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豫西龙门店Ag-Pb-Zn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龙门店Ag-Pb-Zn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以及C-O,S和Pb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及成矿时代,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矿石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含量与岩体及地层含量相当;岩体与围岩中成矿元素Ag,Au,Cu,Pb与Zn均表现出富集的特征,反映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复杂性;本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本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地层提供了部分物质,龙门店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其成因为与早白垩世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
塔然高勒铀矿床是东胜铀矿田内新发现的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系统采取了矿床内钻孔岩芯样品21件,通过等离子质谱、荧光光谱、电镜扫描等分析方法,对矿体上部的绿色砂岩、矿体下部的灰色砂岩和含矿的灰色砂岩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铀矿物与黄铁矿、粘土矿物等共生组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内铀矿物主要为铀石;黏土矿物与成矿关系密切,在铀成矿过程中可吸附铀元素,使铀富集成矿;钇元素可以作为塔然高勒铀矿床内铀矿化的指示元素,钼元素可以作为铀矿化的参照元素;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铀矿石中,与铀共生。本研究成果对铀矿床的下一步勘查和铀矿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白杨河铀铍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及与成矿的作用关系,指出白杨河铀铍矿床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具有较好的铀铍成矿前景。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与泥盆系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的接触带部位,其中花岗斑岩为主要铀源体,中酸性围岩则为成矿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障;南北接触带为矿区内重要的含矿和控矿构造,其矿化蚀变及微量元素差异说明铀与铍非同期产出物;该区含矿花岗斑岩蚀变最发育,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是赤铁矿化和萤石化,据不同蚀变程度微量元素对比发现Pb、Mo等元素可作为铀矿化蚀变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龙首山革命沟铀矿床的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近矿围岩蚀变分带较为明显。文章通过对矿床围岩蚀变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革命沟矿床从矿石到围岩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变化,这些化学成分的变化与蚀变过程中物质的带入带出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矿石的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其中Pb,P,Sc,Ga,Co,Ni,Ga,Mo等这些元素可作为铀成矿预测标志,Mo达综合利用指标,可单独圈定矿体。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丰富了革命沟矿床的成因认识。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东胜铀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法根据东胜铀矿区含铀砂岩及其围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进行元素的富集特征计算及其结果的讨论。结果U,Ba,Zn,Zr,Hf,Pb等为铀矿的成矿指示元素;灰色粗砂岩与含矿岩石具有相同的成矿指示元素组合和稀土元素特征;灰白色高岭土化泥质粉砂岩形成于氧化环境,其元素富集特征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含铀砂岩相近,为铀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灰绿色粗砂岩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深部还原性热流体的作用。结论灰白色高岭土化泥质粉砂岩及灰绿色粗砂岩对铀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灰色粗砂岩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铀矿床各构造地球化学带的稀土元素特征参数和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此矿床矿石与岩浆岩有着相同的稀土元素特征,铀主要来自于矿区内富铀花岗岩岩体。稀土元素相关的特征值变化表明该矿床在成矿过程中,成矿环境从相对还原环境向相对氧化环境改变,成矿温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黔东南坑头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地质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相结合,对黔东南坑头金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岩、矿石之间微量元素的含量关系以及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的相似性,揭示了含金石英脉对含金建造某些物质组分具有继承性,部分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含金建造.蚀变围岩中As、Sb的高含量,是含矿构造中黄铁矿化、毒砂化及辉锑矿化所致.微量元素聚类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中可能先后有幔源和壳源物质的进入.含金石英脉表现出较弱的Eu正异常,表明其形成环境可能具有弱还原性质.黄铁矿化围岩及断层泥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反映了构造蚀变矿化对围岩物质组分的继承性及差异.  相似文献   

8.
隆或金锑矿床是广西右江成矿带新近发现的重要矿床,为了探讨其成矿流体来源,对其地质背景、矿石及围岩的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上泥盆统一套碳酸盐岩地层中.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隆或金锑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特征,但富矿围岩可能不是...  相似文献   

