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保证水质良好良好的水质是搞好饲料投喂的保证.一般每月加水2~3次,每次加水的深度为10厘米左右,要求水体透明度达到25~30厘米.同时,定期用生石灰兑水泼洒,既能提高池水pH值,有利于鱼类生长及饵料生物的繁殖,又能防治鱼病;也可采用微生态制剂或定期搅动底泥的方法进行水质调节.要常开增氧机,通过增氧机使池水上下层水体溶氧趋于平衡,及时改善底层的低溶氧状态,促进鱼类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1.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增氧机是通过加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空气中的氧渗入水中,故增氧机的增氧效果与水和空气接触的充分程度成正比,与水中溶氧含量成反比。2.种类及选用。渔业生产中常用的增氧机有喷水式、水车式和叶轮式3种。喷水式增氧机是将水喷向空中,散开落下;水车式增氧机是靠搅动水体表层的水使之与空气增加接触。这两种增氧机对于增加水中溶氧量、解救浮头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曝气效果也较好,能很好地将水中溶解气体如硫化氢氨等逸人空气中。叶轮式增氧机是近年来池塘养鱼生产中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水体增氧机械。叶轮式增氧机能使池水上升而发生对流,使表层水进入底层、底层水上升至表层。含氧量较高的表层水进入底层后可有效改善底层水体的溶氧状况,使底泥中的有机物迅速矿化分解,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对水产养殖和增产增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3.
一、机械补氧 ①循环注水。相邻的两口鱼池,在一角用水泥管接通,另一角用水泵将水从一池抽向另一池,使两口鱼池的水体循环,可提高池水溶氧量。②充气补氧。用气泵将空气压人铺设于水下的充气管中.使空气扩散到水中,增加水中溶氧量。③定期搅动塘底。定期搅动塘底有利于上层溶氧向下层输送,提高下层水体溶氧量。  相似文献   

4.
鳖病防治     
日常管理 下苗前必须用生石灰清塘;培肥水质,使池水显嫩绿色,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换水结合排污.换水后泼洒一次"强氯消毒王"或"菌毒敌".一般用30ppm生石灰或"强氯消毒王"或"菌毒敌"进行定期消毒,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调节水质用"浓缩二氧化氯"或"强效净水剂";鳖病流行季节定期用"消毒威"或"渔福"消毒池水,定期投喂"鱼皮肠净"、"鱼虾福","止血灵"(中药)等药物,进行健康养殖,形成生态防病.  相似文献   

5.
一、渔用增氧机的特性及种类 1.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增氧机是通过加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空气中的氧渗入水中,故增氧机的增氧效果与水和空气接触的充分程度成正比,与水中溶氧含量成反比.2.种类及选用.渔业生产中常用的增氧机有喷水式、水车式和叶轮式3种.  相似文献   

6.
水质改良机有抽水、吸出塘泥给池埂饲料地施肥、使塘泥喷向水面、喷水增氧等功能。该机与叶轮增氧机相比,增氧、搅水、曝气以及解救浮头的效果低于叶轮增氧机.但在降低塘泥耗氧,充分利用塘泥,改善水质预防浮头方面的作用优于叶轮增氧机.能一机多用(抽水、增氧、喷泥等).使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1.在夏秋季高温期间的晴天中午,特别是水质肥沃、浮游植物丰富的鱼塘要开启叶轮式增氧机2~3小时.因为这种天气水体表层溶解氧达到饱和,而水体底层溶解氧相对较低,叶轮式增氧机有向上提水的作用,使鱼塘水体垂直循环流动,一方面使整个鱼塘水体的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另一方面,把底层水中杂质冲上带到水面接受阳光曝晒,经过理化作用,使底层水中的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这样就起到净化、改良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在夏秋季高温期间的晴天中午,特别是水质肥沃、浮游植物丰富的鱼塘要开启叶轮式增氧机2~3小时。因为这种天气水体表层溶解氧达到饱和,而水体底层溶解氧相对较低,叶轮式增氧机有向上提水的作用,使鱼塘水体垂直循环流动,一方面使整个鱼塘水体的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另一方面,把底层水中杂质冲上带到水面接受阳光曝晒,经过理化作用,使底层水中的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这样就起到净化、改良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技》2008,(6):28-28
2.南美白对虾养殖。 ①加强水质调控。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2-3小时。如遇低压闷热天气,应延长开机时间。同时,根据水质变化勤换新水,换水以少量多次的方武进行,每7-8天换掉池水的1/3,然后适当提高水位,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技》2007,(12):29
对待虾病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下面介绍几种小龙虾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烂鳃病 烂鳃病病原为细菌,症状为病虾鳃丝发黑,局部霉烂. 防治方法: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注入新水,保持水体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用漂白粉2克/立方米溶水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谢刚  海波 《河南科技》2008,(11):29-29
冬季水温低,光照寡,养鱼池塘水中浮游植物少,产氧能力差,鱼类因停止摄食而体质相对较弱。因此,冬季鱼塘的水质调控和管理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相似文献   

