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常压条件下对珍珠岩尾砂进行湿法碱溶试验,结果表明在90℃时将珍珠岩尾砂用25%NaOH溶液碱溶1.5h,其化学有效成分溶出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溶垢剂DEED 溶垢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失重法对溶垢剂开展了溶垢剂浓度、温度、时间以及pH 值 对溶垢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首先,采用化学方法对溶垢剂的溶垢机理进行分析,得出溶垢剂DEED 中能够与Ba2+ 发生螯合反应的主要官能团,从而更准确合理地解释各因素对溶垢剂溶垢效果的影响。其次,对影响溶垢剂溶垢效果 的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条件下,溶垢剂浓度为9% 时,溶垢率高达82.41%。溶垢时间和温度对溶垢效果影响较 大,随着溶垢时间的增加,溶垢率逐渐增加,在前24 h,溶垢率增加幅度较大,符合油田施工要求。在溶垢时间为24 h 时,当温度从25 ?C升高到85 ?C 的过程中,溶垢率由32.02% 增加到82.88%。pH 值对溶垢剂化学结构中羧基的电离 度及鳌合性能影响很大,从而影响溶垢剂溶垢效果,在溶垢时间为24 h 时,当pH 值从6 增加到12 的过程中,溶垢率 从8.37% 增加到81.26%,在油田施工时,可以考虑注入碱性前置液。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铝土矿两段烧结工艺的Ⅱ段烧结及溶出的最佳操作条件,确定Ⅰ段赤泥在钙比为235,烧结温度为1120~1200℃时,氧化钠溶出率达92%左右,氧化铝溶出率达81%左右;当溶出液氧化铝质量浓度为40~80g/L时,Ⅱ段熟料溶出的二次反应很弱,溶出条件宽松.因此,两段烧结新工艺处理铝硅比为6的矿石,氧化钠总溶出率达986%,氧化铝总溶出率达968%,碱的化学损失是每吨氧化铝损失碳酸钠18kg.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对NaOH与氟碳铈矿反应的化学原理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NaOH溶液对氟碳铈矿分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氢氧化钠-盐酸”优溶法生产富镧氯化稀土的最佳条件:精矿:NaOH=1:0.7、NaOH浓度为60%、分解温度为120℃、分解时间1h。其优溶率达到40.1%,即非铈稀土的优溶率达到80%以上。此优溶率达到了传统的“盐酸-氢氧化钠”分解方式的2.5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前,实验室通用的评价溶垢剂溶垢效果的方法是失重法。采用失重法评价溶垢效果的实验过程繁琐、样品烘干时间较长、实验误差大。采用一种新的滴定方法评价溶垢剂的溶垢效果,该方法是根据溶垢剂与钡离子、镁离子的反应关系,滴定并计算出螯合型溶垢剂的溶垢率。实验数据准确度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速。为评价新方法较传统的失重法测溶垢率的优越性,分别采用滴定法和失重法,对螯合型溶垢剂LQG-2的溶垢效果和溶垢剂浓度、温度、时间以及p H值等因素对该溶垢剂溶垢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滴定法所测实验数据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当硫酸钡含量为0.5 g/100 m L,温度为75℃,溶垢剂浓度为8%,反应时间为24 h时,溶垢率高达79.32%。溶垢剂最佳反应浓度为8%,最佳反应温度为75℃,最佳反应时间24 h。另外,p H值对溶垢效果的影响较大,溶垢率随p H值的增加而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6.
将珍珠岩与NaOH混合进行高温碱溶,结果表明:珍珠岩与NaOH的质量比为1.00:0.75,在550℃灼烧1h,可使珍珠岩的化学有效成价SiO2溶出率达83%以上,溶出液可做工业用水玻璃,经分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优化化学法制备麦糟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碱溶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NaOH浓度、碱溶温度和碱溶时间对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中杂质含量的影响,分析因素的主次顺序和显著性,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0.375 moL/L,碱溶温度60℃,碱溶时间70 min条件下,制备得到麦糟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质量较高,验证试验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35.36%,不溶性膳食纤维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96%,综合评分为75.48,与正交试验结果75.57相差0.12%,结果可行.  相似文献   

8.
