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媒的多样化,既给广播电视带来了多样化的机遇,也给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素养要求。而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扩张,使节目的传播和制作方式日益多样化,行业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力结构更加复杂和多元,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从业人员能更注重综合技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该文将深入分析播音员主持人在激烈竞争中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尤其是在各种新兴媒体形式出现以后,传统的新闻媒体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新闻播音工作在新闻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新闻播音主持人是连接新闻媒体和观众的桥梁,在新形势下想要提高新闻广播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要提升新闻播音主持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本文将围绕新闻播音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分析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素质的基础上,对如何提升新闻播音主持人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杨霞 《科技信息》2013,(19):506-506
<正>现今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时代,多种媒体都高速发展。电视作为传播现代信息和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穿插于节目中直观、生动的表达,是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任务,如何找到最合适的定位,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好与观众情感沟通的中介作用,从而更加吸引观众已成为当前从事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确立适合栏目特点,又能表现自我气质和语言特色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浅析电视新闻播音技巧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蓉 《科技信息》2009,(20):I0218-I0218,I0221
播音技巧是对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播音员主持人在业务上不断创新的要求。本论文从八个方面探讨了电视新闻播音技巧的培养,包括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积极的播音状态、播音形态要多样化、掌握合适的播音速度与节奏、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情操的培养、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和谐统一、记者的素养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获得有用信息是观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最终需求,而播音主持人作为节目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其语言表达效果将直接影响观众对信息的获取,对节目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然而在当前的广播电视节目中,不少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给节目和文化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不良影响.文章首先就播音主持人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简述,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和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播音美学的研究,对于提高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再创作水平,起着促进的作用。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再创作,要达到使受众赏心悦耳,得到美的享受的传播目的,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必须有健全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播音主持人作为当代新闻信息的主要传播者,是观众和电视节目沟通的联系者.与此同时,播音主持人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优质电视节目实现的基础,播音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视节目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播音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成为当前节目吸引观众的重要途径,然而如果播音主持人语言过分个性化,脱离了节目的需要则会适得其反.在这样的情况下播音主持人个性化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就播音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表达做出初步的探究,以期能够对相关播音工作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闻工作者,拥有一幅符合媒介传播特点要求的嗓音是每一位从业者所追求的.作为职业用声者来说,应该重视科学练声,依据科学的发声技巧,建立正确的播音、主持艺术观念,运用好自己的噪音,使之成为游刃有余的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9.
王方 《科技信息》2012,(27):215-215
新传媒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广播电视传媒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新传媒技术在节目制作中与播音主持的良好结合,使得节目的样态极大丰富,主持人也因此有了更广泛的发挥空间。不仅如此,在现代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中,新传媒技术也发挥了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播音主持人需要具有极高的综合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控制和应变能力。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是无法预料的,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解决,不论是语言能力、应变能力还是处理能力。总之,播音主持人要及时解决突发事件,将节目继续主持下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们对精神文化有更高的要求,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播音主持人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播音主持人的加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分析播音主持人语言控制与应变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探究播音主持人提升语言控制能力的策略和提升应变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办学虽然机遇众多,但面临着师资力量尚为短缺、设备投入尚显不足和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现实问题,应大力提升专业教师综合素质,保证和加大办学投入,强化教学体系的科学运作和过程管理.针对地域生源差异因材施教,开展好课外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对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当前播音员、主持人用语不规范现象日趋严重,具体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有声语言表达以及风格表现等方面.原因在于:队伍急剧膨胀,规范意识欠缺,审美理念有误区,不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选拔制度和监听、监看制度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明星化的播音员主持人越来越多,真可谓群星璀璨。但有些播音员主持人淡忘了对本质力量的锤炼与追求。回归本源就是播音员主持人本质力量的回归。播音员主持人需要进行表达、训练、素养、创作和人性五大回归。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体制、学科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现阶段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如何对当前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何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建设中所关注的焦点。对此,笔者拟从教学实际出发,浅析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问题和现状,并寻求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以期对今后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徐文娟 《科技信息》2011,(30):417-4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级电视台主持人队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匮乏。市、县级电视台由于体制改革、频道扩充等原因,主持人队伍出现了外流、断代、难招等困窘局面。但因为发展需要,又不得不接受现实,降低主持人的选拔任用标准,使主持人队伍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状。不管是广播还是电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配音或播音主要是让人听的。如果一条新闻或一个专题节目的主题很好,采访也很到位,编排也很好,稿件文笔流畅,  相似文献   

16.
刘向辉 《科技资讯》2010,(36):241-241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核心,在播音主持中,需要主持人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发自内心的表达情感,合理的宣泄情绪,才能将本来没有生命的新闻变得有生命力,才能与观众建立起一种亲人般的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17.
播音员或主持人是媒体的代言人,他们代表着一个栏目、一个频道,甚至代表着媒体的形象。一般情况下,播音员的工作就是把编辑完成的稿件进行再度播音创作,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只要吐字清晰、语言规范、表达正确,播音员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信息科技及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我国新闻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新闻媒体从业者方阵中的重要一环.但是随着国内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的不断增多,"播主热"的背后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师素质不高、教材陈旧和教学环节与现实脱节等问题.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师队伍的优化及培养学生综合媒介素养等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出具有时代竞争力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是一档优秀节目的主持,更能够拉近电视与观众的中介,它缩短收视者与传播者的距离,主持人只有了解所主持的节目,正确的分析自己的节目定位才会与节目相融合,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丰富的主持过程中会透露出来丰富的人格魅力、稳练的素质修养,他会给节目增光添彩,成为节目的标志特色,许多观众因为喜欢这位主持人而更喜欢他主持的节目。所以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要想使观众接受认可,需要在主持人形象定位上下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呈现出专业化发展趋势,记者型主持人也应运而生,他们以自如、镇定、专业、从容的形象,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核心要素之一。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对于记者型主持人的素质也逐步提高。而记者型主持人素质的培养,需要多种途径来实现,该文将分析记者型主持人应具有的素质和培养的主要途径,通过笔者的分析,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中,主持人的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强化心理素质、加强业务能力以及个人形象等途径得到实现,通过这些系统的、积极的、有意识的努力,记者型主持人将为做出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