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淑英 《科学之友》2006,(10):64-65
想想看,你最近是不是常常无缘无故感到疲劳,而这种疲劳即使休息也无济于事?你是不是经常感冒,只要同办公室有一个同事感冒,你就会马上”跟进“?还有,你是不是会不规律地头疼、颈椎疼,而且经常心烦意乱地从一间办公室匆匆忙忙走到另一间办公室,却忘了自己要去干什么?你失眠吗?你  相似文献   

2.
人体处于老化阶段,往往会感到呼吸困难、气喘吁吁且经常会有筋疲力尽和睡眠不足的感觉。这就是人们切不可掉以轻心的“30岁疲劳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但如果用脑过度,可能会让大脑变“笨”。“脑子越来越迟钝”,这似乎成为不少现代人的口头禅。绝大多数人反映常有忘记电话号码、总说错话的状况出现,或特别容易感到疲劳、面部表情僵硬等。  相似文献   

4.
谢伏 《科学24小时》2011,(12):47-47
美国心理学家布列尔说:“一个普通坐着工作的人,如果健康状况良好的话,那他的疲劳百分之百来自心理因素或者说是情绪的影响。”即“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5.
小杜 《科学之友》2005,(11):40-41
在一项由媒体发起的有关奥数热的调查中,众多家长、老师、学生诉说了各自对奥数热的看法.令人深思的是,参加调查的80多位家长中,有81.2%的家长表示曾送孩子去学奥数,62.4%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对学奥数很反感.  相似文献   

6.
梅里兰德大学科学家发现,钻石是极好的时间机器,它们能“诉说”大约30亿年前地壳、大气和地幔之间的硫循环是怎样发生的。这一发现再次证实,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样品保存有“同位素痕迹”——像硫和氧这类元素的同位素。这些同位素痕迹能“诉说”许多有关地球早期历史原先不清楚的信息,如在硫物质代谢作用中利用的大气进化和原始生命形式诞生等。  相似文献   

7.
小杜 《科学之友》2005,(6):40-41
在一项由媒体发起的有关奥数热的调查中,众多家长、老师、学生诉说了各自对奥数热的看法。令人深思的是,参加调查的80多位家长中,有81.2%的家长表示曾送孩子去学奥数,62.4%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对学奥数很反感。调查显示:约60%的家长称,学奥数后孩子的成绩没有提高,有的甚至下降了。  相似文献   

8.
杨锋 《科学24小时》2006,(12):34-35
近来,正在读高三的小翼常做些荒诞的梦。昨晚他刚睡下不久,梦见自己沿着柳丝飘拂的河边漫无目的地走着,猛然间碰到一个打扮妖艳的妙龄女孩,朝他嫣然一笑,并对小翼诉说自己感到寂寞无聊,让他陪着坐在河堤上说说话。于是,俩人便不着边际地瞎聊起来,少女温情脉脉地抚摸着他的肩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已经明确提出“亚健康”状态新概念,具体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却呈现生活力降低、适应性表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功能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国外也称“第三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据医学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  相似文献   

10.
镜头一:秋日的一个早晨,一位中年男子带着低头不语的女儿找到了正在值班的心理医生,叹着气诉说起来:“我这女儿13岁了,可越大胆儿越小,不敢去上学,还怕家里来客人,不管我们是劝她、鼓励她,还是骂她,打她,都不起作用。” 医生关切地问这个女孩儿:“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敢出门,不敢见生人?” 女孩儿说:“其实,我很想上学  相似文献   

11.
交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至今已成为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达,人们对交通问题便越重视。因此,关于交通方面的发明,是个永远充满吸引力的领域。“人命关天”,交通安全是一个大问题。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呈上升趋势,而在这些交通事故中,40%以上的恶性事故均与司机疲劳驾驶有直接关系。东北育才学校的侯宇同学设计的驾驶员防疲劳警示器,就能在驾驶员出现疲劳征态的初期给驾驶员以视觉或听觉上的警示,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和适当休息,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疲劳的成因及对策PatriciaLong著娄长春编译一些人经常感到疲劳,甚至筋疲力尽,有时记忆模糊,爱忘事,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在美国,约有1/4的人抱怨疲劳常持续达2周以上。引起疲劳的原因很多,如,可由睡眠不足引起,亦可由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13.
爱不释手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桌面上恰好放着一张狮子座流星雨的照片,它是我国天文爱好者北京巡天会何景阳于1998年11月17日凌晨4时50分至5时10分拍摄的。那一条条流星的健美身影真是异彩纷呈,仿佛在诉说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照片的左边有一条流星,它上面是细细、淡淡的“尾巴”,下面是短、较粗且明显增亮的“身躯”。这原是一颗较小的流星。当它以每秒  相似文献   

14.
谦逊的中国人很少用“完美”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它有悖于“人无完人”的传统观念,但当我和一同参与采访的年轻编辑郭纪生见到本期“今日启明星”专栏的访问对象翟琦巍(下图),看了他的材料并与之交谈后,我们感到翟琦巍堪称是一个我们心目中的接近“完美之人”。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最短的时间单位叫做“那诺秒”。这个单位在1960年开始正式使用。我们通常感到一秒钟已经很短了,但一个“那诺秒”居然等于1.0×10-9秒。在一秒钟内,光可跑近30万千米,但在一个“那诺秒”内,它只行进约30厘米。可见,“那诺秒”这一单位之小了。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在众人面前,有时会由于害羞而紧张、脸红,但随着交流的增加,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并不影响学习、工作或生活。但有一类人却不是这样,他(她)对一般人所不感到恐怖的人或事,甚至环境,都觉得很恐怖,而千方百计回避,导致影响生活、学习或工作。这就成了一种病态,医学上叫做“恐怖性神经症’或“恐怖症”。有一位25岁的女青年诉说了她的苦衷:“10年前我读初中时,有位男同学和我较好,经常互相帮助。但有些同学便在背后议论他对我有‘意思’,自己一听就很气。此后,一见该男同学情绪就紧张,慢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08,(6):103-103
美国天文学家日前宣布了一个令人感到惊奇的消息,他们在木星大气中观测到了第三个“红斑”。  相似文献   

18.
“半个月亮爬上来,爬上来唉,唉哟哟……”这首民歌不仅倾吐了恋人们的爱情,也诉说了人们对月亮的深情。银河系内有2000亿颗恒星,很多物理学家相信,地  相似文献   

19.
超短光脉冲     
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印象:飞快的子弹穿过玻璃窗而没有把玻璃碎裂掉,要是一块石子投掷到玻璃窗上,玻璃就会粉身碎骨;手迅速掠过火苗并不感到烫,但当手伸进50℃的热水中,不一会就会感到烫热难受……。这些日常经验说明一个道理:“影响”或“反应”是有时间性的。瞬息间的与慢慢来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名中专女新生来到心理咨询室,诉说她来到这陌生的环境,不仅没有朋友,没有人说知心话,而且在许多方面别人都误会了她,所以,她感到十分孤独、烦恼,希望心理医生能告诉她,怎样才能融洽人际关系,广交朋友。其实,像这个女生一样,在人际交往中陷入困境的青少年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