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乔楚  陈军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3):14471-14478
为科学评估岩溶区燃气管道的致灾可能性,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从孕灾环境活跃性、灾害因子风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多重维度全面分析致灾事件体系,结合贝叶斯网络的信念传播更新优势逐层推算致灾事件的危险概率;结合易损性与可靠度分析理论,立足于有限元模拟结果和聚乙烯管道特性构建数理模型,从灾害损伤强度和抵抗灾害能力两者的交互作用视角综合核算管道的易损概率,创新“事件危险性+管道易损性”的致灾概率研究范式并开展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易损性-灾害系统集成视角开展致灾概率分析有利于立足系统性视角科学测度致灾事件的危险概率,同时准确评估管道抗外载能力对致灾过程的重要影响;ZJ岩溶区段燃气管道的致灾概率为0.9 692×10-3,属于不可接受等级,需根据成本与效益对岩溶发育程度、管道安全水平、灾害演化趋势等开展持续监测与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2.
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岩溶地貌双向演化过程及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湖岩溶盆地的岩溶特征及地貌演化过程,通过详细的地质测绘、收集到的各类岩溶钻探资料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地下水样品的水质分析,对区内的岩溶地貌特征、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下水水质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岩溶塌陷的调查结果,对研究区岩溶发育的强弱程度进行了分区,并初步提出岩溶塌陷防治方向。研究表明,现今大湖盆地是在海拔340~360 m的高程基础上,经历上覆地层风化剥蚀、下部灰岩溶蚀塌陷的双向地貌演化过程,逐步形成了溶蚀残丘—溶蚀洼地、岩溶管道—暗河式的岩溶发育形态,二者叠置作用共同塑造了区内的地形地貌,并向岩溶准平原方向发展;区域地壳抬升与水文动力条件是大湖盆地岩溶地貌形成演化的两大主控因素;灰岩裸露区和覆盖区为岩溶强烈区,特别是洼地处及断裂带100 m范围内,极易发生岩溶塌陷灾害,埋藏型灰岩区岩溶发育为中等—弱发育区,其对区内场地稳定性影响较弱。在研究区内开展城市建设、工程活动时,应将岩溶洼地、断裂构造发育处等岩溶发育强烈的地区列为岩溶塌陷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深埋隧道填充型溶腔溃水机制及风险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岩溶隧道修建过程中涌、突水灾害的特征分析,将大体量且有一定静储量的高压岩溶水瞬间释放,并伴随突泥、突巨石的特殊涌水定义为岩溶溃水;基于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特大岩溶溃水灾害分析,得到了岩溶溃水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岩溶溃水的机理获得了构成岩溶溃水风险的几个主要因素;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并结合现场工程经验,对岩溶溃水风险发生的几个门槛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确定;针对溃水风险识别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超前水平钻探并结合放水试验和闭水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区埋地燃气管道失效后果严重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埋地燃气管道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阐述了埋地燃气管道风险影响因素的模糊评价集及风险影响因素权重的具体确定方法.针对某市某段埋地煤气管道,进行管道失效后果因素的模糊评判,得到该管道失效后果因素的风险值.对比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API581失效后果定性分析结果,确证了管道失效后果模糊综合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城市燃气管道系统的风险程度,给后续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提出了基于多态模糊贝叶斯网络的燃气管道事故风险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对86份事故调查报告风险因素的梳理,建立故障树模型,寻求风险隐患和事故之间的映射,并将其转换为贝叶斯网络结构;其次,引入模糊集理论与概率分配计算方法,分别得出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和中间节点的条件概率,根据贝叶斯网络的证据推理原理预测事故发生概率,分析风险重要程度,并反向诊断关键致因要素;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沈阳市“10·21”较大燃气管道事故风险分析。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事故一定发生的先验概率为68.8%,验证了风险体系的有效性,且预测与诊断得出的重要风险集合与事故调查报告中分析的直接原因一致。多态模糊贝叶斯网络能够准确评价燃气管道事故风险,并确定关键致险因子,可为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围 《贵州科学》2011,29(1):70-73
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总结分析,就岩溶山区隧道工程施工引起的岩溶突水的类型进行了详细划分.然后重点分析了岩溶突水的基本特征、补给特征、不同填充介质特征以及不同施工阶段特征.最后,根据不同的灾害后果提出了岩溶突水灾害的分级标准,为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将城市燃气埋地钢质管道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燃气管道的未确知测度评估模型,引入置信度识别准则,提高燃气管道耐久性等级划分的可信度,并对燃气管道耐久性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8.
