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典型气动基本回路,它们的适用性很广泛,有很重要的作为教学项目研究,它的安装及调试便是的关键。适应现在高教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达到国家百所国家级骨干院校课程建设要求,现对典型气动基本回路调试项目作为重点进行研究。该文以行程阀控制气缸连续往返气控回路的设计、安装调试过程为例,在项目实施中要求清楚所用设备,可以注重元件的选取,元件之间的连接形式及注意事项,完成回路的连接,最终可以达到对回路调试的能力。以满足现在教学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也谈行程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胡维国(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系,陕西·宝鸡,721007)1.原文抄录图6-23a(本文图一)为行程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在图示状态下,AB两液压缸活塞均在右端。推动手柄,使阀C左位工作,缸A左行,完成动作①;挡块压下行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复杂多气缸重复动作的电—气混合控制系统用常用设计法求解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逻辑运算法借助串级法的思路——隔离法消除障碍,用逻辑函数表示电路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函数的运算简化电气控制回路,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复杂多缸往复动作混控系统的电气回路设计。以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装置中气动机械手的运动控制设计为例,验证了逻辑运算法设计复杂多缸重复动作顺序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有助于使得类似过程的控制设计程序化,做到有规可循。  相似文献   

4.
针对矿山碎料压实机在压实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电液控制回路,旨在提高压实效率和完善压实效果.分析压实机的压实机理,根据控制回路设计要求对所需调速阀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流量公式.运用Flu-idSim软件对设计的控制回路进行仿真分析,对设备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并验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回路改变顺序的动作灵活,易实现自动化控制,速度响应快,能够克服可调节节流阀速度特性"软"的缺点,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气动程序控制回路的逻辑设计法。气动控制回路设计的关键是根据执行元件的动作要求,准确、迅速地确定控制信号元件与操纵元件之间的关系。本方法是利用控制信号元件的信号状态式和操纵元件的状态式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来确定控制信号元件与操纵元件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控制信号元件与操纵元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式设计气动回路。  相似文献   

