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参与教育成为新世纪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对2000年—2020年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家庭教育对智障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性、家庭经济和社会压力、家长对病因的认识、家长的专业指导等是影响智障儿童家庭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问题意识、拓...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的经验说明,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和长辈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子女模仿的第一个对象。家庭美育和学校美育相比,其作用更为持久、深远。父母是家庭的核心,对子女而言,家庭美育的内容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模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阎杨 《科技信息》2012,(17):285-285
家庭是儿童重要的生活基地和教育场所,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主要环境。因此,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本文从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几点建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尊重儿童、言传身教、理性施爱,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从而使儿童的身心能够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及发展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同伴交往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保持积极情绪和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家庭教育、幼儿自身特征、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对幼儿同伴交往都有影响。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父母需要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教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技能、鼓励孩子独立解决同伴冲突,并且注意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打工致使农村一代人富有,而留守致使几代人贫穷。”一直以来,父母外出经商或者是务工已成为广大偏远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家庭教育问题作为中国留守孩子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努力。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所面临的基本现状,然后剖析了当下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最后再详细地分析了如何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支持通过教育态度和教育投入影响儿童的在校表现,从而实现家庭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鉴于留守儿童家庭的特殊性,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利用关联规则算法探索性地挖掘家庭教育支持与农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之间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揭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支持的现实困境以及家庭教育支持对其在校表现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农村家庭教育支持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对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有重要的作用.父母们,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要注意搞好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9.
康文荣 《科技信息》2010,(18):I0252-I0252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教育正受到广泛关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家庭作为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应发挥出特定的教育优势。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中存在单亲家庭子女多,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子女多,独生子女多,不良家庭子女多的"四多"现象。这些家庭的子女大多缺少家庭的关爱,性格古怪,不与人交往,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正由于以上现象的存在,农村家庭教育出现真空现象,家长与学校沟通少。孩子与父母沟通少,造成教育失控,家庭教育名存实亡。再加上近年来农村家庭结构变迁,行成较多的单亲或离异家庭,这些家庭子女得不到亲情和关爱,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正确或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等原因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此,仅对农村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粗浅的分析,呼吁教育在一线的各位教师好各位家长对每一位学生多一份的关注多一份爱。  相似文献   

10.
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中介物和教育资源,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得以开发和利用。差序格局的三角形家庭结构使网络在家庭教育领域具备一定的特性,片面地赋予了父母在家庭网络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随着家庭结构的快速变迁,家庭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父母在家庭网络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基于网络在家庭教育领域的特性,结合变化中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探究父母在家庭网络教育中应发挥的导向作用,可以理顺家庭教育主体关系,提升家庭成员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导正,学习上缺乏督导,心理上缺乏沟通;父母长期在外、监管严重缺失致使其行为失正,三观扭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已逐渐演变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该文从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现状、教育面临的问题和问题的对策研究3个方面入手,旨在对改善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措施进行探索,以期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进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通常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导致家庭教育缺位或者失当的群体。本文从主体因素和非主体因素两个方面分析"留守儿童"的犯罪原因。结合我国农村社会特点,提出强化父母的监护意识,给"留守儿童"更多关心 从重"养"轻"教"到"教、养"并重 强化学校的监管责任 强化政府责任等对策,建立防止"留守儿童"犯罪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生、转归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探索如何通过家长培训,加强患儿家长对于ADHD的认识,从而减少家庭冲突,并预防因教养方式错误和家庭沟通不畅对患儿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改善患儿的问题行为.借助智慧父母工作坊开展家长培训,在实践中对ADHD儿童家庭干预作用进行探索.该研究结合父母效能训练理论,融合儿童问题行为管教法,完善了家长培训课程体系;患儿家长通过培训改变了家庭教育理念,学习了更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行为管理技巧,有效提升了家庭对ADHD儿童的干预功能.实践表明,家长培训对ADHD儿童的家庭干预作用成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父母拒绝与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和越轨同伴交往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道德推脱问卷、越轨同伴交往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对94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母拒绝、道德推脱、越轨同伴交往、攻击行为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拒绝对留守儿童道德推脱、越轨同伴交往和攻击行为均存在正...  相似文献   

15.
父母离异问题是现代儿童面临着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如何教育、引导离异家庭子女,使其正常发展,顺利成材,便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新课题。在辅导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时要遵循心理沟通、人格尊重和保密的原则,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离异,应用合理宣泄和转移目标的策略,为这部分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并积极与他们的父母沟通,以真正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有效疏通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教系邮编:437005)“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最重要的校外教育力量之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与他们各自的家庭教育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了解咸宁市城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认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家庭教...  相似文献   

17.
一家庭在社会中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对子女的教育.我国对于家庭教育有悠久历史.在古代的文化典籍中,有关“家训’和“慈幼’的著述法如烟海.新中国成立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近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成长,社会环境(包括教育)起决定作用.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一个孩子从降生到走上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自从人类出现家庭以来,父母和家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儿童是由家庭负责,或者也可以说是由父母负责.”…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育儿手册的历史,实际上就是20世纪父母们的焦虑史。观点和建议五花八门的观点和建议基本上分属两派。强硬派:家庭教育以父母为中心;温和派:家庭教育以儿童为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东莞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莞市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从流动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行为三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全社会都要关怀和接纳流动儿童,为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建设良好的环境,政府还应该举办流动人口家长学校以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素质.  相似文献   

20.
苏钟 《科技信息》2013,(16):230-23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父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人物。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就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定位进行探索,寻找建立高职学生与父母良好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