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7,(1):117-118
孟子是先秦时代的一代大儒,力主法先王而行王道,正人心而存仁义,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人格论"思想卓异,风格独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塑造优秀人格是提升素养,融入社会,实现远大理想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孟子所倡导的"浩然之气"、"大丈夫人格"和"自强人格"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阐明培养健全而完美的人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当代青少年继承、发扬历史文化的精髓,践行孟子的人格思想,构建完整的道德体系,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  相似文献   

2.
梁明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3):115-117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人格、健康人格内涵入手,以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为目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现状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表现在爱国奉献意识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缺失,意志力薄弱,人际关系失调等等。本文为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缺陷寻找突破口,从孟子人格思想中提炼出有指导价值的内容,以期知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王晓丹 《科技信息》2008,(23):186-186
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是立足于大学生人格特征现状,阐述了人格、大学生人格特征。强调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塑造和完善大学生健康人格,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两重人格     
文章论述了社会转型时期两重人格的成因、特点及其危害,重点论述了克服两重人格的方法和途径,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想完善人格的塑造,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格新论     
陈成志  焦春红 《科技信息》2010,(30):I0155-I0156
人格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幸福。而中华民族的整体健康人格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则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加强对人格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公民健康理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塑造和完善公民健康理想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出发,把系统论的有关理论运用于人格问题的研究,运用新方法新视角对人格的内涵、特点、健康理想人格的塑造等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人格思想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红霞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77-79,91
孟子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承袭孔子所开示的人格意识基础,以“仁义”道德观为出发点与自律标准,以“性善论”作为心理基础,明确了理想人格的层次与最高典范,确立了人格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在此基础上,孟子又进一步深化了人格理论的实践路线,既有明确的人格培养策略,又在与“利”、“势”、“奴性人格”的对抗中磨炼光辉人格,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人格价值,最终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人格思想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8.
孟子从“人性本善”的前提出发,创立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并提出了通过“道德修养”方式就能实现理想人格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孔子理想人格思想对当代行政人格塑造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行政人格系统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行政人格三维度——知、情、意发挥各自的功能并和谐统一于人格结构中。“仁”、“智”、“勇”作为孔子理想人格的三大构成要素,为当代行政人格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汲取“仁”、“智”、“勇”人格三要素的精髓,赋予孔子人格思想新的时代内涵,以培养行政人员人本的道德情怀,建构和谐的智能结构和培育勇敢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0.
梁斯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5):136-138
自尊自爱、善待他人、诚实自律,是当代大学生基本的道德人格要求;坚持道德人格的自觉性以及相对的先进性与完善性,是当代大学生理想道德人格的基本特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大学生基本道德人格与理想道德人格的关系,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由观”、“生死观”、“游戏观”是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庄子独特的思想内涵。运用庄子的这些哲学观点,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从而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2.
和谐人格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基础"课重在大学生道德人格、法治人格的养成教育;"纲要"课重在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育;"原理"课重在树立"三观"、理想信念教育;"概论"课重在政治人格的塑造。几门课优势齐发,一起形成人格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特殊群体,其人格还不成熟不完善,人格发展存在着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气质、性格、能力、需要、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不良倾向。接着着重分析了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生理、心理、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最后,叙述了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表现。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应从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科学民主法制观念、心理品质、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要打破传统化的观念框架,以现代社会化体系和价值观设计、塑造符合现代中国化精神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人格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已经成为培育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要求。引导大学生自我人格认识,建立大学生人格管理档案,最终养成大学生自我人格管理的习惯,为实现和谐人格大学生的塑造奠定基础,并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格的现代化。现代化进程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表现出大学生现代人格的两重性和现代交往性人格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陈莹 《新余高专学报》2005,10(4):113-115
人格美是指人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聪明才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美.合唱教学是塑造大学生人格美的有效途径.通过合唱教学,能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磨练意志,提升大学生人格的审美水平.在合唱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大学生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合唱艺术实践活动,塑造大学生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18.
道德人格是大学生人格的道德规定性,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与塑造.当前社会开放的多元文化环境,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提供了文化的多维向度,审视不同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生成的影响,将有助于理性地把握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质及发展趋向,增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中自觉施加影响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从审美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美学根据和情感内涵,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人类的美好理想和中国传统美学精神。这种和谐美的建构首先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性格基础。审美化的、平和的情感教育能够使人按照和谐美的思维方法协调个体在人格与心理结构等方面的平衡,培养出具有高度健全的人格和思想的实践主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塑造和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因此,教师要以情感教育为重点,创新审美教育的方式方法,引导大学生塑造和谐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人格素质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理想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大学生人格素质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作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