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机构对一国的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有着直接的影响,银行风险防范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心。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以及金融领域的国有经济实现形式,是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与金融安全关系的分析指出,应正视国有商业银行肩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主体的双重职能的基本国情,建议设计有效制度安排对国有金融机构特有风险加以规避,以促进维护金融安全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银行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极易受到挤兑传染和流动性危机的冲击。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一些国家通过建立金融安全网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存款保险制度就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金融业多元化发展和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得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人民生活水平也不尽相同,各国在服务发展农村(农业)金融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最为我国值得借鉴的有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美国的合作金融体系,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孟加拉和美国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以期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阿根廷是美国赞扬的金融自由化典范,银行证券业向外资开放的力度大,但其爆发金融危机造成的破坏也格外严重。阿根廷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特别是与金融开放和资本市场自由化密切相关。阿根廷吸引跨国银行投资,对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资本外逃给民众存款造成了重大损失。中国应积极吸取阿根廷的教训,慎重对待外资收购、兼并和MBO,特别是"入世"后银行证券业的开放,更好地维护本国经济金融安全,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 所谓金融创新就是指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广义讲包括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制度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这里主要就其中老百姓感受最多的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进行探讨。我国金融创新自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日新月异。近年来,随着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以及银行同业、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日趋激烈的竞争,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震荡,不仅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金融格局,也给全球银行业上了生动的一课。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数十年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扩大了对市场的干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进,我们亟待吸取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银行体制变革的经验与教训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银行体制。  相似文献   

7.
吕美  姬浩 《科技资讯》2009,(30):155-155
城市金融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国家金融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保证国家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城市金融和可持续发展已有研究理论进行了分析、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金融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分析研究了证券投资基金这一金融中介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已经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指出商业银行涉足基金业乃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体系正在向混业经营过渡。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是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生存及发展与传统商业银行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影子银行提供信用、期限及流动性转换服务过程中,其自身固有的不完善的信用风险转移和高杠杆率缺陷,对金融体系宏观微观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发展阶段的差异,影子银行发展对西藏地区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该地区"金融弱化"现象,需予以适度引导和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金融大爆炸和金融体系重建的过程中,提出了在银行间接融资体系中引入具有市场功能优势的市场型间接融资模式,传统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日本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发展模式在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及完善政策法律体系等方面对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入世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有关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理论,指出金融体系迫切需要改革并提出了几点我国今后的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王晓利 《科技资讯》2009,(26):173-173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监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和宏观金融调控是维护银行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结合银行现阶段在金融监管工作的若干问题,提出银行监管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银行监管体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3.
宋明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73-73,40
县域金融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域经济的核心,但随着经济、金融的深化改革,县域金融弱化现象严重,支持县域经济乏力,自身的发展壮大也遭遇困境。本文拟对县域金融作一探讨,探索县域金融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胡小梅 《当代地方科技》2012,(20):104-105,107
存款保险制度最早期源于美国,作为银行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保护中小储户的合法权益,防止挤兑风险的发生以及降低金融震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存款保险制度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认可,而我国尚未建立。因此,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全面开放,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5.
刊中刊     
《华东科技》2011,(9):7-7
1.《经济学人》8月13日 谁来拯救世界经济? 最近一周,标准普尔降低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动荡,很多国家的股市经历了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银行股的损失尤其惨重,各国中央银行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救市。  相似文献   

16.
以金融所有制歧视为切入点研究金融发展与我国各地区实体部门资本形成的关系,以2003年至2013年中国30个地区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民营工业企业为样本,建立分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之间的规律是否受到所有制歧视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上受到所有制的影响较大,金融发展更利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本形成;金融发展与工业资本形成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表现为金融发展在初期有利于工业资本形成,过度发展则会产生挤出效应;金融发展对民营工业企业资本形成的边际效益先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开始减弱,即金融发展的最适规模在不同所有制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模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糊数学的理论对我国金融发展状态的总体协调性进行分析,计算金融体系发展在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上的协调性程度,解析金融体系脆弱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金融体系的总体协调性基本能够反映金融发展的能力水平和抗风险水平:协调性状态不高,其中金融效率的提高最为迫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金融对经济的影响正逐步加大,有如一把“双刃剑”,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危及国家经济体系。目前,和谐正成为时代的主题,已深入到金融领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制已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本文就什么是和谐的金融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如何建立和谐金融体系提出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9.
张明 《特区科技》1995,(4):19-21
一、电子货币、金融电子化的重要作用 1.“先行军” 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电子化信息市场中,金融电子化往往都是“先行军”。这是因为,金融电子化能够促进金融系统运作,而且,只有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经济才能健康发展。电子货币、金融电子化,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金融的全球化,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已经被许多国家重视,特别是本身没有发达健全金融体系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可以推动一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同世界发达金融国家缩短差距,开展竞争。依据离岸金融中心建立与发展条件,剖析中国图们江区域长春市、吉林市、珲春市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优势,运用AHP模型,对图们江区域离岸金融中心的区位选择进行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分析,最终得出长春市是建立图们江区域离岸金融中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