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规模大。而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介绍及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因素的剖析,提出了推动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我国如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河南作为农村人1:7占75%以上的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尤为突出。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河南省能否顺利搞好现代化建设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入手,找出河南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并分析探讨当前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和对策,从而加快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期早日实现河南由农业弱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是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河北省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提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目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黑龙江省是农业和矿产资源大省,又是老工业基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非常复杂。本文是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有关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为黑龙江省解决其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洛阳伊滨区作为河南省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通过分析制约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知识技术水平、完善就业信息传输渠道和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龙岩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任务极其繁重。因此,龙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单靠工业扩张、城市膨胀来吸收和消化显然是不够的,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转移方式。从龙岩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特征入手,分析了制约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出提出了龙岩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1978-2006年数据的计量实证分析,比较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两大主要转移途径,得出推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与鼓励剩余劳动力外部化相比,更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快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有效转移的根本所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将对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开发与分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和有序转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施工企业女工工作现状,提出了有效开展女工工作的措施,指出女工组织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艺术和业务能力,才能真正为女职工代言,切实维护女职工权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施工企业女工工作现状,提出了有效开展女工工作的措施,指出女工组织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艺术和业务能力,才能真正为女职工代言,切实维护女职工权益.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民工目前面临许多困惑和彷徨,妥善解决新生代民工的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从制度安排、政府职能、更新观念、建立正式组织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新生代民工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预防和治理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紧迫性,介绍了我国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提出了预防和治理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实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缩短城乡差距.其外延包括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向城镇转移,解决农村人多地少、城市资源多而人口少的不协调发展.因此,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适应研究在统筹城乡工程中将具有基础作用.通过调查重庆企业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情况以及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结合走访重庆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和体育局大量工作人员的基础上,文章...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实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缩短城乡差距.其外延包括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向城镇转移,解决农村人多地少、城市资源多而人口少的不协调发展.因此,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适应研究在统筹城乡工程中将具有基础作用.通过调查重庆企业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情况以及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结合走访重庆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和体育局大量工作人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重庆企业农民工社会适应的体育健康干预手段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幸莲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01-105
河南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总量压力大,"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河南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趋势及其突出问题说明,应该采取把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和城乡政策纳入就业结构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来解决这一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引起农村家庭承载的生产、教育和赡养功能弱化,形成的留守家庭问题,已危及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作为政府和社会、劳动力流入地城市和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共同构建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科技信息》2011,(5):11-12
河南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水体污染﹑用水浪费现象﹑地下水开采不合理等问题。针对河南省水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污水治理、加强流域治理、提倡节约用水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