隧道岩溶灾害是喀斯特地区隧道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工程灾害之一。论文从隧道工程施工现状出发,将隧道稳定问题转化为由围岩和支护结构组成的承载体的失稳判断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施工期现场检测与监测信息提出了隧道体系稳定评价的位移量(率)和承载结构内力极限值准则。对岩溶区武都水库导流洞工程进行跟踪施工的位移和支护结构内力监测,采用位移量(率)和结构轴力极限值准则对隧道施工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防范软件项目失败风险,必须加强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在对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软件风险评估模型,使用模糊性语言评估风险后果及损失,度量多种风险对某种风险后果的组合影响以及单个风险对整体后果的综合影响,解决专家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增强软件项目风险的预测和应变能力,为有效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软件开发成功率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底管道水下隔离阀系统(SSIV)设置成本过高而存在的设置必要性问题,建立基于定量后果分析的SSIV评估系统.基于历史数据库研究海洋立管和海底管道的泄漏频率,通过实验与经验模型进行对比确定气池直径的计算方法,并运用PHAST软件计算火灾事故后果,用自主开发软件定量计算水下油气泄漏扩散后果;在此基础上对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升级问题进行研究,实现对设置SSIV带来收益的准确评估.该方法已成功运用到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示范工程某气田的SSIV设置研究中,可供其他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芦山“4·20”地震之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频发,新增地质灾害点365 处,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建设与灾后重建工作。在分析地质灾害孕灾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地层岩性、断裂带、坡度、相对高程、年平均降雨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土地利用类型等7 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基于灾害熵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芦山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芦山县49.89%的区域处于中度和高度危险区,其中高危险区占总面积的29.99%,这些高危险区位于正河、玉溪河、灵关河流域,受地形、人类活动、地震影响,地质灾害破坏性极大,在后期建设与防灾减灾中应当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贵州为例,选取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顶坛小流域为例,以2009年和2011年这两个极端干旱气候年份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喀斯特脆弱生态区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后在应对极端干旱气候下工程性水利建设下的应急调控能力。结果指出示范区现有水利工程不够科学合理,难以保障该石漠化区在干旱灾害时的用水需求;应对干旱极端气候下工程性保障手段不足,水利设施的不配套会加剧石漠化的演替;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成为关键问题。根据喀斯特峡谷区地表水资源丰富这一特点,用管路将现有水池水窖进行连接形成管网状微型水利系统,并对北盘江这一地表河流的水进行逐级抽提,保障干旱灾害发生时的应急能力从而降低抗旱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气象灾害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害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与发展,气象灾害尤甚.据中国气象局资料统计,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损失大约占到70%以上.本文在对中国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31个省(市)2004—2013年的气象灾害数据及次年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气象灾害对各省(市)次年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直接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为度量的气象灾害,短期内,会对各省第二年GDP增长率产生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这种正面影响受到城市化率、开放程度、教育水平、交通状况、医疗卫生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沧源县地处云南高原,该区域由于地质环境复杂多变,构造活动频繁,加之降雨等诱发因素的影响,成为了地质灾害多发区域,严重威胁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为了综合评价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危险程度,选取高程、坡度、坡向、降雨量、断层距离、水系距离、道路距离、工程岩组8类评价因子,以研究区内192处地质灾害点作为样本,构建超效率DEA-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划分低、中、高、极高四个危险性分区,引入ROC曲线验证评价精度。评价结果显示,沧源县高、极高危险性分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4.2%,区内共分布有地质灾害点166处,占灾害点总数的86.5%,灾害点比与面积比的比值随着危险性的提高逐级递增,通过ROC曲线计算得到的AUC值为0.755。上述数据表明,基于超效率DEA-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评价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高压燃气管道破裂的定量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压燃气管道破裂将会危及到破裂点附近的生命财产安全.管道泄漏率是分析和评价管道破裂事故的前提和基础,将复杂的泄漏率模型进行简化,由简化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复杂模型计算值之间的最大偏差为9.3%、基于该简化模型得到的气体喷射扩散模型,其计算值与复杂模型计算值之间的最大偏差为18%.管道发生火焰喷射时,其危险域的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最大偏差只有4m.研究表明,管道破裂危险域是与气体泄漏率的1/2次方成正比,与输气压力的1/2次方成正比,与管径的5/4次方成正比,与破裂管长的1/4次方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铜川矿区的地质灾害是极为严重的,分布广、危害大,其中以滑坡最为突出,是陕西省的重灾区。由于地质灾害的严重性,使矿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矿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与发展,从灾害群和灾害链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并对它们产生的地质背景做了分析,强调指出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直接影响。最后提出了开展监测、加强防治及规划人类活动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煤炭长期开采不仅能导致城市面临资源枯竭,也造成城市环境污染、采空区沉陷及各类次生灾害等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制定有效矿区灾害风险管理和城市转型策略,维护社会稳定并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本文以以抚顺西露天煤矿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感知心理测量方法,基于田野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矿区地质灾害公众风险感知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矿区地质灾害公众风险感知整体处较高水平,且各区域间存在差异性;煤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感知的诗歌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居住距离、灾害经历损失、预警知识、应急知识、对政府监测预报准确率的信任、对政府应急防御能力的信任、对政府预警信息时效性的信任、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任。基于此,针对韧性城市理念构建自下而上公众参与机制,以期为矿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资源枯竭城市韧性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灾害特点将西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为特殊土质灾害和工程地质灾害。对特殊土质灾害,对其分布面积及种类进行分析,得出了西部地区各省特殊土质灾害分布综合图。对工程地质灾害,根据其发生频次利用贡献加权法进行计算,得出了各种灾害的权重,将计算结果按照三级灾区划分工程地质灾害等级,得出了西部地区各省工程地质灾害相对等级灾区分布综合图,直观地显示了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相对等级灾区的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