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丙酮溶剂法合成了降黏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钠(RJY-8),考察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和耐盐性,降黏剂质量分数、油水比、温度对其降黏效果的影响,以及助溶剂、聚合物对它的降黏增效作用,得到了适应于塔河稠油的降黏配方。结果表明:RJY-8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高盐地层水中仍能保持优异的界面活性;增大RJY-8用量、降低油水比以及升高乳化温度均可提高塔河稠油的降黏率;尿素及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均可提高RJY-8的降黏效果,二者复配使用能降低降黏剂的成本。因此,选用RJY-8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尿素复配作为塔河稠油的降黏配方。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入流条件对球阀内油水环状流动状态的影响,采用VOF模型追踪油水界面,并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描述湍流,建立油水环状流控制方程.分析了不同入流条件(速度、油相性质)下的油水环状流的油相体积分数、阀两端压力差、油相粘壁距离的变化.结果表明,油相流速增加,油相体积分数先增加而后趋于一定值,阀两端压力差呈现上升趋势,油相粘壁距离先下降而后上升.随着油相粘度增加,油相体积分数增加、阀2端压力差增加、粘壁距离降低.  相似文献   

3.
市场动态     
本产品不仅可以使稠油交稀油。降粘幅度在100倍以上.而且能降低原油在岩石表面和钢管表面等一切负性表面的粘附力.在井壁上形成水膜,使原油开采成本大大减小.并能保护地层.使产油率增加30%以上.这是目前任一种降粘剂所不能比拟的。另外.本药剂能提高原油品质.易于原油脱水脱盐.在长  相似文献   

4.
耐低温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稠油乳化降粘机理和表面活性剂配伍技术 ,开发出适于大庆黑帝庙稠油的耐低温乳化降粘剂 ,对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进行了研究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 ,低温 (15℃ )下 ,降粘剂浓度为0.5 %时 ,对黑帝庙稠油降粘率达94 %以上 ,在剪切速率为10~1000s -1范围内 ,不同油水比条件下形成的乳状液均显示剪切变稀型的假塑性流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海上常规稠油油田前期通常采用注水开发,由于原油粘度相对较高,并且目标储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存在较强的水敏现象等原因,稠油油田注水开发效果逐渐变差。为此,以新型改性烷基磺酸盐为主要降粘驱油剂,通过复配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渗透剂以及高效防膨剂,研制出了一种适合于目标稠油区块的新型复合降粘驱油体系。分析了复合降粘驱油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复合降粘驱油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稠油粘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对储层钻屑具有较好的防膨作用,并且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良好;该体系可以使岩心水驱后的采收率提高30%以上,具有良好的降粘驱油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经新型复合降粘驱油体系处理的三口井,平均日产油量提高48.6m3/d,平均含水率下降82.7%,达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所谓含蜡原油结构是指一定条件下原油中蜡晶颗粒相互连接所形成的一种充满整个体系的网络。采用流变学测试及分析技术试验研究含蜡模拟油的特征温度、粘温特性、流变特性,采用偏光显微技术分析含蜡模拟油凝胶状态时的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含蜡原油在一定条件下明显存在结构,共形成与原油所含蜡分子的大小与数量、蜡晶颗粒的对称性及大小密切相关,含蜡原油结构的存在是其粘异常和流动性丧失的主要根源。这为含蜡原油降凝降粘途径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胜利油田新滩区块稠油乳化降粘研究结果表明:稠油在乳化降粘配制O/W乳状液时,会形成部分W/O/W多重乳滴,这种多重乳滴的多少和性质与配制O/W乳状液的方法有关。当用纯稠油与活性水配制时,形成的多重乳滴少,其主要是中间油相与外水相油水界面膜的破坏。它的破坏对整个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小。而利用高内相W/O乳状液用转相法配制O/W乳状液时,会形成较多的W/O/W多重乳滴。这种乳滴的破坏对乳状液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褐煤(油页岩)制取稠油掺水降粘添加剂的开发研究于1990年2月21日在我校(华东)通过专家鉴定。专家们认为,这种新型高效降粘添加剂在国内外尚属首创,并且已经实践证实降粘效果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这项研究成果是炼制系杨秋水、曹重远教授领导的科研组取得的。他们自1984年开始经过了几年的实验室大量工作,此后在山东省龙口矿务局等有关单位的协助下,终于建成一套中试装置,加工出的产品在胜利油田单家寺稠油热采矿进行单井地面管输的现场应用试验,这种命名为“GY-1型添加剂”在一定的油水比时,添加量若为0.27%左右,管输压力降就可减少50%以上,这一明显的效果令人振奋。由于实验开发的转化技术和产品应用效果,中试  相似文献   

9.
真空滤油机油中水分真空蒸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工业废油处理研究与实践的需要,着重分析了真空滤油机油中水分真空蒸发的机理,指出了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脱水温度、提高真空度,是达到真空条件下油水分离,即矿物油脱水目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以对叔丁基酚醛树脂作为引发剂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合得到二嵌段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破乳剂。采用端基酯化法,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浓硫酸对二嵌段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破乳剂进行酯化,合成了一种高效原油破乳剂,并采用锦州9—3油矿的原油进行了实验室破乳脱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酯化后的二嵌段聚醚破乳剂在70℃,加药质量浓度为50mg/L,脱水15min时脱水率为75%;脱水90min时脱水率达到了93.75%,实现了出水速度快,破乳效率高且油水界面整齐。  相似文献   

