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种重要的控制方案,传统PLC价格昂贵、兼容性差、资源封闭的缺点制约了PLC技术的发展,同样制约了高校PLC课程教学实验在开展。PLC课程是各大高校机械和自动化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然而高昂的实验设备购置费用和较低的实验安全性阻碍了PLC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开发一种价格低廉、实验安全性高的PLC教学实验系统,文中基于STM32F407实现了一套针对三菱FX系列PLC的嵌入式PLC教学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芯片组,对嵌入式PLC系统的功能及基于芯片组的嵌入式PLC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运用基于芯片组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农业温室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体现了选用CB290芯片组对控制器进行设计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调试PLC通常采用手持式PLC编程器,且只能适用于相应型号的PLC,上位计算机上的编程软件无法适用于现场实时调试、编辑程序.本系统在分析PLC编程器和编程软件的功能上,通过系统分析.设计出适合PDA的模块.它采用PDA作上位机,嵌入式VB为开发工具.开发出相应的微型GUI和上层应用软件.该系统可用PDA代替原有的手持式PLC编程器,具有初始化内存、编辑调试程序、监视PLC运行等功能.其既具有PLC编程器的灵活方便的优点.又具有上位计算机易于编程、方便调试且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持PLC与嵌入式系统之间基于工业以太网系统的稳定性,设计一种基于心跳信号的工业以太网可靠性检测算法,并将其应用于PLC与嵌入式装置构建的自动化工业以太网中.通过这种方法在网络节点间传递包含心跳信号的报文,判断PLC与嵌入式系统在通信时是否存在数据报文丢失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两者之间的丢包率提高工业以太网间服务和通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网络中单主站多从站工作模式下PLC的网络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设计实现触摸屏组态软件PLC的驱动程序.方法 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建立PLc驱动的实现框架来开发各种不同的PLC驱动程序.结果 分析了嵌入式触模屏下PLC驱动程序的实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实际应用的例子并建立通用的PLC设备的驱动开发程序模型.结论 该驱动模型采用ARM和P89C51的嵌入式系统的实现,证实了该设计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传统的基于工控机加PLC的搅拌站控制系统可靠性差、通信不稳定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此系统以32位ARM LPC2210为处理器,uclinux为操作系统,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搅拌站嵌入式控制系统方案,弥补了传统控制系统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外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低功耗的ARM微处理器LPC2214和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在嵌入式废水处理系统,通过对系统性能分析,说明系统具有实时性、可靠性高、具有小型化、集成化和低成本的特点,与传统的PLC在线废水处理系统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实时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目前电子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信基站安全防范的实际需要,提出并研究了一套在智能化通信基站下的具备自动监视、控制和报警功能的监控下位机的嵌入式设备,从软件方面阐述了CDMA通讯、门禁与水浸及温度湿度检测任务的实现方法,环境与安全监控终端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防范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实验装置成本高、结构复杂、很难满足学生课外自学需求的问题,研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现代电气控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虚拟仿真和传统硬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提出利用组态软件模拟PLC控制对象,结合PLC仿真软件及NetToPLCsim软件,构建PLC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以工业控制领域典型的物料混合控制系统作为教学案例,给出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开发流程。将设计的虚拟仿真系统应用于实际教学,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虚拟系统无需实际物理控制对象便可实现对PLC控制程序的调试和仿真运行,节约了设备成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验效率与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操作系统发展的运用,能够简化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有效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目标处理器平台上的移植就成为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础,以此为背景,从算法实现和运行测试的角度出发,系统闹述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移植到S3C44BOX的芯片的移植过程和步骤.最终使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