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植物体内的电波传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电波传递现象,电波传递可能是植物体对外界刺激的最初反应。植物体内存在由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的动作电位和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变异电位。动作电位的传递需要活组织参与,而变异电位的传递则可以逾越生理障碍,关于植物电位的产生有“双稳态理论”和“双通道理论”。动作电位在植物体内的传递被认为是通过胞间联丝在组织之间进行传递,变异电位的传递被认为与一种化学因素伤素有关,伤素在受伤组织处产生,可通过维  相似文献   

2.
生命个体传递神经冲动时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以动作电位发放形式为特质表征.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是形成动作电位的核心蛋白构件,在细胞的电兴奋产生和律动中起主角作用.VGSCs决定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以及从突触输入到轴突输出的信号传导过程.VGSCs也是众...  相似文献   

3.
高含水期地层水电阻率求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油田高含水期地层流体性质和地层压力的变化给应用自然电位曲线求取地层水电阻率产生不利影响的实际问题,从自然电位产生的机理出发,研究了应用自然电位曲线求取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对影响自然电位曲线的各种因素(井径、层厚、泥浆侵入、泥质含量、过滤电位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校正方法。应用实际测井资料解释,并与试油水分析资料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地层水电阻率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米氧化锌对蛙坐骨神经干经过不同的时间处理,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变化的情况。方法:配制纳米氧化锌溶胶,设置不同的处理时间(10min、20m、30min、50min和130min),采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来记录蛙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时间的纳米氧化锌处理,均能显著促进蛙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的增加;合适的处理时间(20min-50min)能显著增加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但对神经干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纳米氧化锌影响了周围神经细胞膜上离子或通道的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5.
1 序言人类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在体内产生似稳电场,通过观测体表电位的变化,可以诊断心脏的疾病。传统的心电图记录使用12导联及向量导联作为标测手段,然而其电极数目及其位置都不足以充分反映体表的电位信息。很明显,增加电极数可增加电位信息量,从而为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然而无限制  相似文献   

6.
用矩量法对埋在均匀土壤中含水平钢筋网的矩形混凝土接地系统在地面产生的电位进行了计算.并结合Matlab语言,绘制了地面电位三维分布图.大量模拟计算表明,当混凝土的电阻率比土壤的电阻率小很多时,地面电位是在混凝土的边角附近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7.
基于鱼类活动电位功率频谱密度的水质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监测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水质监测预警体系中.在原有利用鱼的活动电位变化监测有毒物质方法的基础上,以鱼类活动电位的功率频谱密度测量取代原有的电压测量.通过分析鱼类活动所产生的电位与频率的对应关系,进而将鱼类活动电位细分为呼吸电位和游泳电位等.再将各类活动功率在鱼类运动总功率中所占比值的变化作为毒物投入后鱼类运动行为的变化判断标准.最后以青鳉鱼(Oryzias latipes)作为氰化物和杀螟硫磷的实验生物,进而检测鱼类监测系统的灵敏性和污染判定依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一维井地电位模型建立与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地电位法是研究水驱前缘以及剩余油分布较为实用的方法。首先建立一维油水两相渗流方程,基于电位与含水饱和度模型将渗流方程与电位微分方程相耦合,形成一维井地电位模型。对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隐式求压力,显式求饱和度,再利用含水饱和度与电导率的关系,建立形成电位微分方程,隐式求电位;在此基础上建立计算机求解模型。对一维水驱油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求解,模拟水驱油的完整过程,得到电位分布与含水饱和度变化的相关关系。该方法为井地电位法后期反演油水分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甲苯、四氯化碳、正己烷、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种有机溶剂对大肠杆菌K12存活率、细胞膜电位、通透性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对正己烷、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耐受性较对四氯化碳和甲苯的耐受性强;在有机溶剂刺激下,可以看到细胞膜电位的降低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细胞膜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在加入0.3%四氯化碳30min后,细胞膜电位下降了16.3%,通透性增加34.5%,饱和脂肪酸比例达到38.7%.因此,大肠杆菌通过细胞膜的变化来适应有机溶剂的刺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电位溶出分析的理论,提出了静止拟微分电位溶出的概念,并导出其理论方程式。该方程式描述了静止拟微分电位溶出的峰值,峰电位和其它参数的关系。另外还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方程式,并讨论了采样电位间隔AE的选择,汞浓度的影响,静止电位溶出中电容本底产生的原因及其扣除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地层水电阻率是测井解释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参数,目前以纯地层条件推导的用于确定地层水电阻率的自然电位理论模型不适于含油气泥质砂岩地层。根据电化学原理,并结合泥质砂岩导电特性,以实验测量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含油气泥质砂岩薄膜电位理论,并建立了改进的自然电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泥质砂岩薄膜电位与岩石阳离子交换容量、含油气饱和度、接触溶液浓度差密切相关。在浓度差一定的条件下,薄膜电位随岩石阳离子交换容量、含油气饱和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含油气饱和度的影响相当于平衡离子浓度的变化。利用自然电位测井资料确定含油气泥质砂岩地层水电阻率时,必须考虑阳离子交换容量和含油气饱和度的影响。利用改进的自然电位模型进行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用于确定泥质砂岩地层的地层水电阻率。  相似文献   

