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2021年10月(秋季)对廉州湾近岸海域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廉州湾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富营养化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对该海域海水水质进行等级划分与评价。结果显示:秋季廉州湾海域的溶解态无机氮(DIN)浓度为0.149-1.587 mg/L,均值为0.493 mg/L;溶解态无机磷(DIP)浓度为0.010-0.084 mg/L,均值为0.033 mg/L;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0.89-3.27 mg/L,均值为1.47 mg/L。DIN呈现近岸高、中部低的分布;DIP由湾内至湾外呈递减趋势,梯度分布明显,受河流输入影响显著。调查区域的富营养化指数为0.48-76.25,均值为12.23,大多数站位的水质状况属于轻度至中度富营养水平,严重富营养化主要出现在南流江口附近的站位;有机污染指数为-0.15-7.20,均值为1.80,研究区域50%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南流江水质污染最严重,属于严重污染水域。总体来看,河流输入的陆源污染和人类对廉州湾海域的开发利用,是廉州湾海域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程度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陶晓娉  吴淼  刘熊  雷富  何喜林 《广西科学》2022,29(3):532-540
为全面了解广西北部湾海域水质污染状况,根据广西北部湾海域2021年8月(夏季)和2022年1月(冬季)表层海水调查数据,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广西北部湾海域进行水质污染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广西北部湾海域表层海水夏季和冬季pH、溶解态无机氮(DIN)、溶解态无机磷(DIP)和溶解氧(DO)存在不同程度超标,主要污染物为DIN和DIP,钦州湾和铁山港是各单因子主要超标海域。有机污染方面,仅夏季钦州湾湾内存在1个重度污染站位,在钦州湾和铁山港湾内出现中度污染,夏和冬两季分别占18.5%和13.6%,其余受污染海域同时出现在钦州湾、廉州湾和铁山港,夏和冬两季良好水质仅占3.7%和22.7%,均位于涠洲岛海域。综合污染方面,未发现严重污染水域,仅钦州湾在夏季出现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在夏和冬两季分别占40.7%和31.8%,夏季除涠洲岛外其他海域均受到综合污染,冬季仅钦州湾和铁山港受到综合污染。整体而言,单因子超标率、水体有机污染和综合污染程度在夏季高于冬季,在湾内高于湾外。  相似文献   

3.
根据海口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09-2016年对东寨港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的常规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法分析评价该增养殖区水质污染状况,应用秩相关系数法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东寨港海水增养殖区化学需氧量少量超标,溶解性无机氮和溶解性无机磷超标较严重;2009-2014年该海水增养殖区有机污染程度处于重度污染,2015-2016年减缓为中度污染;2009-2014年该海水增养殖区水体处于高富营养化水平,2015-2016年减缓为富营养化程度;趋势分析显示该海域水质呈逐年显著变好趋势.N、P尤其是P为该养殖区的主要污染因子,因此对富含N、P等污染物的治理是东寨港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6-2007年钦州近江牡蛎天然增养殖区、合浦廉州湾贝类(文蛤)养殖区的调查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评价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在监测和评价的环境质量因子中,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的绝大多数监测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海水水质标准(Ⅱ类)的要求,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适合发展贝类养殖生产。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铜、锌、砷等,这些监测指标在贝类养殖区局部出现超标情况,其中钦州近江牡蛎天然增养殖区2007年无机氮平均含量(0.40mg/L)超标0.34倍,铜含量最高值(39mg/kg)超标0.11倍,锌含量最高值(474mg/kg)超标2.16倍;合浦廉州湾贝类养殖区的东江口监测点2007年的无机氮(0.380mg/L)和活性磷酸盐(0.0362mg/L)略为超标,但均比2006年明显降低,2007年党江深水区监测点砷含量(39.11mg/kg)超标0.96倍。超标原因是养殖区外源污染或环境本底超标,而非贝类养殖自身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4年~2008年兴化湾近岸海域的监测调查资料,采用水质单因子质量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水平法对兴化湾近岸海域水体营养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兴化湾近岸海域近5年的富营养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已受到有机污染,并呈现出高富营养化状态,同时受到氮限制;有机污染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富营养化指数呈不显著上升趋势,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高度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茅尾海大蚝增养殖区海水水质状况,掌握增养殖区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预防由于养殖活动带来的潜在环境风险,该文利用2014年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对钦州茅尾海大蚝增养殖区海水水质监测数据,分别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有机污染指数、营养水平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了大蚝增养殖区海水水质现状,对大蚝养殖功能区水质现状予以评价,结果表明,茅尾海大蚝增养殖区海水水质综合评价全年为劣Ⅳ类,较为稳定。全年主要污染物为pH、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其中8月份活性磷酸盐在7个站点中均显示超标,化学耗氧量超标集中5月份。应根据海水水质标准并参考NY/T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对海水水质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郭钊  李萍  徐浩 《广西科学》2022,29(5):881-891