9.
对相山铀矿田山南矿区围岩、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矿区基底片岩∑REE平均值与火山岩系岩石∑REE平均值大致相当,自围岩、普通矿石到富矿石,∑REE不断增高。围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火山岩系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彼此平行一致,火山岩系具同源性,是同一岩浆房脉动事件的产物。火山岩系围岩及矿石Eu亏损明显,结合稀土组分比值特征及岩、矿石轻、中、重稀土三角图解和LREE/HREE-(Eu/∑REE)×100图解特征,表明火山岩浆在通向地表途中受到高度分馏结晶作用,U及REE富集于岩浆期后热液,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矿区火山岩系成岩事件与铀成矿事件均是受制于火山岩浆活动的地质事件。成矿流体富含F,Cl,CO2等挥发分,在还原环境下成矿物质卸载,成矿温度可能不大于250℃,富矿石成因更为复杂,可能经历了多期次成矿叠加。  相似文献   

10.
龙湾铅锌矿床赋存于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围岩蚀变强烈.铅锌矿石微量元素特征与正长花岗岩较为相似,矿石Co/Ni值为2.93~4.32,具有岩浆热液成因矿床的特征.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傾的轻稀土富集型,自矿石到花岗岩体,其稀土总量73.92×10~(-6)到277.42×10~(-6)逐渐升高.碳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体,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相山矿田斑岩型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山矿田北部多数铀矿床在时空和成因上与超浅成侵入相的花岗斑岩密切相关,可归属为斑岩型铀矿床.以横涧—岗上英、沙洲矿床为例,通过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铀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机制.研究表明,相山矿田火山岩系具同源性,是陆壳物质熔融的产物,火山岩浆在通向地表途中受到高度分馏的结晶作...  相似文献   

12.
铀矿中锆石富集Li、P、Ti、Nb、Hf、U、Th、Ta、Y、Rare earth elements(REE)等微量元素,Th/U比值较低,在以大陆上地壳为标准化的模式图上呈现明显的重稀土富集、Ce、Y正异常和Eu负异常的特征。根据锆石/热液间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估算了成矿流体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铀成矿流体具有富U,低Th/U比值,高稀土元素质量分数,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显著的Ce、Eu负异常和Y正异常,低Ce~(4+)/Ce~(3+)比值等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并得到流体/岩石反应的改造,流体上升减压导致流体沸腾、气体溢出、碱性增高和还原环境,最终导致铀矿物的沉淀和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深冲矿区位于苗儿山铀矿富集区,是花岗岩型铀矿产地.本文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围岩蚀变、包裹体特征、铅同位素组成、氢氧同位素组成等入手,系统阐明深冲矿区铀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类型为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源混合特点,是低温低盐度岩浆热液成因铀矿床.  相似文献   

