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g2+和Cd2+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0.50 mg/L)的Hg2+和Cd2+由于毒性兴奋效应能刺激普通小球藻细胞密度的增长,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和蛋白质的合成;当Hg2+和Cd2+浓度进一步增加,则抑制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当Hg2+和Cd2+的浓度分别为2 mg/L时,无蛋白积累.  相似文献   

2.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组培盾叶薯蓣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2+、Hg2+、Cr6+污染对组培盾叶薯蓣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重金属离子浓度较低时,组培盾叶薯蓣叶绿素含量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增加.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增加,组培盾叶薯蓣叶绿素含量降低,其抑制效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三种金属离子对组培盾叶薯蓣叶绿素含量影响的强弱顺序依次为:Cd2+、Cr6+、Hg2+、Cd2+-Hg2+-Cr6+互作、Hg2+-Cr6+互作、Cd2+-Cr6+互作、Cd2+-Hg2+互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65Cr4W3Mo2V钢中Nb的含量,研究了Nb对不同温度淬火回火钢的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超过1100℃时,随加热温度升高和Nb含量的增加,Nb对晶粒的细化作用越明显;随着Nb含量的增加,钢的机械性能提高,当Nb含量为0.25%(质量百分数,下同)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罗非鱼为实验对象 ,采用电生理学和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 4种不同浓度的 Hg2 、Cd2 污染液对鱼类嗅觉功能和嗅觉器官结构的损伤 ,以及 Ca2 对 Hg2 或 Cd2 的解毒作用 ,结果表明 :1)Hg2 、Cd2 均可抑制罗非鱼嗅电图 ( electro- olfactogram,简称 EOG)反应 ,抑制效应随离子浓度的升高和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Hg2 的 IC50 值为 67.73μg/ L,Cd2 为 33.91μg/ L,Cd2 的抑制效应大于 Hg2 .2 ) Ca2 Hg2 、Ca2 Cd2 混合液 (含 80 mg/ L Ca2 )对 EOG的抑制作用均小于同浓度单一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 ,表明 Ca2 对 Hg2 或 Cd2 均有一定的解毒效应 ,其中 Ca2 对 Hg2 的解毒效应大于 Cd2 .3)光镜研究显示 ,分别浸浴在 10、50 μg/ L Hg2 或 Cd2 4种污染液 15d后的罗非鱼嗅上皮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在低浓度组 ,损伤主要是非感觉区粘液细胞出现增生现象 ;高浓度组的嗅上皮局部出现空泡化 ,嗅上皮边缘出现缺口并有细胞溢出 .在含 80 mg/ L Ca2 的 10 μg/ L Hg2 或Cd2 混合组中 ,嗅上皮基本无损伤 ;在含同样浓度 Ca2 的 50μg/ L Hg2 或 Cd2 混合组中 ,未见嗅上皮空泡化 ,仅观察到嗅上皮细胞出现皱缩  相似文献   