为阐明广西北部湾近岸养殖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来源,根据2013-2016年广西北部湾4个主要海水养殖区的海洋环境监测调查数据,分别应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养殖生物体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4个养殖区沉积物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4个海水养殖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从高到低为防城港红沙大蚝养殖区>北海廉州湾海水增养殖区>钦州茅尾海大蚝养殖区>防城港珍珠湾珍珠养殖区;重金属污染因子中,Hg的潜在风险程度最高。从地积累指数和级别评价结果可知,广西4个养殖区表层沉积物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Cu>Hg>As>Pb>Cd,其中Cu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如渔船活动、养殖活动)影响。养殖生物体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钦州茅尾海大蚝养殖区,其他3个养殖区的养殖生物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重金属的污染。因此,广西北部湾养殖区重金属污染状况不容忽视,尤其是Hg和Cu污染,未来仍需警惕。  相似文献   

8.
通过连续4年对温岭潮间带水质的取样分析,使用有机污染指数(A值)和富营养化指数(E值)进行评价,揭示了整个水体质量近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温岭潮间带水体富营养化指数逐年增高,富营养化范围呈上升趋势,有机污染程度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廉州湾近岸的海水理化要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廉州湾近岸水质监测资料,以DIN、PO4-P、COD为富营养化评价指标,分析廉州湾近岸海水理化要素测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廉州湾内河口区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分布较高,湾口区相对较低;水温季节变化不大,盐度春夏季低秋冬高,pH值季节变化不明显,COD夏季明显高于春季,活性硅酸盐冬季较低,DIN春季高于冬季,PO4-P春季大于冬季,廉州湾沿岸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与河口径流、沿岸河水、水产养殖排放物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街山列岛海域增养殖区表层营养盐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2010年春、夏、秋季中街山列岛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溶解态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和化学需氧量(COD)等水质指标及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海水温度、盐度、pH、溶解氧、COD、无机氮(DIN)、无机磷(DIP)的月平均值均呈季节性显著差异。COD平均值较低,均低于一类海水标准;就DIN而言大多数站位为劣四类海水,而DIP表现为大多数站位属于二或三类海水。E值表明海水基本处于高富营养状态,且富营养化状态指数中COD占优势,其次为DIN,这两者起到绝对性作用;N:P值表明调查海区的海水基本处于P限制潜在性营养;有机污染指数A值表明所调查海域海水基本处于轻度有机物污染。营养盐与盐度和pH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与磷酸盐的负相关最为显著,且各营养盐之间大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境污染评价方法,以期反映广西北部湾海域污染水平的客观情况,推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为该海域的环境生态研究以及富营养化问题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别对广西北部湾海域2010年6月和2010年9月调查的数据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并讨论利用多样性指数评价的合理性。【结果】广西北部湾海域污染等级处于轻中污染至无污染之间,其中利用水质化学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为轻污染,利用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价的结果为轻中污染至轻污染或无污染。【结论】水质化学评价与水质生物学评价在海域污染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利用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海域水质污染程度,其评价标准仍有待更多的调查来验证和修正。在实际评价中不能单从指数结果就轻易下定论,应结合理化监测结果,才能得到实际结论。  相似文献   

12.
用生物法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厌氧生物处理法,通过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产生的硫化氢作为沉淀剂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用含锌的化纤废水进行试验,锌的浓度可降低到1mg/L以下,同时还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
磷酸盐在大连湾时空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连湾由于接受附近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造成海域严重污染.影响大连湾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总磷.为此应用数值模型对磷酸盐的时空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验证的模型结果较好地再现了磷酸盐的时空变化.模拟结果显示,在空间分布上,磷酸盐集中在排污口附近区域,最大值出现在15^#监测点上;随季节变化,在夏季磷酸盐浓度最低为0.011mg/L,4月份达到高峰值0.22mg/L.陆源废水排放位置是影响磷酸盐浓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由模型计算结果得出的磷酸盐时空变化规律有助于大连湾海岸区域水质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4.