6.
气动行程程序是根据生产动作的要求,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的多气缸往复运动程序,程序的运行由行程发信器控制,行程发信器发出的信号输入到系统的逻辑控制回路,通过逻辑运算来指挥气缸的动作,直到完成预定的程序控制为止。实际上,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的闭环控制系统。掌握行程程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正确判别气动行程程序控制系统中的障碍并消除障碍,有利于推动气动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气动系统的故障种类气动系统故障一般分为初期故障、突发故障和老化故障。初期故障。在调试阶段和开始运转的三个月内发生的故障称为初期故障。其产生的原因有:一是元件加工、装配不良。如元件内孔的研磨不符合要求,零件毛刺未清除干净,不清洁安装,零件装错、装反,装配时对中不良,紧固螺钉拧紧力矩不恰当。零件材质不符合要求,外购零件(如密封图、弹簧)质量差等。二是设计失误。如设计元件时,对零件的材料选用不当、加工工艺要求不合理等;对元件的特点、性能和功能了解不够,造成回路设计时元件选用不当;设计的空气处理系统不能满足气动元件和系统的要求,回路设计出现错误。三是安装不符合要求。安装时,元件及管道内吹洗不干净,使灰尘、密封材料碎片等杂质混入,造成气动系统故障。安装气缸时存在偏载。管道的防松、防振动等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四是维护管理不善。如未及时排放冷凝水,未及时给油雾器补油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满足家具行业需求,研制了一种木块自动钻孔机.基于自动钻孔机动作方案,完成了气动系统回路设计、PLC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程序设计,通过样机试制试钻表明,所设计的电气控制系统能完成预定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9.
多缸全气动步进顺序动作回路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步进控制和排列组合的思想的多缸全气动步进顺序动作回路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使得复杂回路的设计变得直观、简单、程序化;并通过1个简单实例说明使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一种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化生产线教学实训系统,通过自动上料、检测传输、自动分拣和装配等工序设计,将机电气驱动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及网络控制技术的综合实训集于一身,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实训设备。本文阐述了该系统中自动上料站的设计过程,包括气动控制回路设计、PLC的硬件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液压阀开口位置的精准测量,针对两线圈和三线圈的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位移传感器设计了两种不同传感器测量电路,实验比较其静、动态性能的优劣;并且对基于AD698的外围测量电路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位移检测的灵敏度。比较两种传感器的静态输出特性;在Valvistor型液压插装阀系统中采用AD698测量电路实时检测。当系统压力相同时,阀开口大小对传感器测量电路响应速度的影响;且系统压力越大阀动态响应速度越快,同时检测了主阀位移量与流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在生产工艺中要求无电的生产要求,设计一种全部由气动元件组成的工件切割装置.整个装置充分利用延时阀实现生产流程的运行顺序,利用两位五通阀实现各种作用气缸的伸缩作用,并对整个装置的安装平面进行整体规划.最后对所设计装置的现场应用和调试提出注意事项,经过实际运行,证明装置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水文测验中,采样器的研制及效率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本文针对AYT型砾卵石推移质采样器的采样效率不高的弱点,通过对其改进,设计出了刨进式卵石推移质采样器。实验结果表明,采样器的采样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如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在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当发生地震灾害时,变电站中电瓷型电气设备最容易发生破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典型高压电气设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典型SF6断路器的地震响应,同时分析并对比安装环形调谐质量阻尼器(简称TMD阻尼器),通过改变阻尼器阻尼系数及质量块质量,研究了安装环形TMD的振动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断路器边侧极柱顶端易产生较大位移,根部易产生较大应力,当安装TMD阻尼器时,随着阻尼器阻尼系数和质量块质量的变化,断路器位移、应力、加速度变化符合一定规律,并且当阻尼系数取0.05左右,质量比取主体结构质量的9.375%时,减震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对指导高压电器设备的抗震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蔡子亮  胡万强 《河南科学》2007,25(2):266-268
建立了以气缸和气动阀为主的电力机器人位置控制系统的动力模型.根据系统的非线性特点,引入神经网络控制策略.利用神经网络自学习、非线性映射等特点,设计出基于BP网络的PID控制器,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能明显地改善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可以实现气缸活塞全行程任意位置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气动装置神经网络模型的anti-windup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气动系统的控制效果,以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训练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建立了一气动装置的神经网络模型并推导出ARX模型.基于气动装置的ARX模型,采用Ragazzini方法设计了anti-windup控制器.实时控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有效地克服了控制死区和阀的饱和效应,实现了对该气动装置快速和高精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客车气压制动时延控制方法.考虑到客车气压制动系统的延时特性,建立了客车气压制动回路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和AMESim软件分别建立了其仿真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客车气压制动的时延特性;基于闭环反馈控制理论,提出了客车气压制动回路时延控制方法.运用PID控制算法设计了时延控制器,并进行了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进行时延控制后,客车的制动时延为0.3s,制动距离缩短1.8m,提高了客车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一组PID气动位置伺服控制实验数据入手,分析了比例方向阀控缸位置伺服系统位置响应的摩擦力、响应速度、响应精度和PID控制器各参数对系统响应速度及响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系统可根据传感器精度和期望精度确定系统控制精度,根据两腔压力选取合适的置中电压以使系统获得高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最大输出电压、比例系数和微分系数等以获得较快的响应速度,从而使系统获得较好的稳态和瞬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气动脉宽调制开关位置伺服系统驱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气动脉宽调制(PWM)开关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以及降低稳态纹波,提出了采用2个由PWM驱动的两位两通高速开关阀控制单作用气缸工作腔的充-排气构成系统。考虑到由PWM驱动的开关阀的动、静态特性及充-排气特性的不对称性,因此提出由稳态压力 来确定阀的最大过流面积、差动PWM及同步驱动的驱动模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系统能够避开阀的非线性工作区,有效抵消稳态谐波,从而提高了控制性能,降低了稳态纹波。  相似文献   

20.
705试验台是检测列车分配阀性能的重要实验设备,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和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分析了试验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将试验台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把原有试验台手工操作回转阀和风门改为电磁阀、气动截止阀、电空阀替代,采用工业计算机、工控板卡(PLC)、外围控制及采集电路、压力传感器、数显锁定仪等,使试验台达到智能化要求,具有自动和手动两套独立操作系统,实现对分配阀的快速精确检测,操作简便,较原有705试验台性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