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专业与宝鸡烽火机械厂实行了厂校挂钩。今年,在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示的推动下,为了彻底改造旧的理工科大学,朝着“学校是工厂,工厂也是学校”的方向迈进,确定厂校合办专业,经过四个月的凋查研究和积极筹备,现在烽火机械厂“七·二一”工大已于七月廿一日开学。一、厂校合办专业是彻底改造理工科大学的有效措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专业广大师生在毛主席“五·七”指示和“七·二一”指示的指引下,走出学校、深入工厂,实行开门办学,教育革命出现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教师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与生产劳动结  相似文献   

2.
根据“建设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的原则,结合我国GIS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及西华师范大学GIS专业办学条件,从培养目标层次化、课程体系科学化、实验实践系统化、教学互动经常化四个方面阐释地方高师院校GIS专业特色,具有一定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笔者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本校“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总结经验和成效,认为:“校中厂,厂中校”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陆静 《科技信息》2009,(28):388-388
校本教研是高职校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本文从认识误区、科研力量薄弱、注重形式及紧缺时间四个方面说明高职校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并从解决校本教研问题的对策入手,阐述如何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强调“以思促教,以行促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慧慧 《奇闻怪事》2006,(6):43-43,41
本着“以校为本,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原则;以“文化立校、特色显校”为办学理念;结合本土文化的特色和学生的人文发展要求,以盆景文化为特色的校本文化在我校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6.
“校中厂”作为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典型模式之一在许多高职院校中推广,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积极实践“校中厂”产学合作模式,构建“校中厂”多功能平台、运行保障机制、效益评价体系;并阐述“校中厂”多功能阶段效益,总结出“校中厂”为切入点的数控技术专业“三岗递进、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
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要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相结合,并以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据,构建资源库的框架;资源库平台应易用、可扩展、可共享,包含“教学资源素材的采集、资源的组织与集成、资源的发布与应用”三个层面;采用“政府搭台、重点学校牵头、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好模式;高职院校成立教学资源中心有利于资源库的更新、维护与共享,可在人员、资金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泰安师专20年来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绩,都是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结果.其办学的基本经验是:有一个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一个清晰的抓大事、做实事的工作格局;有“四条指挥棒”组成的管理教育体系.“四条指挥棒”是:校系教学评估方案;德育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及评估;严格常规管理和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抓班子带队伍的全程化管理的系列制度.  相似文献   

9.
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以教师为本”。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学校特色为宗旨,以问题为中心,是学习、研究、实践的统一。校本培训有利于改变教师在培训中的“被动”地位,有效促进教师主动发展。针对当前“校本培训”存在的“低效现象”,必须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自主研修结合起来,走研训一体的道路,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以教师为本”。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学校特色为宗旨,以问题为中心,是学习、研究、实践的统一。校本培训有利于改变教师在培训中的“被动”地位,有效促进教师主动发展。针对当前“校本培训”存在的“低效现象”,必须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自主研修结合起来,走研训一体的道路,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胡冬生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3):112-113,119
支撑一所“名校”的根本是学校的文化。学校文化反映学校的精神内涵,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文化立校”也就是用文化来管理学校。学校发展由“制度治校”上升为“文化立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培养,至少要产生两次飞跃,一次是学校的主干规章制度升华为学校文化,第二次是学校制度文化升华为学校精神,从而达到“无为而治”、“大道无形”之境。  相似文献   

12.
嘉定区叶城小学是区科委、教育局、气象局联合命名的“嘉定区气象科普教育试点学校”。近年来,学校将“气象科普”作为校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将“二十四节气探究”作为校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13.
“名师兴校,科研强校”已成为众多学校的发展思路。由此可以看出“名师”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但名师是从教师中来,所以培养名师必须植根于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中。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大学必须通过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来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科要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专业发展要对学科提出明确的要求.要强化校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在学校的战略决策、宏观规划、学术活动和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授治学",学校的管理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和谐意识.建立健全高效、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师院校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 ,这主要是由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时代精神所赋予的。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有语言文字表达技能、基本教学技能、指导班级工作技能和专业自身的特殊技能要求等方面。开展这些技能训练要遵循五“结合”的基本原则方法 :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统筹与部门规划实施相结合、各种指导力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尹传奇  袁华  傅晶 《实验室科学》2011,14(4):206-208
“有机化学实验”是高等学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结合乙酸正丁酯合成的实验教学经验,从反应机理讲解、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讨论及思考题四个方面对酯化反应的教案进行了设计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日坛中学校长赵欣,带领他的团队经过几年的拼搏,使日坛中学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管理先进校”、“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类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北京市‘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荣获市区“首都文明单位”等称号。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近10年协同育人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2年“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发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存在以下问题:聚焦“家校社”协同,忽略“家校社政”的均衡发展;重视理论研究分析,缺乏具体实施指导方案;关注线上线下融合,忽视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完善.提出解决途径:教育回归初心、学校回归育人阵地、家长回归家庭教育本位、政府回归教育常态治理和社会回归育人公益.研究结果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向亦农  戢磷 《科技信息》2010,(32):206-206
高职机械专业应按照“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的原则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毕业设计环节的有机结合。课程标准的制订.实现专业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校考核与社会鉴定、校内实践与校外顶岗的一体化。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以承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入教学内容,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改革;以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性工作项目,以学生自主行动为主.大力推行项目导向教学;增加“校中厂”、“厂中校”教学时间,将专业课程教学渗透到具体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加大教学组织模式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地方的"粘度",剖析当前校地合作存在的"雾区",构建校地合作的路径,指出职业教育校地合作应从战略上实施"学校与政府对接,专业与企业对接,师生与农村家庭对接"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对接,开发"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方主体的内在驱动,开展"低、小、微"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