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所有观察的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36例。治疗组用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20ml加人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1次。对照组选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8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口服药物及其他输注药物两组一致,伴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冠心病等患者给予相应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陈诚  郑峥 《科技信息》2007,(24):495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短期预后.方法:87例TIA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治疗组加用疏血通,观察并评价其治疗TIA的短期预后.结果:治疗组显效率达77.8%,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达95.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80.9%(P<0.05);治疗组用药后平均每周TIA发作次数(1.0士2.4次/周)显著低于对照组(3.0士4.3次/周).结论:疏血通能够改善TIA患者短期预后,能够控制、减少发作,无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对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量子血疗效观察,并设对照组24例,结果表明,血疗组病人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加用量子血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的提高疗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观察联合使用多巴胺和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HIE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和纳洛酮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巴胺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西药联用在癫痫治疗中的方案选择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0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8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1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观察组2采用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对比各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1总有效率91.67%,观察组2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1、观察组2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小于0.05,观察组1、观察组2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1与观察组2总有效率及癫痫发作次数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比相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治疗风险,是更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范永新 《甘肃科技》2022,(10):136-138
探讨针对脑梗死复发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54例脑梗死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详细统计脑梗死复发情况以及脑缺血发生情况。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以及HDL-C等血脂水平相对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在6个月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相对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3.70%、脑缺血发生率3.70%相比对照组22.22%明显更低(P<0.05)。针对脑梗死复发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效果明显,在有效控制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时也能避免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而降低患者脑...  相似文献   

7.
王丽梅  史继娥  陈鸿 《甘肃科技》2016,(23):121-123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选取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丹红注射液40m 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口服,1次/d,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NST、ΣST的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4d后临床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6.0%、78.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4d后的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8.0%、76.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NST、ΣS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  相似文献   

8.
探讨补肾活血汤结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分析,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髋关节活动度和疼痛感评分,并加以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和疼痛感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和疼痛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活血汤结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显著,且效果长期稳定,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探讨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庆浪县黄花滩镇卫生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心率改变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改善程度比对照组好,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过关键医疗质量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监控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参照卫生部脑梗死单病种质控要求和美国"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GWTG)卒中项目制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KPI,从2010年3月开始对本中心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控。以本中心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卒中资料库的数据作为历史对照,并将缺血性卒中的KPI与美国及台湾GWTG卒中项目的研究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565名。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数据对比,实施KPI监控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 h内到院溶栓率从28.6%提高到50.0%(P=0.009),发病后3.5 h内到院患者的溶栓率从31.6%提高到36.2%(P=0.703);在深静脉血栓预防、出院时降脂治疗及建议、戒烟建议、吞咽困难筛查、卒中健康教育、康复评价及干预方面有明显改善(各P<0.01)。缺血性卒中整体指标与美国GWTG卒中项目2009年数据部分指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台湾数据相比有明显优势。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在出院时降脂治疗及建议、戒烟建议两方面有明显改进(P<0.05),其余各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实施KPI的监控可以明显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医疗质量,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1.
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长期疗效。选取永登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长期疗效,并比较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咳血、咳痰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长期疗效明显,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选择武威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将他们分别纳入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红花注射液治疗,以治疗14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及对比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红花注射液医治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前者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9%vs 21.73%,P﹤0.05)。红花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均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将两者联合应用,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有着显著效果,同时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选取甘肃省庄浪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2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明显,能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郄海信 《甘肃科技》2016,(1):116-117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HIE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节苷脂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效果。选取武威市中医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NIHSS评分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_(1α))、血栓素B_2(TXB_2)、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指标水平。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组间对比,观察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MT厚度与斑块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小,2组患者IMT厚度与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keto-PGF_(1α)、TXB_2、NO、ET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6-keto-PGF_(1α)、TXB_2、NO、E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麦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利于修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减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缩小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喹硫平搭配帕罗西汀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疗效。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搭配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和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同时观察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和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喹硫平搭配帕罗西汀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疗效明显,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分析。选取甘肃省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明显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复习我科住院且有完整资料的脑血管病人,分为脑出血、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并与健康正常组比较,通过头颅CT检查判断有无脑白质疏松(LA),统计LA发生率和分级情况。结果脑血管病患者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较健康正常人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08),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LA发生率分别为53.3%、40%,与健康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LA发生率为23.3%,无差异性(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伴发LA的严重程度也明显重于其它三组。结论脑白质疏松症与脑血管病,特别是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5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探讨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选取甘肃省天祝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尼可地尔。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息心电图ST段导联个数与压低幅度的变化。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ST段导联个数及压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息心电图ST段导联个数及压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明显,有效的减低药物不良反应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ST段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