蒙脱石与碱性驱替剂反应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四氟乙烯塑料惰性反应器在25℃条件下,以20 g/L的固液比,研究了蒙脱石与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和Na2CO3碱性驱替剂间的作用,反应时间为0~120 h,根据硅、铝标准曲线,对反应后液相中的硅、铝元素质量分数参数分别进行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据反应前后碱液质量分数的变化,计算各条件下的绝对碱耗量,测定NaOH溶液驱替过程中,蒙脱石填砂管渗透率和注入压力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蒙脱石在碱溶液溶蚀,在溶蚀反应前期溶液中硅铝离子明显增加。相同温度下,蒙脱石在NaOH溶液中比Na2CO3溶液中碱耗量高。在碱溶液驱替过程中,渗透率经过几个波动之后逐渐稳定,稳定之后下降幅度小,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9.
选择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三采试验区T2k1克二中区T2k1的实际储层砂,在30℃、50℃下,按1/2(g/ml),1/5(g/ml),1/10(g/ml)三个固/液比分别与1.6% wt的Na2CO3溶液和1% wt的NaOH溶液反应8 h,120 h,360 h。监测了反应前后碱液浓度的变化,计算了各个条件下的绝对碱耗量。结果表明:随着固/液比减小和温度升高,储层砂的绝对碱耗量增加;1% wt NaOH的碱耗量大于1.6% wt Na2CO3的碱耗量,但碱剂类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与绝对碱耗量的关系受固/液比影响大。  相似文献   

10.
以香豆胶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香豆胶的羧甲基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各实验因素对羧甲基化香豆胶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得出了香豆胶羧甲基化的最佳条件: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0.15mol/L,NaOH与氯乙酸钠(ClCH2COONa)物质的量比为1∶1.25,碱预处理时间45min,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同香豆胶原胶相比,改性后的香豆胶水溶液中水不溶物质量分数由35.8%降低到了7.9%,表观粘度显著提高。可为工业化生产羧甲基香豆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反应器在25℃和45℃下,以20g/L的固液比,研究了高岭石与不同浓度NaOH或Na2CO3的溶蚀反应,反应时间为0~600h,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后液相中硅、铝元素质量浓度,根据反应前后碱浓度的变化,计算反应绝对碱耗量;测定5.0%NaOH驱替过程中,高岭石填砂管渗透率和注入压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高岭石在碱溶液中,通过扫描电镜能发现有明显溶蚀痕迹,在溶蚀反应前120h,溶液中硅、铝元素明显增加;相同温度下,高岭石在1.2%NaOH溶液中比5.0%Na2CO3溶液中碱耗量高;在碱驱过程中,渗透率上下波动,稳定后渗透率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
漂浮阳极泥经过盐酸浸出、稀释水解、氢氧化钠中和得到氯氧铋,氯氧铋经过氢氧化钠转化制备得到三氧化二铋.当盐酸浓度为6mol/L,固液比为1∶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h时,漂浮阳极泥中锑和铋浸出率分别达到99.17%和99.08%.当稀释比为8∶1时,盐酸浸出液中锑水解率为98.13%,铋水解率仅为8.8%.稀释后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pH为1.5时,铋水解率达到99.5%,水解产物氯氧铋(BiOCl)中铋、氧、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4.23%,19.30%和14.61%.氯氧铋再次经过盐酸浸出,稀释水解,氢氧化钠沉淀得到氯氧铋.除杂后氯氧铋经过硫酸洗涤、氢氧化钠转化,当氢氧化钠浓度为6mol/L,液固比为3∶1,反应温度为80℃时,反应2h后过滤,用0.5mol/L盐酸洗涤得到形貌为纤维状、晶型为单斜的α-Bi2O3,氧化铋纯度达到99.81%.  相似文献   

13.
