿地层数据、巷道数据和图像模拟出包括煤矿各种自然实体和人工实体在内的三维空间,使用户在其中可以自然地与各种虚拟实体进行交互,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操作,可使工人熟悉井下环境、了解危险源、掌握安全行为,最终实现行为的规范化。开发使用的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最新交互虚拟平台。开发人员通过直觉式图形开发界面,可以建构出复杂的互动应用程序,可同时满足无程序背景的设计人员以及高阶程序设计师的需要,与建模软件3DS MAX结合,在计算机上实现煤矿工人安全行为的模拟。  相似文献   

12.
综放工作面生产是地下作业,作业环境差,系统复杂,且作业地点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各类事故发生率较高。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其中,由于人存在个体差异,受其自身及环境的影响,个体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从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率最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对综放工作面人员失误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考虑影响人员可靠性的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建立了综放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可靠性模型,对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Safety accidents occure frequently during metro construction, which are mainly caused by human factors, and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s can be increased due to the overlap of human factors and physical factors. The human factors are taken as breakthrough to make early warning for the human insecurity factors in the metro construc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principle of total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management. The unsafe behaviors in metro construction when approaching the hazardous area and non-standard safety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analyzed to design and model the early warning process of unsafe behaviors in metro construction. Finally, the model is analyzed and verified using actu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14.
不安全行为是指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它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建设领域中预防施工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改进人的不安全行为,具体地说,可以从人的安全化、管理的安全化和环境的安全化三个方面着手。在建设领域,要实现建设安全的目标,精益建造体系下的相关理论对于改进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的人因及度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中国煤矿1980-2000年20年间发生的410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研究事故致因中人因规律的基础上,对直接导致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系统分解与度量,形成了事故中特征性不安全行为规律的四分图,度量并分离出瓦斯爆炸中不同驱动性质的故意违章行为和管理失误行为。  相似文献   

16.
陈赟  周丹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161-168
地铁隧道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安全事故频发.为有效管控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本文在分析不安全行为干预策略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铁隧道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干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从干预层面角度和干预类别角度对地铁隧道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动态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地铁隧道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干预层面角度看,个体层面策略对不安全行为系统干预效果更明显;从干预类别角度看,不安全心理对地铁隧道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2001—2008年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统计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2001-2008年之间我国煤矿的瓦斯事故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瓦斯事故发生的特征规律,并针对这些规律阐述了煤矿瓦斯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瓦斯事故的建议,为煤矿瓦斯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突水事故频发,如何利用水化学分析资料尽快地判别突水水源,对水害事故及时有效的处置和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尤为重要。对煤矿地下水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结合有关矿区普遍性的一些问题,对煤矿地下水中的一些主要成分和形成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煤矿水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双因素理论与安全事故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科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安全事故成因的分析,提出实现安全的两个因素:保障因素和保证因素。保障因素是指导致大多数事故的主要因素,即人因,人因是能够确实保障系统安全的内在因素:保证因素是指导致事故的物的因素,即物因,物因是实现安全的物理条件。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因,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有效的组织文化的实施,彻底解决个人和组织的不安全行为,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并以杜邦公司的实例证实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