11.
空心杆掺稀油深层稠油举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稠油粘温关系和深井举升工艺进行了研究 ,结合实验室掺稀油降粘效果研究结果 ,对空心杆泵上和泵下掺稀油举升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及现场生产表明 ,空心杆掺稀油举升工艺能有效地改善井筒流体流动条件 ,保证油井以一定的产量进行稳定生产。空心杆泵下掺稀油能改善泵吸入口处原油的流动性 ,但对泵的实际排量有影响 ,且影响生产压差。空心杆泵上掺稀油没有解决原油进泵阻力大的问题 ,因此在泵吸入口处原油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吐哈低粘低渗-特低渗油田渗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吐哈油田大量的岩心测试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并确定了低粘低渗-特低渗油田的渗流特征为随着储层物性的变差,压敏性增强,流体可流动区间变小,启动压力梯度增大;在油水两相区,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大,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很快,水相相对渗透率上升很慢,残余油饱和度下水相相对渗透率值很小;在水驱油过程中,对于不同的韵律层,由于油水粘度比小,可以自动调节水淹剖面,导致了层内纵向上活塞式驱替特征十分明显,表现出与中粘中高渗油田的渗流特征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梁飞 《中国西部科技》2010,9(5):44-44,33
塔河油田六、十区属于超稠油区块,目前的稠油开采方式主要有掺稀油降粘、电加热降粘、化学降粘。但随着稠油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稠油掺稀生产需要的稀油资源出现了较大缺口,而电加热降粘虽然技术比较成熟、效果较好,但用电量大、成本高,因此使用降粘剂替代稀油进行稠油掺稀生产,减少掺稀油用量,能有效解决稀油资源短缺的难题,是维持油井正常生产和节约稀油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空心杆掺稀油深层稠油举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稠油粘温关系和深井举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验室掺稀油降粘效果研究结果,对空心杆泵上和泵下掺稀油举升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及现场生产表明,空心杆掺稀油举升工艺能有效地改善井筒流体流动条件,保证油井以一定的产量进行稳定生产。空心杆泵下掺稀油能改善泵吸入口处原油的流动性,但对泵的实际排量有影响,且影响生产压差。空心杆泵上掺稀油没有解决原油进泵阻力大的问题,因此在泵吸入口处原油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研究水溶性降黏剂和油溶性降黏剂的在常规旋转黏度计测试条件下的降黏效果、岩心渗流条件下的流动特征以及微观渗流特征,分析油水比对其渗流特征的影响及其提高采收率机制.结果表明:水溶性降黏剂作用下油水两相渗流阻力大幅度升高,油溶性降黏剂能够降低油水混合物的视黏度和渗流阻力,但降低幅度较低;含水率越高,水溶性降黏...  相似文献   

16.
模拟油乳状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煤油与原油配制模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应用显微镜测定了模拟油乳状液粒子的粒径.实验确定了配制模拟油乳状液的最佳原油与煤油比、乳化速度、乳化时间和油水比.对破乳剂OX-9354和OX-9351在模拟油与原油乳状液中的脱水情况进行了对比,表明脱水率变化趋势相同,模拟油可以用来评价破乳剂.  相似文献   

17.
掺稀降粘是超稠油井筒举升过程中有效降低井筒摩阻的方式之一。针对现有的掺稀优化评价方法,本文根据掺稀工艺建立了超稠油井筒掺稀降粘模拟装置,通过和旋转粘度计测量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井筒降粘模拟测量。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掺稀比条件下的井筒粘度变化。对比结果发现,井筒掺稀降粘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沿着井筒流动,稀油不断分散稠油,降粘效率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浓度聚驱采出液油水分离效率及其给常规交-直流电场带来的冲击,开展了该类采出液的乳化行为及脱水方法研究,研究中综合了集输工况条件下的采出液转相特征、电负性、乳化油珠粒径分布、界面性质、乳化体系的微观形态及瓶试法油水分离实验,并基于所建立模拟装置评价了脉冲供电脱水对高浓度聚驱采出液破乳脱水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高浓度聚驱采出液复杂的乳化行为与含聚浓度直接相关,含聚浓度上升使其电负性增强,转相点呈不同程度降低,且由于促进了黏弹性界面膜的形成,乳化粒子聚并和相分离的难度增大;辅以化学破乳的脉冲供电电场脱水工艺能有效改善分离效果,提高脱水操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驱粘塑性非牛顿原油在地层下呈强非线性渗流特征,建立了描述其流动过程的数学方程; 采用全隐式离散、牛顿- 拉弗松方法迭代线化,稳定双共轭梯度方法求解,对特定初边条件下二维油藏油水两相流动问题作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驱非牛顿流体驱油效率明显低于水驱牛顿流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空化射流技术开展了稠油降粘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条件自行设计和制造了空化射流稠油降粘实验系统,并利用该实验系统研究了两种空化喷嘴及空化射流处理次数等参数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稠油在空化射流处理前后粘度发生的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空化喷嘴对稠油的降粘都有一定的作用,稠油粘度随着空化射流处理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通过角形空化喷嘴和风琴管空化喷嘴处理后,稠油粘度最大降低52mpa?s和88mpa?s,降粘率分别为13.33%和18.49%。实验验证了空化射流技术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变稠油的性质,实现稠油的降粘,改善稠油的品质,在合理运用下可以成为一种稠油降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