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8月29~31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第五届全国油气储层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市召开。出席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代表共272人,分别来自国内12家油田单位、16所高校、11家科研单位以及5家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会议的宗旨是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国在油气储层及相关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等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油气储层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室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室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1999年批准建立,研究室主任为林承焰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赵政璋教授级高工。研究室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室,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两个一级学科,多年来围绕已形成的4个稳定研究方向(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特殊储层矿物岩石学、地震沉积学)开展科学研究,在油气储层地质学及地质建模、复杂油气藏精细描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陕西省石油学会等10个单位共同主办,由西北大学、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油气运移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6日至30日在西安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美国雪佛龙公司等单位1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1998年11月3日至6日,由中国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西北大学等9个单位联合发起,由我校地质学系,含油气盆地研究所共同承办的“改造型盆地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37个单位的12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论文111篇...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水利学会主办的第一届水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将于2017年12月上旬在苏州市举办。研讨会将围绕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制度、热点焦点问题及前沿科技研究和成果等,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有效地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会议协办单位如下: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学会水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2):75-75
2007年12月13—16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生命科学仪器专业委员会将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首届全国生命科学仪器研究与进展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王伟锋 ,男 ,汉族 ,195 8年出生于山东省莘县。 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 ,1990年在石油大学获得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98年在中国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晋升为教授 ,2 0 0 2年被遴选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石油大学地质工程和构造地质专业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伟锋教授长期从事含油气盆地地质构造、油气储层地质和油气地质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石油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2006年“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2—2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国祥教授主持,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林振山教授致开幕词,南京大学钦佩教授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油气缝洞储层岩石物理研究”项目属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研究领域,依托于“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分室。  相似文献   

10.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1):62-62
2007年12月13日~16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生命科学仪器专业委员会将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首届全国生命科学仪器研究与进展学术研讨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于1986年9月2日至9月8日在青岛联合召开碳酸盐岩比较沉积学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70余名。会议选定64篇论文摘要汇集成册,提供学习交流,其中13篇在大会、18篇在小组会上发言.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为会议举办了西沙群岛碳酸盐比较沉积学  相似文献   

12.
元坝气田须二段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但存在相对优质储层.为寻找“甜点”,应用灰色中心点三角聚类方法,以元坝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为例,考虑油气生成的烃源特征、聚集成藏的古构造特征2个重要过程,同时结合对砂体参数、沉积微相及基本物性的立体认识开展“过程性立体评价”,将储层分为优质、良好和差3类.结合开发实践,三类储层有效厚度数据总体表现为依次降低,与储层划分结论吻合性好,为同类储层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学术会议(CRSSC2007)”、“第一届中国Web智能学术研讨会(CWI2007)”和“第一届中国粒计算学术研讨会(CGrC2007)”拟定于2007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现将有关征文事宜通知如下,请相关研究人员踊跃投稿和参会。征文内容(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面)a)Rough集与软计算·Rough集理论及应用·计算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Fuzzy集理论及应用·软计算的逻辑基础·软计算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油气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参数选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油气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中的参数及选取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对所涉及的参数进行系统分析、分类,并讨论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代表性.结果 将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层指数、地层系数等划分流动单元参数分为5类.结论 在油气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参数选取时应同时考虑沉积特征与孔隙结构、地质特征与流体的性质以及开发目的 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1月25日——26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在江苏徐州召开了第二次学术研讨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中最年轻的专业委员会,自1995年5月成立以来,这已经是第二次召开学术研讨会了,它充分显示了其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来自全国20多个水族馆及水族专业的代表40人参加了会议。徐州市副市长李仁、市政府秘书长  相似文献   

16.
基于频谱分解方法的认识和应用研究,综述了频谱分解技术在层序地层分析、沉积储层预测、小断层解释及烃类检测和时移地震监测研究中的应用。在国内外地质勘探实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在研究层序地层分析、沉积储层预测、烃类检测及时移地震监测领域中应用的频谱分解技术方法。研究分析表明:频谱分解在不同的频带上显示不同级别地质现象,是研究层序地层、沉积储层及小断层解释的有效手段;频谱分解在不同频带显示对烃类不同的响应,是实现烃类检测和时移地震监测的重要手段。随着勘探精度、流体检测和剩余油气挖潜的形势需求,提高频谱分解方法的精度和分辨率以及在各种地质情况下的应用试验,将会不断促进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效果改善。  相似文献   

17.
基于频谱分解方法的认识和应用研究,综述了频谱分解技术在层序地层分析、沉积储层预测、小断层解释及烃类检测和时移地震监测研究中的应用。在国内外地质勘探实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在研究层序地层分析、沉积储层预测、烃类检测及时移地震监测领域中应用的频谱分解技术方法。研究分析表明:频谱分解在不同的频带上显示不同级别地质现象,是研究层序地层、沉积储层及小断层解释的有效手段;频谱分解在不同频带显示对烃类不同的响应,是实现烃类检测和时移地震监测的重要手段。随着勘探精度、流体检测和剩余油气挖潜的形势需求,提高频谱分解方法的精度和分辨率以及在各种地质情况下的应用试验,将会不断促进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效果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史研究重新解读中国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17~18日,由广东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经济史专业委员会、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香港华南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及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区域社会之建构”学术研讨会暨2005年华南研究年会在广州中山大学永芳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区域社会之建构”,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2位学者提交了报告。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春声教授主持,广东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叶显恩先生、香港华南研究会会长张瑞威先生在开幕式上作了发言,发言回顾了10年来华南研究会的发展情况,也表达了他们对今后年会发展的期望。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各高校通信类院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通信领域内的学术交流,由中国通信学会和《通信学报》编辑部主办的“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拟于2009年9月在广西大学召开。同时,为了促进中国网络编码研究的迅速发展.在2011年中国举行的NetCod国际会议上展示中国的实力.今年的“全国第二届网络编码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将与“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合并举行。  相似文献   

20.
临清坳陷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油气资源研究区.采用储层沉积学、地层学及石油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对临清坳陷煤成气储层沉积结构特征及储层砂体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典型储层沉积体系和沉积相的空间分布,这对于该区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中晚二叠世是陆表海盆地由海相向陆相沉积转换的后期,因此主要沉积体系以大型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河流-湖泊复合沉积体系为主.临清坳陷二叠系储层砂体沉积结构可分为4种典型类型,为河床滞留相与泛滥平原相组合(CL-FP)、边滩相与天然堤相组合(PB-NL)、分流河道相与分流间湾相组合(DC-IB)和决口扇相与泛滥平原相组合(CV-FP).全区储层沉积砂体呈现一定不均性,中二叠系砂体较厚,向西北、西南方向变薄.晚二叠系砂体局部地区厚度很大,呈现东西厚中间薄特点,成为该区最好的储层砂体.研究结果为该区煤成气资源下一步勘探主要目标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