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充市顺庆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循环农业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农业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策略,它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本文从南充市顺庆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人手,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顺庆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以及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创新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最终实现以最少的农业资源投入,带来最大的农业产出,同时尽可能实现农业污染零排放。在对我国现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点及不足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包括家庭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农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及城镇化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竑  刘文炜  梁冕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3):171-173,177
分析较适合于南宁市发展的恭城模式、弄拉模式、"三高"农业模式和有机农业模式等农村循环经济模式,并根据循环经济原理进一步改进完善生态脆弱区域的弄拉模式,优化其产业结构.结合南宁市不同生态区域特点,提出应在南宁市生态良好及一般地区重点推广恭城模式和"三高"农业模式,在生态条件恶劣地区推广经过改进完善的弄拉模式,在较为封闭的区域重点推广有机农业模式,逐步建立南宁市农业循环经济基础框架,真正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在南宁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利用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种全新的替代机制,农业循环经济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四位一体"集成化循环模式、立体农业高效型循环模式、结构优化产业链循环模式是目前比较典型的四种农业循环经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允达  罗丽丽 《河南科学》2007,25(5):865-868
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提高农业收益的重要方式,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同时,总结了全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3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构建循环农业新模式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江苏、浙江、安徽以及贵州贵阳等地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浙江临安市白洋坞生态农庄的发展模式是典型案例之一。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因此,目前还没有开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省份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源条件同时借鉴以上已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省份的经验来发展适合自己省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此来促进农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之路,从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奉研究通过对敦煌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建立相关评价模型,对敦煌市循环型农业发展状况作出系统的综合评价,明确发展循环型农业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尝试构建敦煌市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列对敦煌市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包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从物质层面上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也是当务之急.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多年来农业经济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农业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结合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 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运作模式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进而分析了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贵州省不同地区展开了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的三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和长效的发展机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安徽农业节能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安徽省农业污染现状分析,提出安徽农业节能减排的重点。从农业循环经济的不同模式来分析安徽应采用的节能减排措施,并提出保障措施来落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节能减排,使安徽农业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现状和模式选择,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四条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循环农业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阐述临沧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存在问题,分析了加快发展临沧循环农业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建博 《科技资讯》2007,(27):223-22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重视政府的作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挤,要遵循四方面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徐琪 《科技与经济》2008,21(5):45-47
发展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江苏循环农业发展的不同地域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江苏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了江苏循环农业不同模式的特点,指出了江苏循环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江苏循环农业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循环农业的生态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农业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循环农业的生态学意义及启示,且看文中详实阐述。  相似文献   

17.
张吉松  刘晓 《科技资讯》2009,(6):126-127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找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实现形式和技术措施。本文探讨了我国现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对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以农业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投入—利用—产出—效应)为切入点,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的诊断方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1991—2004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障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期间,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快速发展、稳速发展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是目前制约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障碍度累计贡献率为30.92%,其次为资源减量投入、生态效应,其限制作用分别为28.49%、26.19%.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利用秸秆代料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探讨了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利用,论述了如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山西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思想,全面分析了日照工业循环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日照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及发展模式,对指导日照工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