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正畸治疗,为义齿的修复治疗创造良好的必要条件,使义齿不论在功能及美观上都能达到满意效果。方法利用正畸方法对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修复前的正畸治疗。结果62例病例经正畸与义齿修复的联合治疗,均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结论对于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病例,该方法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美观、功能及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期矫治应用于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错(牙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的错(牙合)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而后据情况拔牙行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或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第二期治疗.矫治结束后,评价矫治疗效.结果患者下颌后缩、上颌微突的面部侧貌明显改善,上下牙咬合关系,覆牙合覆盖等都满意.结论二期矫治能够明显改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的错(牙合)患者面形,从而达到较理想的矫治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正畸后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正畸方法先矫正错[牙合]畸形,正畸后修复。修复体类型包括固定桥,粘接桥,光固化美容修复等。结果1~4年随访,前牙美观对称,咀嚼功能良好,成功率91.3%。结论正畸矫治结合修复是一种很好地解决年轻患者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错(牙合)畸形是患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之一,我们本着预防为主的目的,对长乐的921名13-14岁的青少年进行错(牙合)畸形的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并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进行调查.结果:长乐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47.12%,在Angle错(牙合)分类中,Angle Ⅰ类错(牙合)所占比例最大,为58.06%.结论:长乐乐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口腔正畸知识的宣传工作,预防错(牙合)畸形的发生,降低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上颌前突及牙列拥挤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如不及时矫治,将会对上颌骨发育、咀嚼功能造成影响,更会造成开唇露齿,唇部隆突而直接影响容貌美观,给患者造成心理障碍.我们应用上颌限制器与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技术)治疗开(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15例不同类型的开(牙合)畸形病例进行矫治.结果:全部病例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2~3月)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磨牙形成相对稳定的尖窝咬合关系,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以有效竖直后牙,得到以牙性交化为主的(牙合)平面的变化,有效、快速矫治前牙开(牙合).具有疗效好、疗程短、适应症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期矫治应用于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错[牙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的错[牙合]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而后据情况拔牙行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或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第二期治疗。矫治结束后,评价矫治疗效。结果:患者下颌后缩、上颌微突的面部侧貌明显改善,上下牙咬合关系,覆[牙合]覆盖等都满意。结论:二期矫治能够明显改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的错[牙合]患者面形,从而达到较理想的矫治目标。  相似文献   

8.
反(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近年来,对反(牙合)的治疗由于早期矫治理论的指导,以及临床矫治方法的不断完善,使得临床医生对反(牙合)的矫治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是口腔临床上较常见的牙[牙合]畸形。该畸形对口腔功能及颜面外观等有较明显的不良影响,患者及家属要求治疗的愿望比较迫切。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有加重的趋势,且矫治的难度也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0.
牙颌畸形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先天因素、后天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牙颌畸形不仅会导致语言障碍,降低咀嚼效率,影响牙周健康,甚至能影响人的心理状况。而正畸矫治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病状。然而在正畸矫治过程中,医师的矫治方式不当和患者的依从性不高,将会直接影响到矫治的效果。该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牙颌畸形的病因、危害、正畸方式、正畸后的保健进行综述,旨在为牙颌畸形患者了解牙颌畸形的病因和危害以及保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骨性安氏Ⅲ类错畸形是口腔临床上较常见的牙颌畸形。该畸形对口腔功能及颜面外观等有较明显的不良影响,患者及家属要求治疗的愿望比较迫切。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有加重的趋势,且矫治的难度也明显加大。因此,正畸学者们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6例(10岁左右)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具有显效快,制作简便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6例(10岁左右)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具有显效快,制作简便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反(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近年来,对反(牙合)的治疗由于早期矫治理论的指导,以及临床矫治方法的不断完善,使得临床医生对反(牙合)的矫治有了提高。但是对反(牙合)的早期发现,早期矫治这一理论认识,即反(牙合)最早期在什么时候开始矫治的掌  相似文献   

15.
何建民 《甘肃科技》2000,16(5):67-67
本文作者自1989 年以来先后在门诊收治55 例上前牙排列拥挤的患者现就其疗效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简单的阐述1 材料与方法自1989 年1999 年共收治55 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 例年龄19 28 岁平均年龄20.5 岁手术正畸牙数为75 颗其中中切牙49 颗侧切牙26 颗上前牙间隙5 例上前牙拥挤50 例唇向错位36 颗腭向错位27 颗扭转牙2 颗所有患者均为放弃常规矫治方法美观意识强烈坚决要求手术治疗的年青人通过临床及拍片检查确定接受手术正畸的牙齿无牙体病牙周病和根尖周病术前均取记存模型并在模型上制定出手术方案向患者及家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固定矫治后头影测量值的变化.方法:选取年龄在9~12岁的混合牙列期反牙合患者19例(女性12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11.25岁),均采用固定正畸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对患者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颅面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SNA、SNB值均有增加;前面高特别是前下面高增加更明显.结论:固定矫治配合Ⅲ类牵引可有效地促进上颌骨发育,纠正替牙期反.  相似文献   

17.
正颌外科是应用外科手术和口腔正畸学的方法联合矫治牙颌面畸形,使病人容貌美观,牙齿排列整齐。由于遗传或发育的原因,有些青少年出现面颌骨三维空间结构比例失调,形成各种牙颌面的畸形,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而且容貌畸形还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1,2]。因此,正颌外科病人的心理特征、术后心理适应性及其变化规律容不得忽视,否则成功的手术治疗及良好的正畸矫治并不能获得患者满意的结果,甚至可发生医疗纠纷[3]。我院开展正颌外科与口腔正畸科共同矫治牙颌面畸形已10多年,为400多例牙颌面畸形患者矫治了牙颌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软组织变化.方法:对29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用功能矫治器(FR-2)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5项软组织指标的变化.结果:早期的功能矫形治疗,患者多数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但也有部分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功能矫活能使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病例仍需要二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Nance腭托增强后牙支抗,用于矫治安氏Ⅰ类1分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例安氏Ⅰ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拔牙减数后,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Nance腭托增强上后牙支抗,测量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矫正后26例患者磨牙呈中性关系,前牙内收覆(牙合)覆盖正常,侧貌改善;X线头影测量显示U1-L1、U1-SN、U1-NA、L1-NB、IMPA、FMIA改变显著.结论 Nance腭托矫治安氏Ⅰ类1分类错(牙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牙合]伴牙列严重拥挤矫治的方法及设计。方法选自我科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严重拥挤病例共12例,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16.2岁。所有的病例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上颌配戴[牙合]垫,下颌拔除34、44,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解除下颌拥挤、反抬;第二步:上颌拔除14、24,同样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解除上颌拥挤。结果矫治时间为16~23月,平均为20月,矫治后患者牙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咬牙合关系良好,面部侧貌协调。结论通过分步完成上下颌拔牙减数,首先可以解除前牙反[牙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