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淮南煤田各矿区各煤矿太原组灰岩岩溶水水质化验样统计和分析,研究了其主要离子含量、水质类型以及主要离子浓度和矿化度分布规律,提出了淮南煤田太原组灰岩地下水补给、迳流条件和构造控水特征。结果表明:淮南煤田是一个封闭~半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淮南矿区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条件较好,潘谢矿区、阜东矿区和新集矿区则总体赋存封闭较好,补给、迳流条件较差。通过此项研究,为指导淮南煤田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和太原组灰岩水害防治提供了依据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德阳市地下水富集规律及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德阳市地下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利用资料收集、水文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的方法,归纳了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总结了地下水富集规律,并根据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富集规律的差异性将德阳市划分为断褶山区裂隙-岩溶地下水资源禀赋区(Ⅰ)、平原孔隙地下水资源禀赋区(Ⅱ)和红层裂隙-孔隙地下水资源禀赋区(Ⅲ)。研究表明,禀赋区(Ⅰ)具备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的功能特点,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禀赋区(Ⅱ)具备规模开发利用的特点,可开展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地下水人工补给工程,增加地下水储存量;禀赋区(Ⅲ)地下水仅能满足基本的人畜饮水,有效储集大气降水,拦截地表水流,增加蓄水量,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阐明水文地质特征,总结地下水富集规律,进行地下水资源禀赋分区是研究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晋城市延河泉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泉域岩溶地下水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基于迦辽金(Galerkin)有限单元法的AQUA3D软件对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型识别与检验,将岩溶地下水位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好地拟合,表明所建模型是合理和有效的,可以用于实际.据此用所建模型计算了两个降水方案条件下的泉域岩溶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最终确定可开采资源量为6.26 m3/s.研究结果可为泉域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环境同位素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大气降水方程。进而确定了该区隐伏岩溶水的补给高度,分析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转化关系,提供了传统水文地质方法不能提供的水文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上京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矿区地质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矿区岩层的含水性,构造带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矿井充水因素,提出该矿区是受大气降水和栖霞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影响的裂隙类,中等——复杂型的煤矿床水文地质类型。  相似文献   

6.
谭家山矿区地下水系统分析与矿井水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整理大量勘探及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茅口组灰岩岩溶分布规律,指出必须从断裂的力学性质及水动力条件及其相互作用才能说明地下水系统的形成。在研究矿区地下水动态资料时,采用涌水量动态曲线图形分割法,区分哪些是降水补给,哪些是由断层导入的地表水。同时用盆地水均衡法定量评价了矿井总涌水量的这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何立宏 《广东科技》2009,(14):284-285
某铅锌矿矿床类型为岩溶堆积型矿床及赋存于石磴子组灰岩中的原生矿床.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其中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中等,岩溶水富水性丰富,矿床充水条件优越,设计开采深度在岩溶承压水水位以下,水头压力大,矿山开采潜在巷道涌水的危险性大.通过充分分析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类型特征、充水水源及充水途径,并结合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床涌水量,为矿山开采设计提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8.
滇西某铅锌矿属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矿床充水水源有大气降水、马桥河水和C1x岩溶水.充水通道有溶隙、裂隙、构造破碎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山防治水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分析了辰溪矿区岩性,岩溶发育特征,裂隙隙宽及渗透张量,井下出水点及其出水量,矿坑涌水量随埋深的变化特征,断裂带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区地下水补给、造流、排泄特征。建立起了正确的水文地质模型,对正确指导矿实践,减少地下水灾害,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有重大意义。图5.表1,参3。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根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了蔚县矿区岩溶地下水渗透运动的数学模型。考虑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而建立了矿区水资源系统的管理模型。用最优单纯彤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对数学模型和管理模型进行了识别和求解,并证明了优化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城门山铜矿地下水数学模型和疏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门山铜矿是一个大型的铜矿,矿体埋藏在江西省九江市的赛湖的湖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该矿床从50年代发现以来直到现在尚未开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湖水能否倒灌,地下水能否疏干?没有查清.本文建立了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岩溶水流下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各种充水来源所占的份额,分析了产生湖底圳陷和湖水倒灌的呵能性及其对露天采矿场疏干的影响.论证了城门山铜矿“水可治,矿可开”.  相似文献   

