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外来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大量译介的同时,应当注意译本的质量。从儿童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的传输等三方面看来,有必要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引入译者主体性。从《格林童话》的几个中译本中的语言使用、翻译选材以及文化传输等三方面来考证,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是确实存在的,并且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被引入中国,但是译作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时要采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应以目标语儿童读者为中心;忠实于原文文本;适当的采用直译、意译、省略删减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翻译出更受孩子们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史,没有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来”,就没有当今的中国儿童文学.本文试图从意识形态、历史政治时代背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推动翻译的主体力量这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儿童文学“引进来”背后的文化推手.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作为一个文化强国把中国的文学作品输出到国外,让更多的外国友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人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这是每一个译者的使命。在这样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佳作在这个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开始不断涌现,曹文轩和杨红樱的高水准的原作和译著无疑是海外文化传播最成功的例子,再如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是新中国出版史上第一次非常大规模的翻译儿童文学著作的活动,这为国外更多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以便于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多障碍,中国儿童文学翻译还属于起步阶段,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也有诸多问题,中国儿童文学优秀的英译作品发展速度缓慢,无法像英语儿童文学作品那样在世界普及,要想扩大其国际影响力,要想让更多有实力的作家作品走向世界,高水准的翻译无疑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本文旨在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的要求,在一些翻译学者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上,如目的论,归化翻译策略、接受美学理论和翻译美学理论对儿童翻译特点的反思,从而寻找可以让中国儿童文学外译作品获得更多国际影响力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国内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比较薄弱,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更是少见.文章对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以《海的女儿》任溶溶译本和叶君健译本为研究个案,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从句长、词类、标点等微观层面考察译者风格.研究发现:任译句子偏长,用词丰富;叶译句子短,叹号等标点符号频率高,感情丰富;叶译的类符/形符比低,词汇密度低,语言更简单,易读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自晚清开始,我国不断引进的国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丰富了国内儿童读者的精神食粮。但由于儿童文学的创作者、翻译者和读者群的相异性,使儿童文学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所以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应注意尽量译出“童味”;选词要简单;要善于将长句化短,这样才能翻译出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来。  相似文献   

7.
结合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在整体性、同一性和互动性方面的共性,通过对《奥兹国的稻草人》、《红色童话》、《橄榄色童话》、《伊索寓言》、《彼得.潘》等儿童文学中一些片段的翻译进行解析,分别从内容、形式及修辞手法等角度阐述翻译文本中儿童文学本身所蕴含的美,具体表现为译者不仅要通过词美、句美、意美来传达原文的含义,也使儿童本身成为构造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意义的一部分,表明重视美学对儿童文学翻译的不可或缺,把握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之间的共性并合理利用、加以发展,将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进程。  相似文献   

8.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的目的作为所有翻译行为所应遵循的首要法则,即目的决定方法.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对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小说<哈利·波特>及其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儿童读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国春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108+123-108,123
文学研究会在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引进方面曾取得较大的成就,丰富并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及发展。文研会在儿童文学翻译的选材、翻译方法及语言风格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之处,体现出文研会“艺术为人生”的宗旨。在翻译目的的统领儿童文学翻译标准可根据需要适当作出功利性的改变,以满足儿童需要及时代期许。  相似文献   

10.
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 《科技信息》2008,(12):157-157
讨论儿童文学翻译,涉及很多相关问题,例如,谁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如何思考,思考什么?爱好为何?关于文学阅读有何能力?等等.本文踏进儿童的神秘世界,与儿童进行亲密接触,以进一步了解儿童与文学的关系,儿童文学及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诗词英译综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诗词在中国诗词史上占居重要的地位,其英译版本也达到了12种以上。本文对毛泽东诗词的译本及翻译研究情况做一综述,并考察了12个英译版本的翻译策略。着眼于诗词形式上的忠实与叛逆、译者的主体性、诗性语言的再造等几个方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茅盾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现代文学大师,也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面向大众的公开演说,是茅盾先生启蒙民智、传播新文化、推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形式之一。新、旧两版《茅盾全集》收录了茅盾的大量演说稿,虽力求搜罗齐全,但仍不免集外遗珠。《茅盾先生对于苏联的观察》《苏联的妇女和家庭》等三篇演讲记录稿,便是两版《茅盾全集》失收的佚文。这些演讲稿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与考察茅盾先生的文学创作与生平活动,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浪漫主义诗人喜玛拉雅山人(本名萧蒂岩),在西藏生活工作四十年,刻意追求新诗理论倡导者毛泽东关于古典诗词+民歌+自由诗=新体诗的探索道路,不辞劳苦地广泛探求新诗的体格,包容各种形制的新诗创作,试尝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为新体诗的继续探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蓝本——《神女惊梦》。同时,获得了较大的诗歌创作成就。当诗人充满激情写作时,那是在与珠穆朗玛神女交流信息;当诗人刻意追求诗的民歌形式时,诗歌就有可能缺少激情。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生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其调查研究的实践方法与基本观点历久弥新。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新时期认真领会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高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魅力合法性在“文化大革命“中彰显得强烈而突出,其魅力合法性的来源是他具备魅力品质以及人们对魅力品质的认同;魅力合法性的表达主要是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毛泽东顶礼膜拜,社会中充满着狂热凝重的个人崇拜气息;魅力合法性的终结即魅力合法性的平凡化,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非理性崇拜趋弱并消失.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从1921年9月到1930年9月先后8次来到安源,开创、领导了闻名天下的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安源成为毛泽东在江西伟大革命实践的第一站,成为毛泽东实现早期革命生涯重大飞跃的地方,成为毛泽东缔造新型人民军队的地方,成为毛泽东早期革命思想初步形成的地方。近十年的安源革命运动展示了毛泽东非凡的领导方略和策略思想,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容应对复杂局面,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只出国访问过两次前苏联,第一次访问虽然由于各方面原因处于被动状态,但通过访问,两国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从而为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第二次访问时虽然毛泽东受到很高规格的接待,中国也由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拥有崇高威望而处于平等甚至相对主动状况,但访问后中苏关系却开始渐行渐远,最终走向严重对立。毛泽东的两次访问成为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史上的两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毛奇龄在明清易代的社会、文化时代中,与当世学者往来密切,投身于当时的重大学术活动。毛奇龄广泛、持久的交游,为其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和便利的条件,并有力地扩大了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于毛泽东曾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现在很多人因此将他看成极度节俭这一消费观的典型代表。文章以毛泽东的生活帐为资料来源,对其生活消费观进行客观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在个人消费上讲求公私分明,生活开支量入为出,消费结构较为合理,他在物质消费方面注重节俭,但在精神追求上却毫不吝啬。他的生活消费观具有科学、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青年毛泽东深受近代“新民”思想的影响,在探寻改造中国社会途经的过程中深切关注和严肃思考着“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认为我国的国民存在着迷信盲从、缺乏自主性、急功近利、虚伪相崇、思想狭隘、门户相争的弱点,这是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民主和科学思想不发达的结果。他主张把国民改造成具有自主性和主体性,坚持真理,立真志和顽强的意志力的新型的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