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水雾扑灭B类火的全尺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MO有关测试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全尺度动力机舱模拟灭火实验。实验中采用的是局部保护细水雾灭火系统,通过改变通风条件、预燃时间、喷雾方式及火焰功率等因素,考察了它们对系统灭火有效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水雾系统可有效扑灭动力机舱内设定的各种工况下的油池火和油雾火,与气体灭火系统相比,受通风条件影响小,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及CO、CO2浓度,因而系统工作期间消防人员和操作人员可安全进入。在油池火灭火实验中发现通过火焰冷却灭火时所需时间较短,而依靠燃料表面冷却灭火时则时间较长。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采用侧喷方式时,系统的灭火性能将大大提高,而较长的预燃时间则有利于细水雾扑灭油雾火。  相似文献   

2.
CO2灭火技术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忻州窑矿利用CO2气体扑灭井下火灾的事例,详细论述了CO2灭火机理和CO2气体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总结了CO2气体灭火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装置使用和CO2气体灭火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类似事故的处理提供有宜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自己的设计实例,从CO2气体的灭火原理,系统分类,介绍了CO2全淹没灭火系统的灭火剂用量、管网系统计算等设计计算要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自己的设计实例,从CO2气体的灭火原理,系统分类,介绍了CO2全淹没灭火系统的灭火剂用量、管网系统计算等设计计算要点。  相似文献   

5.
矿井地面固定式液态CO2防灭火工艺流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的实际情况,在分析CO2相态的基础上,为了防止液态CO2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产生干冰堵管,确定了液态CO2汽化输送的防灭火工艺流程,建立了液态CO2汽化管道输送的热力学模型.利用Aspen HYSYS V7.3软件模拟了液态CO2汽化管道输送过程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液态CO2汽化管道输送过程模拟与分析,得出了液态CO2汽化时摩尔流量与加热量、有效输送管长、管道出口温度等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加热器功率与管道入口温度、压力和管道出口温度、压力及管道长度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矿井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加热功率,提高防灭火的效率,优化液态CO2防灭火系统的工艺技术参数,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研究成果对促进CO2防治煤层自燃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锥形量热仪和单流体细水雾系统研究了细水雾抑制PVC火的过程,并观察了重燃现象的发生,测量了实验中热释放速率及O2,CO2,CO和烟气的浓度变化,并对不同细水雾工作压力及不同热辐射流量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由实验可知细水雾能快速扑灭PVC火,且压力越大灭火越迅速,但是在灭火后停止施加细水雾会发生重燃现象,且重燃发生的时间长短与作用在燃料表面的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液态CO2具有惰化降氧、汽化降温、抑爆及扩散范围大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采空区火源位置模糊、灭火危险大等难题。液态CO2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易形成干冰或流速过快极易发生堵塞、爆震现象,制约了在采空区自燃火灾防治中的应用。在分析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特点及CO2物性基础上,确定了液态CO2通过管路直接输送到采空区的防灭火工艺流程。通过建立CO2气-液两相管道输送热力学模型,利用Aspen HYSYS V7.3软件模拟计算CO2在管道输送参数变化及影响因素,得出的管道输送距离与温度、压力、流量、内径等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模拟确定了CO2气-液两相管道安全输送参数及现场应用工艺。在压力为2 200 k Pa,温度为-28℃,摩尔流量为75 kmole/h的条件下,管道输送内径为25.4 mm时,对应的安全输送距离不大于500 m;在内径为101.6 mm时,管道输送的安全距离不大于50 000 m.结果表明,模拟得出的输送工艺参数能够满足液态CO2防灭火系统管路直接输送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改进粉体灭火技术,探究惰性气体与粉体之间的协同灭火机理,选用碱金属化合物KHCO3超细粉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杯式燃烧器装置开展气固协同灭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KHCO3超细粉体熄灭甲烷火的临界灭火浓度为7.74 g/m3,在CO2、N2、He、Ar作用下,KHCO3超细粉体的灭火性能得到提高,分别在气体体积分数为13%...  相似文献   

9.
PDP选址驱动芯片高压管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DP选址驱动芯片实现低压控制高压输出,其中高压管的设计是关键,文中提出了能与低压CMOS工艺相兼容的高压管HV—CMOS结构及其中的高低压转换电路,采用TSUPREM-4与MEDICI软件对其击穿特性进行了相应的模拟分析;通过对已流水的芯片中的高压管进行分析验证看出该结构击穿电压大于80V,工作电流大于40mA。  相似文献   