12.
开采条件下,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天然状态下的"三水"转化关系被打破.本文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运用标准化方法,提出了喀斯特水资源系统动态配置关系,并分析了各系数之间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3.
浅析帷幕注浆截流堵水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铭 《科技资讯》2011,(15):41-42
某矿山建矿以来长期的浅部疏干排水,防治水、排水费用高昂且严重的破坏了矿区地质环境,地面塌陷频繁发生。本文主要介绍实施帷幕注浆截流堵水工程取得的堵水效果,探寻从根本上预防岩溶塌陷发生、发展的途径,减少井下排水量,减少地表岩溶塌陷,维护矿山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实地踏勘以及现场灰质砾岩取样、磨片及显微镜观测等方法手段,分析了红层岩溶发育特征与灰质砾岩溶蚀机理,同时,结合咸宁地区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室内物理模型,通过监测抽(排)水与降雨两种情况下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土体位移变化情况,分析了抽(排)水和降雨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机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主要为潜蚀作用,真空吸蚀作用次之。降雨对地表土体产生冲刷,地下水渗流作用造成土体潜蚀、运移;抽(排)水时水位发生骤变,水力梯度变大,加速了泥沙带出,导致含砂砾黏土层逐渐被潜蚀、掏空,加之真空负压的吸蚀叠加作用,促进土体破坏导致失稳,最终发生地面塌陷。由此可知,咸宁地区红层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主要是潜蚀作用与真空吸蚀作用交互反应,抽水是其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外因。  相似文献   

15.
木美地下河流域破碎化生境的岩溶植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滇东南生境破碎化的木美地下河流域,采用常规样方调查法对人口聚居区植被进行研究。木美地下河流域的植被可划分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石灰岩灌丛和中草草丛三种类型。流域内的植被以灌丛为主,破坏严重,分布零星,且均呈向山脊收缩的特点,主要干扰因素是伐薪。流域内植物群落的演替同时存在顺向演替和逆向演替,退化还是恢复的决定因素是砍伐压力和砍伐利用方式。通过优化砍伐利用方式结合沼气能源的兴建,可以在持续伐薪的情况下实现植被自然恢复。破碎化生境中残存的植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以及植被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四川九寨沟和冶勒地区各种水体的同位素资料,讨论了反映大气降水蒸发、凝结过程的不平衡程度的氘过量参数(d=δD-8δ18O)在降水和地下水中的主要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对比了岩溶水和非岩溶水中氘过量参数d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与水体氚含量变化的相关规律性.指出氘过量参数d值,是研究水/岩作用、地下水动力学和地表径流动态组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指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水文地质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咏  梁聪  车增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8):11711-11717
本文以“南京典型段地铁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FEFLOW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非稳定流数值模型,预测了地铁开挖涌水量大小以及研究了在施工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区域地下水流场动态变化;分析了地铁建设对仙鹤门水源地流场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结果表明:由于地铁施工开挖导致的隧道涌水以及需要疏干降水,在施工站点和区间隧道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地下水流场逐渐恢复到初始状态;地铁工程对仙鹤门水源地影响较大的区段主要是龙王山段,其他区段对水源地影响轻微。而研究区内桦墅站至龙王山区段灰岩埋藏浅,岩溶发育强烈,地铁工程可能导致局部地区径流条件发生变化,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灾害。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流域结构与枯水径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喀斯特流域系统出发 ,阐述了喀斯特流域结构的分类和特性 ,并从枯水退水过程及枯水径流效应角度阐明喀斯特流域结构复杂。在分析流域面积形态结构时 ,利用了流域多年平均降水入渗模数推求其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 ,并证明用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与枯水发生月月均径流模数来反映流域枯水期的闭合性是可行的。同时也揭示了流域结构与枯水径流功能的过程响应关系 ,再一次证明喀斯特流域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邓自民  杨泊 《贵州科学》1993,11(1):62-67
喀斯特化岩体中存在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溶孔、溶隙、溶洞和管道构成的地下空间。在垂直水动力分带中,下部饱水带中的地下空间充满喀斯特地下水,而包气带中的地下空间中绝大部分是空气。兴建喀斯特地下水库就是选择合适的地段,修建地下坝或地表坝,拦截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利用包气带中的地下空间或与之相通的地表洼地蓄水,形成地下水库。喀斯特地下水库是喀斯特区开发喀斯特水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一些特定的喀斯特自然环境下,它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分析了贵州普定后寨岩溶地下水系统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溶地下水系统灰色预测模型,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报结果。此外,还对模型灰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简单讨论,认为灰参数反映了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加深了对系统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