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R是域F上代数R_1的PI—扩张,R=C_R(R_1)R_1,简记为R=CR_1,本文研究R,C和R_1三者的Jacobson根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简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设u满足Dirichlet问题{△u=0,x∈B_(R_0)(Z_0)|B_(R1)(Z_1),u=c_0,x∈B_(R_0)(Z_0),u=c_1,x∈B_(R_1)(Z_1).其中B_(R_0)(z_0),B_(R1)(Z_1)分别是z_0,Z_1为中心,R_0,R_1为半径的平面圆盘,且B_(R1)(Z_1)B_(R_0)(Z_0);c_0,c_1是两个常数,且C_0c_1.则u的所有水平线,即集合∑_t={Z∈B_(R0)(Z_0)\B_(R_1)(Z_1):u(z)=t}(c_0tc_1)必为圆周.该结果最先由文献[7]得到,对该结论给出了一个简洁初等的新证明.  相似文献   

3.
接地网络电阻的计算根据电场的理论,计算棒式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计算过程是:当一根接地捧不能得到所需的电阻值时,为了减小接地电阻,可以打入多个接地棒,并且将多个接地棒并联,组成一个接地网。这样,n个棒并联后的等值电阻值为R_0,在理论上其计算公式为: R_0=1/sum from i=1 to n 1/R_i n个接地极并联后,因为在导电媒质中,多个导体系统之间的连接部分导电,所以在电极之间存在着相互干扰,这样就会造成实际的接地电阻值将比上式中给出的理论值大。所以在恒定场中,考虑到多导体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电阻系数的影响,上式中的等值接地电阻R_0就变成了由下面的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4.
如图1,闭合导体框ASCD与固定的金属钩良好接触,AS、CD段导线长L,电阻均为R_1,EF、FH、HG段电阻分别为R_2、R_3、R_4,当导体框ASCD在匀强磁  相似文献   

5.
锌锰干电池内阻Rx包括: 1)、电池中正极、电液、负极等材料的电阻和它们之间的接触电阻总和,以RΩ表示。 2)、电池中正极、负极的极化电阻总和,以R_(?)表示; 3)、电池正极对电液、电液对负极存在着的双电层电容C。 电池内阻的等效电路为(图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斜入射蒸镀的坡莫合金薄膜在室温下的磁电阻效应。测量结果表明:(1)斜入射膜的磁电阻效应是各向异性的,但在电流方向不变时ΔR_(Sα)/ΔR_0=cos~2α的关系仍然成立;(2)由ΔR_(rα)/ΔR_0与剩磁状态前饱和磁化的磁场方向无关,也可以决定膜的单轴性;(3)测定了外加磁场几乎垂直于膜面时的磁电阻变化与外加磁场的关系,并与Stoner-Wohlfarth转动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它们定性地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实用新型专用于加工特殊型面一方孔及端部R型面。实是一种带螺旋角刀刃的钻头。头部钻芯直径为φ_1=2R_1,长度为方孔的孔深H。螺旋角刀刃有两个后角。用于加工深度为H的方孔四壁及弧形面R_1。钻头尾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n维系统周期解的区域定理》一文的继续,在§1,引言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向量微分方程dx/dt=A(t)x+g(t,x) (1)的周期解。我们引入环域的概念,在环域上研究微分方程(1)的ω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建立了环域定理,给出了在环域上ω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的充分条件。对于实数R_1,R_2(R_2>R_1≥0)定义环域R:R_1≤‖x‖≤R_2。在环域R上讨论g(t,x),G(t,τ),ω与R_1,R_2的关系。由此,寻找映像T的不动点存在且唯一的充分条件。为此,引入记号  相似文献   