配水管网中三氯甲烷风险概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估天津市TD校区配水管网(简称目标管网)中消毒副产物的风险,以水中三氯甲烷(CHCl3)为代表性指标,对该管网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通过联合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回归)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建立了以耗氯量、总有机碳(TOC)质量浓度、水温、pH值、SUVA和氨氮(NH3-N)质量浓度为自变量的配水管网CHCl3风险预测模型;以不同风险概率下CHCl3质量浓度的分布情况,定义了管网水体的3级CHCl3风险等级,并根据风险概率和所制定的风险等级提出了分级控制标准.通过分析3级风险下模型各自变量的分布情况,确定了影响管网水质CHCl3风险的关键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水中TOC质量浓度、SUVA与目标管网水体的CHCl3风险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氨氮却对CHCl3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CHCl3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耗氯量和pH值则对结果的影响不大.统计结果发现,当水中TOC质量浓度、SUVA和氨氮质量浓度分别控制在0~3.8,mg/L、0~1.5,L/(mg·m)和0.25~0.50,mg/L时,可将CHCl3控制在低等风险水平(风险概率为0~0.2).  相似文献   

15.
Zheng  Wei  Kang  ShiChang  Feng  XinBin  Zhang  QiangGong  Li  ChaoLiu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0,55(24):2697-2703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is the highest river in the world. It flows from west to east through the southern part of Tibet. The mercury (Hg) speci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surface waters and soils near the bank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and its two tribu-taries, the Lhasa and Niyang Riv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June 2007. Simultaneously, major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were also measured at the same stations. Total Hg (THg) and total methylmercury (TMeHg)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waters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ranged from 1.46 to 4.99 ng/L and from 0.06 to 0.29 ng/L,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the background levels in river system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articulate Hg (PHg) accounted for 69% of the THg, and the two Hg species ha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r=0.990, P<0.01). Approximately 61%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g was controlled by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TSP). Reactive Hg (RHg)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0.10 to 0.36 ng/L, and this fraction may play a weak role in terms of the transport and fate of Hg in surface waters. Dissolved methylmercury (DMeHg) constituted 71% of the TMeHg and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MeHg (r=0.746, P<0.0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MeHg is not strong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Hg, RHg, temperature, pH,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TSP. In addition, the inflow of both the Lhasa and Niyang Rivers probably influenc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g in surface waters of the mainstream, but such an effect is not obvious for TMeHg.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水培实验的方法,首先分别单独研究了绿萝对水体中铜、铬的滤除作用;进而开展了绿萝对水体中铜/铬复合污染的滤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水体中铜浓度在0~3 mg/L范围内,绿萝对其去除率较高,14 d后去除率可达92%;而当水体中铜的浓度在4.5~10 mg/L时,绿萝对其滤除作用较低。绿萝对被铬污染的水体几乎没有滤除作用。在铜/铬复合污染水体中,当铬浓度在0~5 mg/L时,绿萝对其滤除作用明显,去除率可高达86%,说明铜的存在明显促进了铬的吸收。综上所述,绿萝在净化低浓度铜污染以及铜/铬复合污染的水体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地上优良牧草中,有机氯农药(666,DDT)和苯并(a)芘(简写B(a)P),污染现状的调查,对四个地带性草地类型十个调查区域内154份牧草样品中,两项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情况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66、DDT和B(a)P平均含量在草甸草原牧草中分别为0.0927mg/kg、0.0086mg/kg、0.0050mg/kg,在典型草原牧草中分别为0.0450mg/kg、0.0030mg/kg、0.0052mg/kg,在荒漠化草原牧草中分别为0.1003mg/kg、0.0015mg/kg、0.0056mg/kg.在草原化荒漠牧草中分别为0.2529mg/kg、0.0000mg/kg、0.0056mg/kg.全区草地上生长的16种牧草中,两项有害物质均被检出,大部分含量都比较低,但个别样品含量很高,说明内蒙古草地环境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实验大楼排放的实验废水为例,对其水质进行为期半年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水的有机物含量不高但排水量大;有代表性的重金属污染中,Hg的平均含量约为0.015 m g/L、C r平均含量低于0.1 m g/L,两者均低于《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根据监测结果,提出采用厌氧生物滤池对实验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排入市政管道,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