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 ,以硝酸铈铵 (CAN) 酸为引发体系 ,在淀粉与二甲基丙烯酸酯乙基季铵丙磺酸内盐 (DMAPS)的二元接枝共聚反应的基础上 ,研究了淀粉与丙烯酰胺AM和DMAPS的三元接枝共聚反应 ,并着重比较了丙烯酰胺的加入对接枝反应条件以及接枝产物结构性能的影响。应用了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考察了接枝物的抗粘土水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淀粉-丙烯酸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选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研究了接枝反应温度、时间以及物料比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淀粉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为1:1.5,加入引发剂硝酸铈铵约1%,35℃反应3h,能达到接枝率90%。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AA)及丙烯酸甲酯(MA)为接枝模型单体,以接枝率、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黏度、黏度热稳定性和黏附性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Ce(NH4)2(NO3)6,FeSO4/H2O2,KMnO4/C6H8O7,K2S2O8/Na2S2O3,(NH4)2S2O8/NaHSO35种引发体系对淀粉的接枝引发作用,评价了它们作为接枝淀粉浆料引发剂的优劣,为进一步改善接枝淀粉浆料的使用性能奠定基础,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NH4)2S2O8/NaHSO3和FeSO4/H2O2是性价比较高的引发剂,可以作为接枝淀粉浆料的引发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芋艿淀粉糊化后,在硝酸铈铵引发下与丙烯酰胺单体接枝共聚反应情况,研究了淀粉糊化对接枝反应速度。接枝率,接枝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接枝物絮凝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span-60为分散剂,硝酸铈铵/过硫酸钾(CAN/KPS)为复合引发剂,通过反相悬浮共聚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分散剂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接枝反应中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的影响;并将该接枝共聚物用于对高浊度水的絮凝实验.结果显示接枝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淀粉用量10 g,丙烯酰胺用量5 g,分散剂用量3 g,引发剂用量0.3 g(CAN/KPS=0.5,摩尔比),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2 h;絮凝实验表明该淀粉接枝絮凝剂对高浊度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硝酸铈铵(CAN)/酸为引发体系,在淀粉与二甲基丙烯酸酯乙基季铵丙磺酸内盐(DMAPS)的二元接枝共聚反应的基础上,研究了淀粉与丙烯酰胺AM和DMAPS的三元接枝共聚反应,并着重比较了丙烯酰胺的加入对接枝反应条件以及接枝产物结构性能的影响。应用了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接枝物的抗粘土水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硫酸高铈为引发剂,合成了淀粉接枝DMDAAC(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在讨论引发剂浓度、PH值、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影响的前阶段工作基础上[1],研究淀粉与DMDAAC比、反应物浓度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对接枝共聚物进行红外表征,并评价了接枝共聚物的粘土防膨性。  相似文献   

8.
乙烯基类单体结构与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接枝效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砷酸铈铵为引发剂,选择不同结构的乙烯基单体,分别在不同的接枝率水平上与玉米原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合,通过溶剂萃取除去除聚物后,以重量法测定接枝效率,从而揭示了单体结构与接枝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验结果表明,单体取代基的位阻和极性因素都对淀粉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效率有明显影响,空间位阻增大,接枝效率降低,而单体极性增加则有利于接枝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醋酸乙酯(VAC)为接枝单体,进行了接枝共聚,研究了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引发剂秀量以及两单体配比对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酯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和淀粉用量比为2:1,引发剂浓度4.5×10^-3mol/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h,MMA和VAC重量比为6:4时,可得到较高的接枝效率和接枝率,用核磁共振谱对接枝交  相似文献   

10.
几种不同引发剂在玉米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了以硝酸铈铵,过硫酸铵,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对一些反应条件如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单体中和度,反应时间等进行了考察,并比较了以硝酸铈铵,过硫酸铵,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不同经发体系的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结果,表明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引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富马酸二甲酯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富马酸二甲酯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单体浓度为0.55mol/L,引发剂浓度为6.0mmol/L时,接枝率较高.对富马酸二甲酯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棉纤维/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棉纤维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接枝聚合,并使接枝的DMAEMA季铵化,以赋予棉纤维良好的抗菌性能。实验对影响DMAEMA接枝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当φ(DMAEMA)为10%,引发剂浓度为20 mmol/L,pH为1~1.5时,在45℃反应5 h后,得到较好的接枝效果。同时发现,溶剂类型对棉纤维/DMAEMA接枝共聚物的季铵化反应影响很大,丙酮对季铵化最为有利。接枝率的提高可加强棉纤维/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的抗菌性能;与单独采用溴代正丁烷为季铵化试剂相比,先后采用溴代正丁烷和溴代十二烷作为季铵化试剂,所得材料的抗菌性能更为优良,说明长链季铵盐聚合物与短链季铵盐聚合物间存在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在Ce~(4 )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下,丙烯酰胺在玉米淀粉上的接枝共聚反应。发现玉米淀粉经过酸性处理后容易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探讨了反应温度、丙酰烯胺与玉米淀粉的配比、四价铈离子浓度、加料方式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锰酸钾引发下淀粉/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系统研究了在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反应过程中各种反应对数如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催化剂浓度,淀粉的预处理温度对淀粉接枝反应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来源的淀粉和不同玉米变性淀粉接枝反应的能力,并分析了在反应过程中锰离子价态的变化,为进一步搞清锰离子引发淀粉接枝反历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原位接枝到剑麻纤维(SF)的表面,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和MMA/SF质量比对接枝率的影响。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剑麻纤维/聚丙烯(PP)复合材料及MMA接枝SF/PP复合材料,研究了剑麻长度、含量、接枝率以及不同预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长度10mm的剑麻纤维,其接枝率为31.5%时,5wt%的剑麻掺量下试样的抗拉强度可达31.1MPa,对应断裂伸长率为19.3%.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氮气保护下,研究了w=2%醋酸溶液中壳聚糖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接枝共聚行为.重点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如下最佳反应条件,硝酸铈铵溶液浓度为0.0180mol.L-1,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溶液浓度为0.1690mol.L-1,壳聚糖溶液浓度为0.0617mol.L-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h,可得到最大接枝率为70.4%.并通过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从而提供了一种生物相容性的亲水改性壳聚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对不同聚合条件和水解条件等因素对树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测定了树脂的吸水率、保水性和热稳定性,其吸水率可达480g水/g树脂。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辅助纤维素与丙烯酸的固相接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超声波辅助的条件下硝酸铈铵引发微晶纤维素与丙烯酸固相接枝共聚,考察了在未中和的条件下超声时间、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纤维素与单体的比例对产物吸自来水倍率的影响,利用TG、IR、SEM表征接枝物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素能够被硝酸铈铵固相引发接枝,接枝效果良好,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出,接枝物表面没有明显的界面。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木薯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对影响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各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出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丙烯酸淀粉(质量比)=41;过硫酸铵淀粉(质量比)=1.5%1;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摩尔比)=31;单体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h.此时,接枝率为19.9%,接枝效率为7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