9.
假设格L是有最小元0的分配格,(A)x,y∈L,定义x与y的二元运算x(-)y为:当x≤y时,x(-)y=0;否则,x(-)y=x.定义格上矩阵(R_(ij))n×n与(S(ij))_(n×n)的(-)合成为(R_(ij)(-)Sij)n×n.对幂零矩阵R,证明了(R/R)+=R~+;对非自反传递矩阵R,证明了R/R≤S≤R与R/R=S/R等价,其中R/S=R(-)(R⊙S),⊙是sup-inf合成算子,R~+是R的传递闭包.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逻辑程序的与并行推理模型LPT(Loosely-Linked Proof Tree)的基本思想.LPT将基于一阶谓词演算的逻辑程序的执行定义为以主动求值方式进行的与并行推理,具有许多重要性质.这里,对逻辑式语言无过多限制. 定义1 在关系R的定义子句R:——R_1,…,R_n,若存在一个变量x,x既是R_i的出变量,又是R_j的入变量,则称R_i关于R_j数据相关. 定义2 在关系R的定义子句R:——R_1,…,R_n,若存在变量x_1,…,x_S,且R_(ij)关于x_(j+1)与R_(ij+1)数据相关,则称R_(io),…,R_(is)构成长度为S的单向信道,记为(R_(io)…,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普物实验中,用惠斯登电桥测中值电阻(10~10~6Ω)是较重要的实验之一,其基本组成部分:桥臂(四个电阻R_1、R_2、R_5、和R_x,电路如图1),“桥”——平衡指示器(检流计)以及工作电源.基本测量方法:在R_1/R_2比值一定的情况下,调节R_s,改变d、b两端的电位,并通过检流计观察d,b之间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用电感电桥测量线圈的电感量和损耗电阻是电磁学实验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实验中为了减少可调量的调节次数使电桥尽快地达到平衡,通常采用在桥路中串联一个可变电阻的办法。实验电路如图—1。L_x和R_x是待测线圈的电感和电阻,L_2和R_2是标准电感的电感和电阻,R_3和R_4是标准可变电阻箱,r是为提高调节速度而配置的可变电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电路的特性,利用等效电路变换,推导出Y形电阻与Δ形电阻之间的变换公式,从此公式中可发现一个非常有用的规律,即:R1:R2:R3=(1/R23):(1/R31):(1/R12)。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获得了一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u″+a(t)u=f(t,u)+c(t)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其中a∈L~1(R/TZ;R_+),c∈L~1(R/TZ;R),f为Carathéodory函数.本文的主要结果推广了一些已有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配位聚合物[AgL](1)(L=2,4,5-三(4-吡啶)-咪唑),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测定与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12/c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8.707(2)nm,b=10.393 2(12)nm,c=16.881(2)nm,β=107.153(2),V=3 136.1(6)nm~3,Z=8,C_(18)H_(12)AgN_5,M_r=406.20,D_c=1.721g/cm~3.F(000)=1 616,R(int)=0.014 7,R_1=0.026 6,ωR_2=0.121 7.  相似文献   

16.
R_2F_(14)B(R=Pr,Nd,Sm,Dy,Er,Tm和Yb)中R~(3+)离子的二阶晶场参数A_(20)可由室温磁化曲线和自旋重取向转变温度估计。R_2Fe_(14)B的哈密顿量为这里,K(Fe,T)是一个铁原子的磁各向异性常数,其数值取自文献[1],其它符号具有通常的意义。交换场H_(ex)正比于m(Fe,T)和文献[2]报道的分子场系数。对于R=Gd,2μ_BH_(ex)的估计值为350K[3]。除了R=Sm以外,A_(22)项均被忽略。通过拟合室温磁化  相似文献   

17.
自内射性和Smash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G为有限群,e为G的单位元,R=R_σ是有单位元的G-型分次环。本文主要讨论R的自内射性与Smash积R#G的自内射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设实数矩阵C_n=(C_(ii))中C_ii=R_t(t=|i-i|,i,i=1,…,n 1,t==0,1,…,n),记号C_n≥0 (>0)表示C是半正定(正定)矩阵。本文绘出C_n是半正定矩阵的充要条件。在概率论中,平稳序列应用于气象、水文、地震等预报问题中,出现的协方差矩阵往往是半正定矩阵,因此就需要解决下面的一个问题: 设R_0,R_1,…,R_n是一串实数,组成形如下式的n 1阶对称矩阵:即当|i-i|=t时,C_(ii)=R_i(t=0,1,…,n;i,i,=1,…,n 1)。则当C_(n-1)为半正定矩阵时,R_n使C_n是半正定矩阵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在[1]文中。已得到了当C_(n-1)为正定矩阵时的结果;在[2]文中,已得到了当C_(n-2)(n≥2)是正定矩阵,deiC_(n-1)=0时的结果。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广义逆矩阵的性质,解决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即下面的定理1,2,而[2]、[1]文中的结果分别是它们的推论。容易看到,当R_0=0时,则C_n是半正定矩阵的充要条件是R_1=R_2=…=R=0,这时,没有多大意思,所以我们仅在R_0>0及n≥2的情况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用单离子模型计算了化合物R_2Fe_(17)N_x(R=Er,Tm)中稀土离子R~(3+)的磁晶各向异性稳定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考虑到铁次晶格的各向异性稳定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化合物R_2Fe_(17)N_x(R=Er,Tm)中出现自旋重取向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轨地过渡电阻测量对杂散电流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无结构钢筋线路区段的过渡电阻测量受单向导通装置的影响.通过建立有结构钢筋区段和无结构钢筋线路区段模型,解析计算了被测区间长度L_1、过渡电阻R_(g1)对无结构钢筋区段过渡电阻测量误差的影响;与CDEGS仿真进行对比,误差不超过4%;最后在某停车场进行实测.结果表明,电压测量点选取在被测线路40%处时,可有效减小L_1与R_(g1)影响.当R_(g1)大于15.0Ω?km时,测试误差|ΔR_(gm)|不超过1.0%.不同测量长度条件与测试用电压源相互制约,选择测量用电压源时应考虑实际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