12.
对已有的水体质量评价模型及聚类权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最优水质评价模型。对聚类权的计算模型作了改进,提出了新的聚类权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水体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旅游开发利用已对公园内金鞭溪中、上游的水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公园废水的排放及排放量,同时加强公园污水的净化治理,以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城市缓流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底泥微曝气对水体中有机物、氨氮、磷等的去除效果以及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水体表观的影响。研究表明,底泥微曝气可以有效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这与底泥微曝气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磷的含量密切相关,但底泥微曝气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一般。实验初期,底泥微曝气水体浊度与对照实验和对水微曝气相一致,但实验后期,由于对照实验和对水微曝气中藻类大量生长,导致其浊度明显高于底泥微曝气。通过降低曝气量,使得底泥颗粒物质悬浮量、悬浮高度、藻类生长得到控制,致使实验过程中底泥微曝气水体表观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一、培育亲鱼选择1~3冬龄,体重0.5~2.0千克的大龄鱼作亲鱼.培育时要在面积大、水质清、溶氧高、饲料鱼虾多的家鱼亲鱼塘或食用鱼塘中混养,每亩放养10~20尾.产卵期前30天集中培育.日投饲量为亲鱼重量的3%~5%.或选有微流水或排灌水方便的池塘单养.亲鱼池面积要有2亩至3亩,水深2米左右,每亩放亲鱼75~150尾,配养6.6~10厘米鳙鱼50尾,以调节水质,加放以5~6厘米的野杂鱼或家鱼种作为饲料,并勤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5.
敌百虫广泛应用于鱼类寄生虫病的治疗,通常是以0.2~0.5毫克/千克的浓度(90%晶体)进行全池泼洒。但在高密度流水养殖区,受养殖密度、溶氧和循环水设施的限制,采用上述办法很难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河流水环境中,沉积物在微量金属的传输和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体中的沉积物通常吸附一些污染物质,尤其以重金属最为突出。由于沉积物中所含的腐殖质、土壤、泥沙、微生物具有微孔表面的作用,在其表面发生一系列的沉淀、吸附、释放等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作用,对水中污染物质的自净、降解、迁移、转化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水体沉积物中有效态金属的监测与研究是当前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传统经验养殖法的增氧存在人力物力严重浪费和养殖风险高的问题。本文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拟开发一种将传感器、自动化、无线通信和单片机等技术融为一体的嵌入式智能闭环反馈增氧系统。本系统以机智云物联云服务平台为云端数据服务器,以STM32微处理器为控制节点,采用WiFi无线传输实时将溶解氧、pH、温度值、设备状态传输给机智云服务器,用户可通过手机远程查看水质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微处理器通过PID算法进行智能反馈来调节溶解氧值,代替人工检测水质及控制增氧机,实现鱼塘的智能闭环反馈增氧。该系统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还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一、场地选择 河蟹养殖要求选择生态良好,水源充足,水质纯净,水草丰富的水体,以山涧溪流、湖泊、池塘最为适宜。根据我国《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确定水质是否适用。在充分收集当地的水利、水文、气象、地形、土质、  相似文献   

19.
鱼塘增氧机是养鱼户不可缺少的渔业机械,只有正确地使用,才能保证其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防饥饿。应粗精结合,大量投饵投饲。饲养草、鲫、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为主的塘,要投糖糟、麸皮、饼粕、豆渣等混合饲料及嫩草、植物和茎叶等新鲜饲料。一般日投精料应占池鱼总量的10%。 防缺肥。此间鱼类需肥占全期应施肥的80%,应每隔5-7天亩施充分发酵的人畜粪60-100kg,施氮、磷化肥2-3kg,保持水质活爽。 防水温过高。鱼类适宜温度为23-29℃,1m左右水层的鱼塘,每天加灌十分之一的新水。 防缺氧。方,除按塘安装了水增氧10%机的的比鱼塘,例用要随时开新水外,机;没有增氧设备的地 还要辅以人工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