10.
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新疆煤田灭火空间信息系统,为新疆煤田灭火提供集成的数据环境和可视化的分析平台,为灭火工程提供煤层自燃信息、燃烧面积、燃烧特征、灾害损失等信息,实现煤田灭火决策管理施工监测实施的一体化和可视化。系统的建立为灭火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信息支持,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烧碱、酒精酿造、合成氨等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CO2回收技术可以回收CO2,变废为宝,利用该技术设计的成套设备先进合理,全国领先,已向全国40多个工厂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均显著.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可以生产出食品级、工业级、高纯级CO2产品.该产品是化工的基本原料,用途非常广泛.它可用在炼钢、焊接、铸造、饮料、医疗、冷冻保鲜、农业气肥、化工基本合成物、灭火消防等行业中.年产能力1500吨,需厂房600m2,设备投资18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电80kW,生产人员10~30人.每吨综合成本110元,参考售价1000~1200元.  相似文献   

12.
CO2吞吐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CO2与原油接触时要求的混相压力低,且CO2能使原油的粘度降低和体积膨胀,因而成为注气采油中优先选用的气体。影响CO2吞吐效果的因素很多,通过对CO2吞吐机理的研究,结合室内实验和矿场分析,综合考察了油层孔隙介质和油层流体的性质,原油中胶质与沥青质的含量、自由气含量、实验压力、施工中流体的配伍性等因素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中胶质、沥青质的含量越高,吞吐效果越差;压力降低导致的CO2脱气可降低油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火灾动力学仿真软件(FDS)软件模拟研究低、中、高3种压力下细水雾对汽油池火的抑制过程。对比分析细水雾压力为1、3和5 MPa时的火焰区域内温度变化、烟气中O2和CO体积分数变化、灭火时间以及灭火用水量等情况。结果表明:细水雾抑制池火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火焰初步抑制阶段、火焰增长阶段和火焰再次抑制阶段。增加细水雾的释放压力,可以明显降低火焰温度,有效抑制火焰的发展。综合考虑灭火时间和灭火用水量的影响,中压细水雾具有灭火迅速、节约用水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冷镀锌钢管给水管材的问题引出了现代新型的给水管材,并根据各种管材在建筑中的运用范围分成了三个部分;室内给水各分区主干管,卫生间配水支管,给水引入管、室外给水及室内高压管,针对不同部分的管材运用及施工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昆明城市天然气高压管网东入城管线下穿即将运营的某高铁线路,为研究下穿管线涵洞顶管工程对该高速铁路路基的影响.在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和现场顶管施工观测,分析了下穿涵洞顶管施工引起高铁路基岩土体的运移规律、变形和破坏特征,以及顶进管道结构等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位移状态.结果表明:在现有涵洞顶管下穿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和参数下,该天然气高压管网涵洞顶管下穿对既有高速铁路路基的影响很小,基本不会影响该高铁线路的正常运营.研究成果对该顶管工程的安全施工及高铁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圣德 《科技信息》2013,(11):413-414
以国投新集刘庄煤矿171303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煤自燃防治为例,本文分析了大采高俯采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煤易自燃的原因,结合该矿井实际情况,提出了调整工作面风量、施工高位防灭火钻孔灌浆、喷浆堵漏、采空区注氮的综合治理措施。结果表明:此措施的应用使171303综采工作面架间CO浓度由674ppm降低至20ppm,保证了该工作面在过断层期间的安全生产,为大采高俯采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采空区防灭火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的调峰是天然气供应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简介了合肥市天然气的调峰情况,分析了调峰措施的现状及发展规划,采用高压球罐、高压管线和LNG调峰站共同调峰,确保安全稳定供气。  相似文献   

18.
云小强 《科技资讯》2008,(30):63-64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50000m^3大型储罐的焊接施工中,综合应用气电立焊、埋弧自动焊、CO2气体保护焊等高效焊接方法,进而大幅度提高焊接效率,焊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中煤平朔井工一矿19106工作面采空区火灾特点,采用以灌注大流量三相泡沫为主结合注水、灌注凝胶、风流调整、端头封堵等的综合防灭火技术对火区进行综合治理,使采空区火灾内CO气体浓度减低至安全标准以下,有效地扑灭了19106工作面采空区火灾,保证了19106工作面安全生产。研究结果可为煤矿采空区防灭火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复合型添加剂增强细水雾灭火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实验模拟研究了自制复合型添加剂对细水雾灭火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细水雾灭火有效性随添加剂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型添加剂显著增强了细水雾的灭火性能,最大可缩短灭火时间5~8倍。并且随着细水雾中添加剂含量的不断增加,油池火的灭火时间呈现出先快速下降,尔后略微增长的趋势;而木垛火的灭火时间则表现为平缓下降,并趋于饱和.对应最短灭火时间,油池火的最佳添加剂灭火浓度约为临界胶束浓度(CMC)的2~3倍,木垛火的最佳添加剂灭火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的(CMC)8~10倍.含添加剂细水雾扑灭火焰是物理化学复合作用机制,但主导灭火机理是燃料表面的冷却与隔离作用.并且对于油池火,添加剂灭火关键是表面活性剂在油面快速成膜.而对于木垛火,添加剂灭火关键是在表面覆盖较厚泡沫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