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通过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研究趣味运动会和传统运动会对大学生情境兴趣的影响,及年龄和性别是否是影响情境兴趣的变量.研究显示,与传统运动会相比趣味运动会更能提高大学生的情境兴趣,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运动中来.  相似文献   

2.
刘瑞玲  徐霞飞 《科技信息》2011,(1):I0154-I0154,I0126
高校传统田径运动会作为每年一度的体育盛会,为高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运动会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构建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宽泛的体育文化节是当前开展学校大众体育活动,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对现行高校传统运动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和完善高校传田径运动会的设想和建议,为构建高校体育文化节的合理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发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课余体育锻炼目的、组织形式、参与锻炼的人数比例和频度、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因素等几个方面,并对目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和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杜磊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4):127-128,138
高校运动会为高校体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高校运动会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构建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宽泛的体育文化节是当前开展学校大众体育活动,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对现行高校运动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和完善高校运动会的设想和建议,旨在为构建高校体育文化节的合理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宁夏大学高年级(2003级)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一系列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校高年级女大学生主动参加校内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组织领导及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加强高年级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美  郭孝平  许政红 《科技信息》2007,(13):196-197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各级各类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手段,而合理的竞赛体制不仅有利于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而且更能充分调动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交流与学习。因此制定合理的体育竞赛体制不仅在项目内容的设置和组织形式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师生员工参与进来,而且还要设置适合不同运动水平、不同运动喜好的学生和教职工均能积极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体会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把运动会真正办成具有特色、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技术性高、既展现学生的个体优势,又能体现集体作用的综合性运动会。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6所高校大学生闲暇体育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大学生参加体育的动机由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等层面向娱乐性等方面转化,男、女大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群体规模有所差异,体育锻炼场所均以校内露天场地为主.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体育参与程度、体育锻炼频度、体育锻炼负荷等不同体育参与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SCL-90)对大连市高校的421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下,保持一定频度(每周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锻炼负荷对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量表评定、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山高校大学生有35.96%的学生存在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8.69%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中学校内运动会的举办时间、项目设置、参加人员、场地器材、评价奖励等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中学校内运动会开展比较普及,但在项目设置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学校要更新举办校内运动会的观念,根据学校特点灵活安排校内运动会举办时间,科学设置校内运动会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校内运动会场地设施条件,建立健全校内运动会评价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兴趣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关系,体育锻炼的形式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锻炼类型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校女生体育教育多年来是学校体育工作薄弱的环节,对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研究,可以加强高校女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能力,增强女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维权不畅和日益增加的大学生与母校之间的纠纷,对现有的大学生权利保障机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高校应从自身内部着手,构建以大学生校内维权预警机制、高校法律咨询室(法律顾问室)、大学生维权中心、校园调解和仲裁机制、大学生校内申诉机制等五位一体的大学生校内权利保障机制,维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校生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雷鸣  李厚林 《科技信息》2009,(26):I0006-I000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目前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传统的田径运动会模式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影响了学生健康第一,终生体育观念的建立,制约了高校运动会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运动会在开设项目和大学生参与程度上存在的不足,结合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将高校运动会改革、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地区4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体育态度,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锻炼形式和项目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锻炼时间和频度严重不足,高校 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运动和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宣传教育不够,建议高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补充体育理论课内容,通过延长课程,固定选修课学分,建立各类健身俱乐部,实行大学体育的全程教育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行为,使其成为真正的终身体育者。  相似文献   

16.
蒋磊  李宁  王道明 《科技信息》2010,(17):I0005-I0005,I0039
终身体育是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它的产生和发展对当代及至将来的体育教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大学生掌握和提高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在体育教育改革时必须重视及思考的问题。针对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义,提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用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沈阳化工大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持续时间、锻炼动机、参与项目排名和组织形式为切入点,对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制约其开展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从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体育锻炼的分量,特别是要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诚 《南昌高专学报》2008,23(4):155-157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关注和重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的分析,期待为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山东省6所高校的青年教师余暇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其余暇时间不充裕,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缺乏余暇时间和体育设施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锻炼场所主要是校内的免费场所,锻炼项目主要是散步、球类和健美操等.提出建议如下:加大对国家体育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骨干"作用;加大校内体育场馆建设,充分利用校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的校内群体活动,提高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