5.
讨论等离子体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制备纳米Al2O3粉末,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TMA浓度和反应气体(CO2和O2)等制备条件对Al2O3结构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增加有利于纳米Al2O3制备.在压力为5.3 kPa、温度为1 000 ℃下,采用MOCVD法可以制备平均直径为2.5 nm的Al2O3粉末.而压力从5.3 kPa增加到100 kPa 时,Al2O3颗粒平均直径从2.5 nm增加到10 nm.温度升高可以促使纳米Al2O3合成.通过透射电镜(TEM)观测到Al2O3粉末为球形.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在温度高于400 ℃时,Al2O3粉末为典型的γ-Al2O3结晶态.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族箱实验研究了伊乐藻的现存量以及POD和SOD活性在Hg2+、Cd2+及其联合胁迫下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Hg2+和Cd2+对伊乐藻的联合毒性大于单一的毒性;在Hg2+20μmol.L-1,或Cd2+80μmol.L-1,或Hg2++Cd2+50μmol.L-1([Hg2+]/[Cd2+]=1/4)时,植物现存量增加的百分比与金属离子浓度负相关;高于上述浓度时,植物现存量减少的速率明显降低.POD和SOD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在6 h时,其活性在低于40μmol.L-1的Hg2+、或160μmol.L-1的Cd2+、或50μmol.L-1的Hg2++Cd2+胁迫下逐步升高,而在72 h时,相应的胁迫浓度则降至10μmol.L-1、40~80μmol.L-1和25μmol.L-1.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HCl、CaCl2、DTPA和EDTA四种浸提剂提取粉煤灰中Cr、Hg、Pd、Cd、As五种重金属污染元素,探讨温度、灰土比例及颗粒大小对浸提情况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实验条件,并分析了4个产地粉煤灰中重金属浸提量。实验结果表明:浸提剂种类对重金属元素的浸提量影响最大,粉煤灰粒径影响最小;随着温度的升高,粉煤灰中重金属浸提量增加;粉煤灰以30%的比例与土壤混合时,重金属浸提量较大。当在最大浸提条件下,即40℃时,粉煤灰粒径在100~200目,以30%的比例与土壤混合,用DTPA浸提剂进行浸提,重金属(Cd不显著)浸提量超过100%土壤和100%粉煤灰,且浸出趋势与粉煤灰粉产地、种类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考察时间对有害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通过人工干预种植地区土壤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将Cd,Pb,Hg三种有害金属元素添加到土壤中,每隔15d对土壤中有害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具有一定的限度,当含量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就会产生剩余,土壤的渗透压等环境就会发生改变,造成土壤的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9.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镉离子(Cd2+)和汞离子(Hg2+)染毒对田螺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2+、Hg2+溶液对田螺肝胰脏SOD活性具有抑制—诱导—抑制作用;高浓度的Cd2+、Hg2+溶液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可以通过检测中华圆田螺SOD活性的变化,来直接评价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对生物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对2.2 mm厚的38Mn B5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工艺参数下,对微观组织、原始奥氏体晶粒粒径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制定出最佳的热冲压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一定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试样抗拉强度逐渐增强,在950℃时达到峰值,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抗拉强度降低;当加热温度一定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加长,原始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试样抗拉强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在10 min时达到峰值,保温时间继续加长,抗拉强度降低;38Mn B5钢在加热温度为950℃和保温时间为10 min的工艺参数下,得到最佳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2 061 MPa,屈服强度达到1 421 MPa,断后伸长率为7%。  相似文献   

11.
废弃电路板环氧树脂真空热解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真空条件下,应用程序升温的管式炉反应器对废弃电路板中环氧树脂热解规律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的热解终温、升温速率、真空度(压力)及保温时间等各种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此外,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热解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最大,升温速率、真空度及保温时间对热解产物产率也有重要影响.选择适当的热解温度(400~550 ℃)、升温速率(15~20 ℃/min)、真空度(压力15 kPa)及保温时间(30 min)有利于提高热解液体产品的产率;热解油的主要成分是酚类物质,其总含量为84.08%,其中,含溴化合物含量为15.34%.  相似文献   

12.
针对空气回收高温冶金渣粒余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采用自流床余热锅炉直接回收高温颗粒余热,用以生产蒸汽的技术路线.搭建了自流床余热锅炉换热实验平台,研究了换热管内水的雷诺数Re、渣粒流速和渣粒初始温度对余热锅炉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发现:渣粒侧的换热热阻值为水侧换热热阻值的55~100倍,综合换热热阻的大小取决于渣粒侧换热热阻的大小,换热管内水的雷诺数Re对综合换热系数和热回收效率几乎没有影响;随着渣粒流速和渣粒初始温度的提高,渣粒换热系数和热回收效率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谷物干燥能耗高,粉尘、废热污染严重,干燥品质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型谷物真空干燥系统,该系统采用开式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谷物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及其汽化潜热,兼具低温真空干燥与热泵节能的双重优势。以连续型真空干燥滚筒实验为依据,设计了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连续型真空干燥系统;建立了该系统的物质、能量守恒数学模型;并依托Aspen Plus软件对整个系统流程进行建模,分析了干燥压力、溶液热交换器效率、加热温度和稀溶液浓度对系统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及干燥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系统COP为1.728 5,干燥能耗为3 346.92 kJ/(kg·H_2O),降低当前传统谷物干燥机能耗的37%;该系统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且节能效果显著。提高溶液热交换器效率、降低加热温度以及降低稀溶液浓度均能提高系统COP,降低干燥能耗。  相似文献   