针对溶液中气体解吸的使用特点,自行设计了一套频率、功率、温度、溶液高度等可控的声化学反应器.采用量热法作为检测手段标定声化学反应器超声功率,研究柠檬酸溶液高度、温度和溶液浓度对实际分散在溶液中的超声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在柠檬酸溶液中的超声功率在液位为8 cm时最大;柠檬酸溶液初始温度升高,分散在溶液中的超声功率直线下降;柠檬酸溶液浓度对分散在溶液中的超声功率影响较小.应用所设计的声化学反应器可大大提高柠檬酸盐溶液中二氧化硫的解吸率,5 h时,超声辐射的解吸率要比无超声时高25%.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法,以氢氧化钠为分离剂,从含钛电炉熔分渣中成功制备出纳米片状结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并探讨了水热反应时间、水热温度以及碱液浓度对分离提取纳米片状结构二氧化钛的影响.随着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水热温度以及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提高,从含钛电炉熔分渣中分离提取的二氧化钛结晶度越好,微观形貌更趋近于纳米片状结构.水热法处理含钛电炉熔分渣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水热温度高于180℃,水热反应时间大于24h,碱液浓度达到12mol·L^-1.以制备得到的纳米片状结构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在氙灯光照90min后,甲基蓝降解率可达81.1%.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市政剩余污泥的蛋白质提取工艺。首先比较了酸碱两种预处理方法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对效果较好的碱处理方法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利用响应面法对NaOH浓度、溶液加入量和处理时间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优蛋白质提取条件: 21.79 g 湿污泥中加入 80 mL NaOH溶液(3.68 mol/L),在50 ℃条件下处理 20.32 h。在上述条件下,蛋白质产量为8 967±0.4 μg/g 干污泥, 是优化前的 2.33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木粉在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中的溶解和降解问题,研究了预处理方式、溶解温度和时间以及液固比等对扶桑枝条木粉在[AMIM][Cl]中的溶解率和析出率的影响; 分析了影响木粉溶解的关键因素; 探讨了阻碍木粉完全溶解的机制。结果表明:预处理方式和溶解温度是影响溶解的最重要因素,用5% NaOH预处理木粉,溶解温度为80 ℃时,木粉在[AMIM][Cl]中的溶解率达60.20%,析出率为46.57%,球磨、高浓度碱以及高温会加剧原料降解; 木粉溶解率很高时,析出率较低,更多的是木粉中天然高聚物的降解,而非真正的溶解; 较为温和的条件下,木粉难以全部溶解; 木粉在[AMIM][Cl]中的溶解度以及溶液黏度并非阻碍木粉完全溶解的因素,可能是因未溶纤维表面形成了胶体阻止了溶解的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7.
经热萃取从含油污泥中得到的回收污油凝固点高、流动性差,为降低凝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分别采用降凝剂及降凝剂与超声波联合处理的方法,对回收污油进行降凝处理.结果表明:在众多降凝剂中EVA的降凝效果较好,且当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75℃、降凝剂的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污油凝点从48℃降低到12℃,降凝率达75%;若将降凝剂和超声波联合使用,凝点可降到5℃,降凝率达90%;处理后的污油与原油混合具有良好的输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钛酸钡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以四氯化钛和氯化钡为钛源和钡源,用NaOH作沉淀剂,在pH大于13.5的条件下合成出了BaTiO_3。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时间4小时,反应物料Ba:Ti=0.8-10.5(摩尔比);X-射线物相分析表明,产品为立方晶系,a=4.003。电镜观察,粒度均匀,大小为0.2-0.3μm。为除去产品中微量的碳酸盐杂质,用稀盐酸对产品进行后处理,(处理液用Ys-1和Ys-2代替),结果发现,待Ys-2处理后,产品由立方晶系变成了更稳定的四方晶系。差热分析结合X-rag相分析表明,立方晶系的钛酸钡在750℃转变成了四方晶系。这同用Ys-2处理的结果是相吻和的。另外,本文还就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沉淀剂的量等对产品的影响作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工业生产中微生物细胞在发酵结束后常被作为废弃物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废弃细胞进行破壁处理,废弃菌体水解液可替代酵母膏作有机氮源用于发酵产腈水合酶.通过采用超声波、冻融、热碱3种方法破碎细胞,测定水解液中氨基氮含量的高低,确定选择热碱法为最佳细胞破碎方法.通过正交实验选出最优破壁条件为:N aOH加入量5g.L-1,水解温度100℃,水解时间1.5h.在最佳破壁条件下,细胞破碎液中氨基氮含量为24.5 g· L-1.并考察了酵母膏与水解液的不同配比对腈水合酶发酵酶活的影响,确定了酵母膏与废弃菌体水解液的最佳配比为3:2.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热碱法处理废弃菌体的水解液作为氮源部分代替酵母膏,发酵酶活为1 063万U·mL-1,而完全利用酵母膏作为氮源的发酵酶活为1 055万U·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