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岫岩老虎山地区处于华北克拉通东北侧的辽东铀成矿带内。通过岩相学和矿物地球化学对研究区的铀矿化(异常)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化(异常)点的分布主要受不整合面,以及后期脉岩和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具有范围较小,强度大的特征,赤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和硅化与铀成矿的关系最为密切。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铀石、铌钛铀矿和钍石,主要呈脉状或星点状,与金红石、锆石、赤铁矿等矿物共生。矿化特征和成矿作用分析表明,该区域经历了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为成矿物质的多次活化提供了动力和热液,不整合面、断裂和构造破碎带等薄弱的位置,是热液流动的优良通道,为成矿热液的沉淀富集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地质研究基础上实施系列实验,从野外建立成矿深部轨迹模型转化为深部轨迹实验模型,在岩浆阶段首次在国内实验得出流体与熔体铀、钍分配系数,探讨在岩浆阶段铀、钍、钾的地球化学行为;在热液蚀变阶段实验证明铀与钠的亲密关系;成矿阶段铀与钾的关系,表现出钾、钠不相容和钾、钠更替规律。实验表明,基底变质岩和含矿主岩铀溶解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地下深部成矿远景愈好。同时矿石Pb,Sr,Nd,He同位素组成示踪共同显示,矿源来自火山岩和基底;火山热液与深部幔汁联合作用促成铀迁移富集多次成矿直至成为富大铀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山南坡铀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的分析,表明黑山南坡铀矿的形成与富铀金水口岩群和印支期酸性侵入岩关系密切,加之构造、热液活动,为岩体和金水口岩群中的铀元素活化、运移、富集成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4.
361铀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ZG复式花岗岩体东南部铀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361铀矿床各种构造的控矿、赋矿特征。根据热液脉体及其矿物特征等,分析了成矿热液演化与控矿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361铀矿床构造成矿模式是:在成矿前阶段构造相对挤压的封闭环境中,成矿物质迁移、富集;而在成矿阶段构造拉张的开放环境中快速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5.
鹅公山火山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鹩公山火山盆地是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多金属矿产较丰富的火山盆地.在整理前人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铀、金、银成矿地质特征,从火山盆地成矿元素聚集、构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隐爆作用及幔源物质等方面对火山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及其作用,为火山盆地火山-潜火山热液型铀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文章建议加强隐爆角砾岩与成矿关系及幔源物质参与成矿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前人区域地质研究成果和本单位在芙蓉地区历史铀矿勘探资料,归纳分析该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评价其铀矿找矿潜力。研究表明,芙蓉地区隶属于雪峰山-摩天岭铀成矿带雪峰山铀成矿亚带;发育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系黑色岩系、碳酸盐岩、硅质岩及砂岩等富铀岩石组合,是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富铀层位;该区印支晚期-燕山期多期次岩浆活动强烈,趋向于钾质富集、白云母化较发育,岩体铀含量高;存在大规模的基底断裂构造,具有控岩、控盆和控矿作用,构造活动持续较长时间、具多方向性,低序次低级别构造发育;以往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中,探明了一些铀矿产,发现了大量铀矿化(异常)点带,放射性物探和水化学异常发育。该地区与鹿井铀矿田在区域地质背景、铀成矿地质条件方面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明月峰矿区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是重要的铜、铅、锌、金、锡、钨、铀等多金属成矿带,有利岩性组合被抽拉拾升的浅变质岩隆起区:隆起区内花岗质岩体接触变质晕发育:深大断裂构造活动为区内铀矿化富集准备了有利的构造环境;明月峰地区位于成矿有利的大地构造位置,富铀岩体与富铀地层接触部位,区内构造发育,铀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区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吴孝红 《广东科技》2011,20(8):101-102
作者认为Y矿点是以热液改造成矿为主的多阶段、多成因和多来源的多因复成铀矿点。它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成岩期形成铀的原始富集、区域断裂构造提供成矿空间、热液改造形成铀矿点、表生淋积叠加富集。  相似文献   

9.
黑山地区位于祁漫塔格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该带上发现的铅、锌、铁等矿产较多,而铀矿找矿方面至今没有取得大的进展。黑山地区众多铀异常、点带及铀矿点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带上铀矿产的空白。本文以黑山铀矿点为例,从黑山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铀矿化特征、热液活动及围岩蚀变等方面入手,对黑山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阐述,进而对本区铀成矿远景做了初步分析,提出今后找矿的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10.
新井铀矿点是北大山地区已发现的重要铀矿点之一。在总结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从新井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入手,详细阐述了新井地区含铀建造、区域构造、围岩蚀变、矿体及矿石特征等,认为铀矿化位于断裂构造交叉部位的地层弧形拐弯地段,多期次、长期活动的断裂构造对铀成矿有利;古元古代浅变质片岩为有利的含铀建造,在浅变质片岩与富铀的伟晶状花岗岩接触带上矿化显示好;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呈多期次产出,铀偏向于最晚期岩浆活动形成的酸性伟晶状花岗岩中富集成矿,多期、多次性岩浆活动对铀成矿有利;区内后期热液蚀变改造类型多样,蚀变较强部位铀矿化显示好。综合分析认为,区域性断裂带、古元古代浅变质片岩与富铀的伟晶状花岗岩接触带及热液蚀变带是新井地区铀成矿的有利空间,同时指明了下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