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是厦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回首这一年,厦门市各行各业“亮点”频现,极大地拉动了全市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这是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克服种种困难,扎实工作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成绩令人振奋。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第一年,是厦门市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一年。落实十六大精神,加快建设海湾型城市,需要我们进一步鼓足干劲,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2.
根据《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到2010年,厦门市将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形成以厦门岛为中心,以海湾为背景,沿东、西海域周边展开布局,构建“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城市格局和“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城市景观,届时,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75%,形成具有海湾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3.
叶清 《厦门科技》2002,(6):37-38
在2002年召开的厦门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把"加大海湾型城市的建设力度"和"争创国际花园城市"正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01年底,国务院<关于厦门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再次确定厦门城市的性质是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厦门市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政策、措施与手段,在保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确保了环境质量保持在较好的水平,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荣获了全国首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殊荣.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宏观和微观环境管理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必将制约厦门市建设海湾型生态城市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发展定位为海湾型城市是塑造厦门城市形象,城市分阶段发展和增强城市综合功能,使厦门更好地履行经济特区使命的重大举措;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厦门的区域扩大,对其发展空间结构、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更需要深入开展"科教兴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应该积极推进区域创新,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环境创新.  相似文献   

6.
当前厦门正在推进的海湾型城市建设,是厦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由于海湾型城市建设对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尽管厦门市委、市政府已就有关海湾型城市建设的许多政策措施作了明确规定,但仍有许多实际的课题需要研究。保税区是一个特殊的对外开放区域,其政策功能优势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如何科学地开发利用这一特殊的经济资源,为厦门海湾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学习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精神的体会: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精神的两个基本点;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淮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必须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新思路,着力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关键问题,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是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的启动年,为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实现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目标,厦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如公园实行免票制。湖里公园实行免票制后,游览区环境容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文章对此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0.
厦门市发展定位为海湾型城市是塑造厦门城市形象,城市分阶段发展和增强城市综合功能,使厦门更好地履行经济特区使命的重大举措;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厦门的区域扩大,对其发展空间结构、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厦门科技》2003,(2):1-3
这一次到教科文卫系统来了解一些情况,向同志们学习,主要目的是了解学习各个单位如何深化学习、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如何制定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各项措施、营造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今天到科技局,听了同志们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很受启发,很受教育,我感觉到我们科技局有思路、有措施、有落实、有战斗力、有显著的成效.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措施,确确实实把厦门建设成为我国区域性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这是厦门市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问题,在市九届五次全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科技系统的同志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想法,我都很赞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也是刚才听的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思考,提出来和同志们一起来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是苏州实现“十五”计划和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的第一年。苏州科技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苏州市委九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加快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动员大会的精神。紧紧围绕苏州市委提出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在我国加入WTO,经济更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厦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以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增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领先优势,加快构筑经济特区中心城市为契机、针对经济生活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社区老年体育在我国开展较晚,然而,它一出现就受到我国体育界专家、学者的青睐与关注,也引起体育管理部门和中国老年体协的重视,从而使社区老年体育得到蓬勃的发展,为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和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厦门市老年体育事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也得益于重视社区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当厦门正在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有必要对厦门市社区老年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期,厦门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一系列切实有力的保障措施.海沧投资区和海沧区在建设厦门市新工业区、新港区和新市区的进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科教兴区"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推进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这一次到教科文卫系统来了解一些情况,向同志们学习,主要目的是了解学习各个单位如何深化学习、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如何制定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各项措施、营造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今天到科技局,听了同志们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很受启发,很受教育,我感觉到我们科技局有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建立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厦门市提出加快海湾型城市的建设方案,目前正处在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过渡,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进入提高经济档次、提高技术含量的发展阶段。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十六大关于经济特区要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的要求,同时也为了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厦门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5月进行新的行政区划调整,设立翔安区.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翔安区已进入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区域生态系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正处在全方位的改造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面临着更多压力和挑战。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如何选择厦门市的科技发展战略,对科技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将直接影响到全市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以及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进程.《厦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厦门市在跨越式发展的大潮中破浪疾行的"引擎",是我们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思想由理念转为实践的第一份5年"路径图".  相似文献   

20.
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历来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近二下年来.台商大批涌进厦门投资设厂,为厦门与台湾进行科技交流合作提供良机和条件。目前,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厦门与台湾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