14.
杨玉琼  徐松  李波 《河南科学》2014,(2):245-248
滇西老厂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昌宁—孟连裂谷盆地内,是其代表性矿床之一,关于该矿床矿石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研究比较薄弱.综合分析矿床中铅锌矿(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组合特征进行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铅锌矿石中除Cu、Pb、Zn出现较一致的趋势值外,其余元素均有较大的变化范围.铅锌矿石具有含锡富铟的特征,老厂矿床Zn/Cd比值与热液矿床比值相近,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可能受到了热液成矿作用的影响.矿床铅锌矿石成矿物质属混合来源,而酸性岩占了主导作用,其次是基性岩与碳酸盐岩;成矿环境处于高温-低温环境,成矿具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砂岩型铀成矿区带——滇西腾冲地块新生代盆地群,目前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调查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龙川江盆地南部钻探发现新的工业矿体,为成矿机制研究和探索勘查方向提供了宝贵素材。鉴于滇西成矿带特殊的"构造-赋铀岩相-成矿驱动"特征,开展矿体铀赋存状态研究,对于追溯铀源区、重建叠加成矿过程、建立找矿标志和矿床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报道鲜见。本文利用ICP-MS、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和高分辨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龙川江盆地南部团田地区最新钻获的矿体岩心开展铀赋存状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铀矿物以铀石为主,存在铀钍石、独居石等含铀矿物。铀矿物主要以微细粒侵染状赋存于填隙物处、吸附于碎屑矿物表面,少数以铀石微粒集合体形式赋存于蚀变黑云母、石英等矿物颗粒的裂隙中。面扫描影像显示出矿化段铀元素与钍、稀土元素钇具有正相关的分布特征,指示龙川江盆地团田地区砂岩型铀矿体物源区岩石Th、稀土元素Y含量可能具有较高本底值,对于追索物源区具有一定指示意义。龙川江盆地铀源供给存在多源性、多期性可能。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砂岩铀矿床的地浸开采是目前的一个技术难题.以新疆某铀矿为对象,利用搅拌浸出和柱浸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低渗透铀矿地浸开采中的应用.实验中采用10 g/LH2SO4溶液作溶浸剂,并加入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P.搅拌浸出实验结果表明,溶浸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均可提高铀浸出率,在表面活性剂P的浓度为10 mg/L时其铀浸出率最高,达到92.6%.柱浸实验表明,加入10 mg/L表面活性剂P时矿石渗透系数可提高28.8%,铀的浸出率可提高32%而达到85.79%.表面活性剂降低溶浸液的表面张力,促进了铀的溶解和提高铀浸出率.低渗透砂岩铀矿床可以在溶浸液中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地浸开采.  相似文献   

17.
西藏雄村铜金矿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通过对Ⅰ号矿体富矿围岩、成矿期前侵入岩、成矿期侵入岩的岩石学、常量与微量元素以及金属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Ⅰ号矿体火山岩和侵入岩具有一致的微量元素组成,均强烈亏损Nb、Zr、Ti,相对富集Rb、Ta、Hf、Y。Mg#介于7.9~34.4,平均为19.8。黄铁矿的铅同位素具有地幔铅和地壳铅混合特征,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与地幔硫接近。Ⅰ号矿体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岛弧环境,岩浆起源于部分熔融的地幔,并混染有壳源物质,成矿金属来源于岩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某地区若干火山岩铀矿床包裹体资料,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计算出610矿田、570矿床、670矿床成矿热液中铀运移形式,认为该区火山岩铀矿床成矿热液中铀主要以[UO2(CO3)34-]、[UO2(CO3)22-]、[UO2F3-]形式运移,并分析其铀沉淀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讨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对其成矿作用的影响,对该矿床岩矿石进行微量稀土元素的测试和特征分析.微量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与矿体相比,盖县组片岩、大石桥组大理岩显示出相似的微量元素变化趋势以及稀土配分模式,印支期花岗岩仅在P,Zr,Hf等微量元素上出现较大反差,吕梁期-燕山期岩浆岩体在稀土配分模式上只有Er明显亏损,反映金成矿与地层和岩浆岩关系密切;稀土元素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为富Cl-的还原性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来源具有复杂性,吕梁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与盖县组片岩和大石桥组大理岩均为该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且深部成矿物质也参与成矿,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江西相山铀矿田位于火山盆地中,前人对该地区铀矿床已经做了较多工作,但对于铀矿床的成因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对盆地周缘斑岩体的认知以及深部铅锌的发现,更是增添了矿床成因的复杂性。近年部分学者提出了相山铀矿应属于斑岩型矿床。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工作,对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围岩蚀变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与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斑岩体以及矿石形态等特征进行了对比,认为:相山铀矿田与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差别较大,赋矿围岩为中上地壳变质基底重熔的S型花岗岩,矿石矿物虽然以浸染状为主但是围岩蚀变具有典型的线状特征,应该属于火山(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