14.
LiCoO2的化学分解浸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含量较高.钴具有较强的毒性,且资源稀少.为此,研究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湿法回收工艺过程,并分析了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和锂在硫酸溶液中的漫取过程动力学.采用了解体电池塑料外壳、钢壳、正负极材料、N-甲基吡咯烷酮(NMP)分离铝箔与正极活性材料以及硫酸浸取钴与锂的回收工艺.结果表明,铝片的回收率接近100%,钴和锂的浸取率均超过99.6%,同时分析了漫取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钴和锂的漫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浅议废旧电池的危害与我国回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体积和重量而言,废电池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使用后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弃置于自然界,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系统阐述了电池的种类、化学组成及其对环境的污染;指出了目前我国废旧电池回收率低、处置不合理和许多人对其危害重视不够的现状,并针对此种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干燥过程对垃圾热值变化的影响,本文配制了不同水分的模拟垃圾放入马弗炉内加热干燥,模拟垃圾在干燥床上的加热过程,并对干燥后的"乏垃圾"进行了工业分析、热值分析,拟合出"乏垃圾"的热值公式,获得了垃圾水分、温度及加热时间对"乏垃圾"热值的影响。通过动力学计算分别得出干燥和热解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分析对"乏垃圾"热值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低水分垃圾在低温下干燥,"乏垃圾"的热值在水分蒸干时达到最大,而对高水分垃圾,在较高干燥温度下,热值峰值早于水分蒸干时间出现。本文成果可用来指导选择炉排-循环床复合垃圾焚烧炉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废干电池处理技术回收工艺的不足,提出了剪切破碎—真空氯化焙烧—玻璃固化处理干电池新工艺。经对氯化焙烧产物的玻璃固化块做浸出实验,发现剩余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可以达到国际规定的排放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氯化焙烧 玻璃固化法处理锌锰废电池,具有流程短、耗费低、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可将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产生一定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热电热泵热水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热电热泵进行了热力分析,并通过改变热媒流量、热媒温差、电流输入等运行参数,对热电热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近室温条件下,热电热泵作局部供热应用时,其供热系数达到1.6以上,比较直接电加热的形式,热电热泵装置不失为一种节能途径.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热电热泵快热式热水器,对热水器各部件的匹配进行优化,并对各环节进行了传热强化.该热水器独特的热媒流程一方面回收了排水废热,同时提高了热电热泵性能.对样机进行性能测试表明,样机比普通电热水器节省电耗4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葡萄糖酸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真空降温结晶实验,考察了温度、搅拌速率以及真空度等因素对葡萄糖酸钙真空冷却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葡萄糖酸钙结晶率的因素先后顺序是真空度、结晶温度、转速,并且真空度的P值小于0.05,具有显著性。葡萄糖酸钙真空冷却结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50 ℃、真空度0.095 MPa、转速100 r/min,该研究为葡萄糖酸钙真空闪发连续蒸发结晶技术与装置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PDF对Hg2+、Pb2+、Cd2+的吸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废弃物——马铃薯渣制成的新型纤维(PDF)对重金属离子Hg^2 、Pb^2 、Cd^2 单组分水溶液进行吸附研究,对吸附模型、吸附时间、不同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等给予表征。结果表明:PDF对Hg^2 、Pb^2 、Cd^2 的吸附是化学与物理吸附的综合结果。物理吸附中,对Hg^2 、Pb^2 的吸附既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又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而对Cd^2 的吸附仅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