12.
HCG的生物电化学免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价耦联HCG抗体的醋酸纤维素膜,当表面发生抗体与抗原复合的免疲化学反应后、膜的电荷密度向负值减小的方向移动,膜电位随抗原浓度的增大,向正方向移动。根据膜电位与抗原浓度之间的关系,可构成测定HCG的膜电位免疫传感器。利用夹心原理,在膜表面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的夹心结构所组成的酶免疫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且与放射免疫测定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运用热力学原理,从理论上解释细胞膜外电热高于膜内电热的现象,并经过对细胞膜电热的测定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对油田含油污水中不同孔径的改性聚四氟乙烯膜的流动电位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Helmholtz-Smoluchowski方程算出改性聚四氟乙烯膜的微孔表面ζ电位,再根据Gouy-Chapmann方程,估算出膜表面的电荷密度.并对油田含油污水中悬浮颗粒的ζ电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改性聚四氟乙烯膜表面带有负电荷,表面Zeta电位稳定在-20mV左右,而污水中悬浮颗粒ζ电位也为负值.由于膜表面电荷的作用,使膜具有更强的截留悬浮物颗粒及抗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田硕 《太原科技》2012,(6):71-73,76
阐述了电磁场中常见的势的表述及意义,即静电场中的电势、电场中的电矢势、稳恒磁场中的磁标势和磁矢势,并举例分析了对这些势的求解,和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经典理论出发,导出了与光学势对应的经典势,用以探讨光学势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甘氨酸对大鼠前额叶皮质锥体神经元串连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大鼠前额叶皮质切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锥体神经元串连动作电位。结果:甘氨酸(300μmol/L)可显著降低大鼠前额叶皮质锥体神经元串连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其作用可被番木鳖碱(1μmol/L)所阻断,表明其作用部位为番木鳖碱依赖性甘氨酸受体。甘氨酸还引起膜超极化,延长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加快复极化进程。结论:前额叶皮质的甘氨酸受体可能在VTA-NAcc-PFC神经环路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算负载任务对事件相关电位信号特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事件相关电位是神经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种认知电位,也是脑机接口中常用的特征信号之一。心算任务引起的心理负载能够诱发事件相关电位。常用的信号特征主要为时域波形特征。无法全面分析评估特征特点。研究中设计了三种心算任务,时域上研究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的波形特征,频域上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研究任务脑功能网络连接,探讨三种心算任务诱发事件相关电位特征信号的效果和特点。为构建基于ERP特征信号的脑机接口新范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超势出发,建立了多类新条件精确可解势的统一描述,指出势参数和对称性破缺的关系,构造出了多类新条件精确可解势的非线性谱生成代数。  相似文献   

20.
对金属中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研究及发展概况做了综合评述.介绍了在各种金属及合金中各种势函数的应用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金属合金中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金属中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